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危机 别只盯着罗马仕

公关PR
姐夫李
6小时前

充电宝事件可能是三聚氰胺以来最大的行业危机。

如今,最先被曝光和发动召回的罗马仕,工厂停产,员工维权,高管匿身,似乎已经放弃了更多努力。

舆论在吊打罗马仕的同时,似乎“放过”了另一家召回数量比罗马仕还大的充电宝企业-安克创新。

罗马仕6 月16 日召回了3款型号共49.17 万台充电宝,安克6 月23 日召回7 款型号共71 万台充电宝。

6月初北京21 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媒体爆出今年已经有至少15 起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行业危机爆发,政府介入,罗马仕先于安克宣布召回,吸引了最强舆论火力。

但除此之外,两家召回措施都差不多,都宣布了寄回、退款通道,遭遇快递公司拒收后,两家也都不约而同提出了24 小时盐水浸泡无害化处理,视频证明然后退款的方案。

安克不同的是,采购了一批防火安全袋寄给用户,方便用户寄回充电宝。

还有一条并不引人关注的新闻,6 月25 日,也就是在安克宣布召回71 万台充电宝两天之后,与宁德新能源(ATL)签约,将其作为核心充电宝电芯供应商,首批采购4500 万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芯。

这条新闻应该引起关注,它说明一是安克没准备放弃而是要重新开局,二是安克对这次事故和召回早有发现早有准备,否则不可能两天之内签一个如此核心的供应商。

还有一个没有被广泛关注的信息,安克在6 月12日,也即甚至在罗马仕国内召回的16 日之前,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在美国召回115.8 万台有问题的充电宝。

此前安克创新在美国收到了19 起充电宝起火事件报告。

这种事被中国自媒体抓住,“内外有别”、“双标”、“歧视中国消费者”实锤了。

1.png

安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在乘机安检时的沟通话术

这次充电宝危机的技术原因一直没有公布,也是公众的一个重大疑问。

罗马仕和安克在召回公告中都指出是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可能导致长期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甚至燃烧。

有自媒体指责充电宝厂商不断给供应商压价,导致电芯供应商“偷工减料“,这种简单归因的舆论导向还没有明确的事实证据。

据央视新闻报道,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称政府机关已介入调查,公司所在地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局工作人员也表示事件正在调查中。

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涉事企业,特别是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压力最大,不管是不是供应商的问题,舆论会质疑产品生产方,你是怎么审查供应商的?你是怎么让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的?

充电宝事件中的电芯材料问题,远比三聚氰胺事件中往牛奶中加化学物质导致人体健康伤害那么简单。

安克的做法是,找了一家媒体,发布了一条《独家专访安克:关于被召回的 70 万台充电宝的一切》。

如果说危机公关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这篇报道是安克公关部门能做的最重要最突出的一件事。

这家名叫“知危“的媒体,隶属于杭州防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问答的方式,采访了安克创新副总裁、充电及储能业务负责人熊康。

2.jpg

记者提了这些问题:

你最近是怎样的工作状态?

电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是你们最早发现正负极材料问题?

你们是通过自己的实验室继续检测发现问题的是吧?

怎么界定这批电芯的风险范围?这个供应商本身好像并没有问题?

高风险问题电芯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范围?

网上有品牌说电芯的批次分1.0 和2.0, 2.0没风险,是这样的吗?区别是什么?

除了两家召回的之外,市面上还可能有超过50%的问题电芯还在流通,但因为没有召回机制,它可能还会存在风险,是这样吗?

材料变更会造成什么样的风险,安克怎么评估这样的风险?

国标的标准好像是 300 次循环,这个风险正常的用户怎么去感知?

电芯厂会检测,材料进入到充电宝品牌方工厂也会检测,出厂前也会进行一道检测,这次整个检测流程都失效了吗?

网上有消息说问题电芯是代工厂做的,这样的消息你们怎么判断?

网上有评论说品牌方可能不应该把锅全推到电芯厂上,你怎么看?

召回遇到了哪些问题?怎么处理的?

专属快递还是有寄不了的情况?

