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品牌越来越难了?

品牌
郑火火
14小时前

对于做品牌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用户注意力在不断瓜分,变短。传统的通过强品牌心智的打法,已经失效。兴趣个性化消费的占比不断攀升。

这也是最好的时代,正因为个性化消费,对于有性格、有情绪的各种小众品牌,反而有自己的小众依赖群体。

过去的传统线下,从货架电商、兴趣电商、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的不断延伸。到如今众多品牌反哺切入线下市场,给品牌人传递出什么信息呢?

做品牌和交易的路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适用变化,在当下品牌方可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过去的品牌逻辑:自上而下

第一步,品牌知名度。找代言人,样式各大流量综艺赞助,广告植入。做曝光,让广泛的用户知道你。

第二步,做品牌交流沟通,有落地承接。比如之前品牌没有电商时候,线下门店,或合作的零售门店能看到、买到你。

第三步,看到后能选择你,因为信息相对集中。有了各种信任背书,选择并信任你的概率很大,同样的品就因为你在央视的广告,,可能就买你不买人家。

第四步,成为忠实用户,复购并推荐。由于竞品不多,二次买你的概率也大。所以有了复购,有了长期生意。并非是你的产品和用户经营,做得多出差,更多的的时代给的。

现在的品牌逻辑:从小切入

第一步,因为某个小功能,或者小需求,甚至不一样的包装,打到自己审美的配色,而选择了产品。去有品牌层面的背书,纯粹是产品的魔法。

第二步,产品认可后,回头去深入了解你的品牌。品牌故事还丰富,还有暖心的事儿,还能为顾客着想。就从认识到认可了

第三步,关注你品牌各种信息入口,长期接触知道知道品牌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心中有个固定印象,这叫心智。比如,给你打标签你是某某细分里面最好用的产品。

第四步,深度绑定。比如通过各种积分,复购权,顾客等级的权益来锁定认识、认可你用户的后续消费。让她就在你家买,逃不过你为他设定的牢笼。

过去的广告,10亿人看完新闻联播后的黄金坑位,是实力品牌的可标准化操作。

现在的广告,从抖音的货品分发,到小红书的内容心智种草,到天猫的人群圈层,到梯媒、高铁、户外等事件营销,每一个环节都是抢夺注意力的攻坚战。

所以,不依赖单一渠道的还能稳固增长的,才叫品牌。那种淘品牌,或者抖品牌,都是单一渠道下孵化的白牌而已。一旦平台流量枯竭,很快就跟着品牌沉船下跌。

做品牌就像两个人相亲到结婚。

过去,有点背书就像家庭背景好,直接跟着硬实力就在一起了;如今,彼此都想的通透,你的硬实力只是你的,你要对我好,投其所好才可。

对于你多么牛,用户(另一半)并非特别在意,人家在意的是能不能被你所吸引(一个小需求所迷恋),接触后,能不能发下你背后的亮点(丰富的品牌故事),长期相处后能不能把你这个的靠谱标签烙入心底。

对于品牌过去多么牛(什么房,什么车),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

做好品牌,先学会经营好亲密关系。从被吸引开始,到被认可,到被迷恋,到最后的被深度绑定。每一个环节,都是新时代新品牌路径的进修之路。

所以别再一味的搞背书,说自己多么牛了。只有你的另一半(用户)感觉你牛,你才是真的牛。

和社交一样,人只会被吸引。被吸引的背后,是去诉说他人相关的故事,而不是一味的自上而下滔滔不绝的曝光你的故事,因为并没有那么多消费者会在意。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