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暗箭”来袭,品牌应对的公关智慧

公关PR
劳拉有话说
10小时前

从去年开始,陆续好几个企业老板找我“吐槽”——自己老老实实做业务,不成想被“诋毁”影响了大客户拓展,甚至有重要客户直接质疑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能力。

在供需变化,增量不明朗的大环境下,这类操作确实不意外。一方面,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过;另一方面ToB业务ToC化已经成为趋势。市场如战场,对于这类“暗箭”,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拆解这个话题之前,快速回顾几个核心观点:

1、动机玩政治 or 玩人心?特朗普当选背后| 公关的“权力游戏”

2、底线:做公关,需要有底线。这个底线不是别人(包括老板)能告诉你的,而是你自己的初心。六年前对“公关”的思考还没过时

3、切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事实和角度百度副总裁事件 | 公关的“底线” 快评百度副总裁事件| 诚意、诚实、诚恳

“不惹事”的前提是品牌有底线,尤其是掌舵人的认知和价值观,这一点没有标准的对错之分。“不怕事”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弹药库。换句话说,不动则已,一动一招毙命。

危机大多来自于内部、外部和意外事件,还有一部分出于“商战”的意图。下面的内容纯为战术拆解,不对策略和案例做展开阐述(找时间单独讲讲)。

1、构建全天候舆情监测防线:“防患于未然” 永远是第一道防线。不少企业不重视监测主要是如果没有危机发生,监测的价值不显性。同时不少监测做成了每日信息的汇总罗列。

事实上监测的目的是应该建立舆情事件案例库和数据库,系统分析行业舆情危机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里可以把经验拆解后通过训练智能体工具化,从而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舆情变化曲线(重大危机时需要绘制每小时的曲线图)

关键节点前、后观点的可视化分析

2、一套系统、有条理的管理框架:需要清晰并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价值、责任团队,运作方式和预期成果。当攻击来袭时,沉默不是金

但一定记住24小时内原则性回应 + 48小时内证据链呈现的原则,这个时候要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和金钱。

具体来说,1-6步的主要任务还可以拆解为

1)预防:企业内部行为准则、危机沟通管理体系、事件报告系统、培训与演练

2)预警:风险确认、利益相关方确认、重大问题管理、重大问题监测

3)评估:收集信息、威胁评估、危机分级、启动危机沟通响应团队

4)控制:响应团队行为准则、角色与职责、首次回应、利益相关方沟通

5)修复:危机后沟通、声誉评估

6)总结:内部反思、案例研究与学习

3、充足有效的“弹药库”:弹药库里的弹药要结合企业情况准备,但一定记得“天晴时修屋顶”。

建议提前确定好这三个“武器”,这样才能把弹药打出去。

可选弹药库清单:

1)危机预警通报模板(通常由危机汇报人填写)

2)危机沟通预案模板

3) 舆情简报模板(含数据走势图,分析和建议)

4)沟通方案模板

5)声明/信息房模板

6)QA模板

7)社交媒体内容发布记录

8)项目日志模板

9)危机评估模板(事件追溯、声誉评估、利益相关方反馈)

10)联动机制管理指引和责任矩阵

......

如果企业的阶段无法配置比较成熟的职能,可以由现有职能兼任,抓主要矛盾并提升能力比较务实。品牌、公关和市场的“相爱相杀”


劳拉有话说见过天地,正在见自己的路上奔跑。分享,感悟,复盘。无关对错,用文字记录。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