现在的召回率怎么样?

机场禁止非3C 充电宝上飞机,你们没有预料到?

机场方面认可你们这个识别吗?

怎么看召回机制?品牌要承认错误,花很高成本召回,形象也受损,你们后悔做这个事情吗?

召回之后怎么办? 怎么看这次事件对整个充电宝行业和供应链的影响?

这个单子其实就是几乎所有公众关切,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安克的熊康对每个问题都做了详细回答。

3.jpg

原文很长,内容非常细,你可以到下面这个链接去看,这篇文章可以作为危机公关的正面案例长期使用。

独家专访安克:关于被召回的70万台充电宝的一切

简单概括一下,安克高管坦诚不回避地讲了企业这次召回前后做了什么,主要检讨自身,对电芯问题,提出从去年底开始发现一些产品出现热失控情况后,经过测试发现电芯正极材料里,它的镍、钴、锰的比例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安克高管没有简单甩锅供应商,还是强调供应商“是充电宝行业的头部电芯厂”,“他们的技术和品质在行业内应该还属于比较领先的水平”。

企业发布这篇原创独家报道是其危机公关的重要行动。

它表明了企业积极面对、诚恳沟通的态度,回答了媒体和公众关切的问题。

用媒体采访问答的方式发布,相对于企业在自己官微上发布,媒体的第三方视角具有一定公信力。

危机中企业自己的声明非常难写,每个字都会被人用显微镜查看,写太少了人家说你不真诚,写多了人说你就会为自己辩护。

选择什么媒体也有不同考虑,企业想发出自己声音,当然首选官方权威媒体。

但是看看这里的内容,电芯供应商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责任,还有多少问题充电宝在市场,都非常敏感,官媒不会发。

有一定影响力,不那么官方,“好商量”的媒体是首选。

有没有商务合作我不清楚,原则上一定的合作,保证内容双方认可,是必要的。

当然,如果任何媒体都必须付费才能刊载这样解答公众疑问的报道,我觉得也别再用媒体这个还有点光环的名字了。

总结一下,这次充电宝事件,中枪的企业应该怎么应对,他们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第一,明确战略,一把手全力投入。

价值观和领导力是根本。罗马仕如果有战略,也缺少明确传播,淹没在公司法人的频繁变动之中。

6月30日,公司法人雷社杏卸任,由雷氏二代雷杏容接替,这是公司三个月内第二次法人变动,今年4月,雷社杏刚刚接替雷桂斌,但是7月4日,雷杏容又卸任,雷社杏重新担任法人。

家族这么多雷总,顶不上另一家也做充电宝的大企业的雷总,那家公司出了危机,雷总是一定要站出来的。

7月3 日公司声明“没有倒闭,感谢关心”,信息明确但缺少提振人心的内容。

反观安克,战略清晰,行动迅速,表达完整。公司要度过这次难关,重新出发。

几天内采购十几万防火邮寄袋,非常高效,但也出现让消费者盐水浸泡充电宝这种风险高不可控的建议。大量用户将充电宝泡盐水的视频发在网上,只会引起更多恐慌,对企业“弱智”的指责。

第二,行动需要轻重缓急,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每一步行动和不行动的社会反应做出预见。

查明事故原因重要,但是电芯问题确定不了,先做好召回相关的事,同时对将来电芯问题查清可能产生的连带问题提前准备。

政府沟通最重要,召回措施、召回通告,以及后续的召回方法,快递不收怎么办,回收的产品怎么处理,都需要政府指导和参与。

第三,选好用户和公众沟通的态度、时间、渠道和内容。

召回公告、回收方式要在官方渠道。具体指导消费者的各种问题,客服在先。这次罗马仕和安克据说都增加了四五百名在线客服人员。

更大范围的公众沟通,通过媒体采访来做。

最后说一句,跟创业一样,危机公关也是一种修行,不靠取巧,不靠公关大师的点子,一切都是煎熬中的苦行,在没有希望的黑夜执着找到光亮。

想问问罗马仕和安克团队,他们怎样走过这段艰难。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