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让中国企业家评选一首四十年来最正能量的歌曲,《春天的故事》绝对会拔得头筹。
79年和92年,大量的企业家都是在这两个圈里成长起来的。
看看前几天的民营企业座谈会,31位企业家,29个公开年龄的。
其中出生在60-69年的60后们,有16位,占了一半多,再加上三个60前,一共19位,占了几乎三分之二。可以说是扎堆出现。
最年长的任正非老先生是1944年出生,如今已经80多岁,87年创办华为。
典型的“两回春天的故事,一回也没落下”,如今又赶上第三回了。
春天的故事需要经常讲,因为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就会在舆论上被打翻在地,狼狈不堪。
79年的故事最难讲,之前是计划经济,所以从79年讲包产到户、鼓励个体户发展,再到1984年傻子瓜子事件,彻底解决了“雇工”问题。这个故事一讲就是五年。
所以,1984年也经常被称为“中国的企业家元年”。
然鹅,事情的发展一定是曲折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又出现了姓社姓资大讨论,刚开始萌芽的民营企业又瑟瑟发抖了。
南巡讲话一锤定音。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一路狂奔。
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咱们普通老百姓,从极度贫穷到如今的相对富裕,生产力大大提高,我们迎来了几千年未有之大盛世。
2
时间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又出现了非常多的严峻问题,具体表现为:
l房价高企,房地产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变成了掏空老百姓腰包的罪魁祸首,成了抑制消费、破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l资本脱实向虚,催生各类投资割韭菜、上市公司违规操作、P2P网贷、金融杠杆等行为。贾跃亭的“生态化反”、ofo的“共享经济”等各类概念受到资本追捧,实体企业、科技企业反倒陷入困难。
l平台垄断。利用平台的流量控制权,夸大“流量”作用,制造“流量为王”谬论、“新零售”谬论,藉此获取市场支配地位。压缩了商家、厂家的生意空间。
l国际经济环境遭遇挑战。2010年,我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跟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关系,逐渐从以合作为主变为竞争为主。国际经济环境对我们不像之前那么友好。
然后就有了2016开始的“房住不炒”、17-19年的金融去杠杆、整治P2P,20年的平台反垄断,以及之后的反资本无序扩张、全面清退虚拟货币等行动。最近还有,24年底钟晱晱喊话张一鸣,职能部门联合出手整治算法。
“带着问题发展,发展中解决问题”,是唯物主义发展观。
以上出现的问题正常吗?当然正常。发展中没问题才不正常。
针对问题的整治正常吗?当然也正常。“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的”。
但不正常的是,正常的市场整治衍生出了对民营企业的集体舆论围攻。
于是,马云从“马爸爸”到“要让他尝尝工人爷爷的铁拳”,一下降了四辈;柳传志从“企业教父”变成了“柳买办”,被骂成“阻碍中国芯片发展的罪人”和“窃取国有资产的小人”。
打工者们开始自称牛马,企业老板纷纷化身万恶的、敲骨吸髓的“资本家”。
“资本阴谋”、“资本手段”,是前几年网上最热的词,靠着骂资本“揭露”资本蹿红的自媒体如过江之鲫。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的这段名言,是近几年最广泛的网络流行语之一。
但马克思讲的是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他在19世纪写下那句话的时候,大清还没亡,戊戌变法都还没开始呢。而我们的资本则是诞生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绝大部分民营资本是自由市场发展出来的,外资也是改革开放根据需要引进来的。
如果说这都是“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那是对我们体制的污蔑,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污蔑。
3
以司马南暴锤联想为标志,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被各种舆论蹂躏很多年。网友们也被带跑偏很多年,“把资本家挂路灯”,在2023年网络上达到高潮。
需要的时候,管他们叫企业家;不需要的时候,管他们叫资本家。
看月亮的时候是小甜甜,现在,不好意思,是牛夫人。
整治、低速增长、舆论喊打喊杀,企业老板们或胆战心惊,或小心翼翼,或躺平不动。
但“资本家”们的选择有很多:这几年马老师游历世界,做着逍遥的富家翁;潘苹果住在曼哈顿的高端公寓,频繁出现在各大演出和体育赛事。王健林虽然风光不在,但不耽误思聪公子的奢靡生活、泡网红以及扇别人大嘴巴,每年给私生女几百万抚养费还是轻轻松松。
挂路灯的结果是咱们普通老百姓日子更难过:不怕年轻人躺平,就怕企业老板躺平。
56789,最重要的还是那个8——民营企业解决了80%的就业。
这个8出了问题,那个2再怎么找补也掰不回来。为啥考公难、考编难,进国有大型企业难?为啥年轻人找工作难?就因为那个8出了问题。
二十年多年前,92版“春天故事”荡气回肠的时候,下海,被称为“时代弄潮儿”,是年轻人楷模。
创造财富、纳税、解决社会就业,才是真正担起社会责任;端铁饭碗,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如今却是,无法就业、不敢创业、考编而难录、进国企而不得。年轻人找工作挤破脑袋,中年人保饭碗胆颤心惊。还是因为那个8出了问题。
对于民营企业老板,没有什么比讲故事和行动更能让他们有信心了:讲好故事,问责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当事人,处理几个“关门打狗”的招商,将那些造谣诽谤民营企业的网红绳之以法。
就像傻子瓜子事件、南巡讲话精神,那样的定心丸,秤砣一样大。
4
观念决定行动。
“春天的故事”还是要多听多讲,不但各级官方讲,我们老百姓也要多听多讲,让我们的舆论环境好起来。
中国的老板们大都很听话、很顾全大局。给他们些阳光就灿烂,就去为经济建设拉磨。
你看,叱咤风云的雷布斯同志,在座谈会上还不是像个“假期作业没做完马上要被提问的小学生”?会议开完还不是照样“特别激动”、“特别振奋”?
多可爱,多接地气。
马老师头些年躺平了,看上去逍遥自在,但很落寞,人看上去老了很多。这次座谈会一参加,马上就年轻十岁。
企业家就应该商场驰骋,为市场而战。他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他们是使命感驱动、成就感驱动的一群人。
而且企业家们高市场敏感度,高市场风险偏好,他们是当下各种生产力中最稀缺,也是最珍贵的要素。
一旦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他们才是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牛马”。
春节期间跟朋友聊天,老苗说,若干年来回头看,《哪吒2》和Deepseek的同时出现,一定是标志性的大事件。哪吒代表着消费市场的底蕴和复苏,Deepseek代表科技上的突破。2025年一定比2024年要好很多。
而座谈会则把政策面、消费面、科技面、文化面等各个要素拉满,成就了全新的春天故事。
人们的观念可能会因此极大改变,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的翻江倒海。
期待25年的春天,跟79、92一样,成为史诗级的篇章。
被60后抓住的那波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再次涌现在年轻企业家和创业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