DTC模式下半场:从“直接面对消费者”到“深度运营消费者”

消费者洞察
奥思互动
3天前


当“直接触达”成为标配,DTC品牌的下一站竞争力在哪里?


曾几何时,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以其颠覆之姿,绕开传统中间商,通过官网和小程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创造了无数增长神话。然而,当流量红利见顶,当所有玩家都拥有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渠道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核心问题:


当“直接”成为基础设施,DTC品牌靠什么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答案是:DTC模式必须进入下半场——从 “直接面对消费者” 的渠道思维,彻底转向 “深度运营消费者” 的用户思维。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从追求规模的“流量经济”,转向追求终身价值的 “单客经济”。


上半场终局:为何“直接”本身已不再构成壁垒?


DTC的上半场,赢在效率和体验。通过直接控制渠道、产品和营销,品牌得以用更低成本、更高性价比和更统一的品牌体验触达用户。这构成了最初的核心竞争力。


但如今,这种优势正在消退:


渠道同质化:每个新品牌都拥有自己的官网、小程序和天猫旗舰店,“直接”已成标配。


流量成本飙升:公域平台的获客成本(CAC)高企,侵蚀利润,粗放投放难以为继。


用户疲劳:消费者被海量的广告和信息包围,简单的“触达”已无法有效转化忠诚。


上半场解决了“买得到”和“为何买”的问题,下半场必须回答“为何持续买”并“愿意推荐给别人”的命题。


深度运营的四大支柱:构建“单客经济”的作战体系


深度运营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一套可执行的技术与策略体系。我们认为,以下四大支柱构成了DTC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


支柱一:数据中台——从“数据孤岛”到“单一用户视图”


深度运营的前提是深度认知。你的用户是谁?他有什么偏好?他与你全渠道的互动历程是怎样的?


传统模式下,电商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线下数据彼此割裂,无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数据中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所有分散的用户数据打通、融合,为每一个消费者生成一个统一的、动态的360°用户画像。


这意味著,你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订单ID,而是一个立体的“人”:他知道你最近浏览了一款跑鞋但未下单,他记得你是一年前的老客,他识别出你在社群里提出的产品建议。这才是深度运营的基石。


支柱二:SCRM系统——从“流量收割”到“关系培育”


如果说数据中台是大脑,那么SCRM(社交客户关系管理) 就是与用户建立有温度连接的神经末梢。它超越了传统CRM的交易记录功能,更关注用户在社交环境下的互动与关系。


精细化分层:基于数据中台的用户画像,将用户分为“新关注者”、“潜在购买者”、“高价值会员”、“沉睡用户”等不同层级。


自动化营销旅程:为不同分层的用户自动触发个性化的沟通内容。例如,对加购未付款的用户,在24小时后自动推送一张优惠券;对刚完成首购的用户,自动发送一份贴心的使用指南。


赋能私域互动:为社群运营人员打上用户标签,让每次对话都“有备而来”,提供专属感。


支柱三:个性化内容——从“千人一面”到“一人一面”


在深度运营的语境下,内容不再是广谱的“广播”,而应该是精准的“对话”。


基于数据和SCRM的分层,你可以实现:


官网/App的个性化展示:向不同用户推荐不同的商品和 banner。


EDM/私信的个性化触达: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或购买记录,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新品或内容。


会员的专属权益与内容:为高等级会员提供专属的产品设计、线下活动邀请或深度品牌故事,让其感受到身份的特殊性。


这种“投其所好”的个性化内容,是提升用户粘性和转化率的关键。


支柱四:会员体系——从“交易积分”到“价值共同体”


一个卓越的会员体系,不是简单的积分兑换,而是构建一个品牌与用户,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 “价值共同体”。


进阶权益:设计具有吸引力的等级权益,如免费试用、新品优先购、跨界联盟权益等,激励用户通过复购、分享等行为提升等级。


社群归属感:建立会员专属社群,不仅发布优惠信息,更围绕品牌核心价值组织线上分享、线下聚会,让会员产生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共创机制:邀请核心会员参与新品评测、创意征集,甚至产品研发,让他们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品牌的共建者。


奥思互动视角:技术是基石,策略是灵魂


在DTC下半场,Martech(营销技术) 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需品。但技术本身只是引擎,驱动它创造价值的,是清晰的策略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


在奥思互动,我们致力于为品牌提供 “策略+技术”的一站式深度运营解决方案。我们不仅帮助您梳理深度运营的核心策略,更能够协助您规划和落地支撑这一策略的数据中台与SCRM应用方案,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您的用户关系目标,实现单客经济的最大化。


DTC的故事远未结束,只是进入了更精彩、也更考验内功的新篇章。从“直接面对”到“深度运营”,是一场决定品牌能走多远的必修课。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