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抖音的营销真相

营销管理
芋艿和猫说
5小时前

今年过了四分之三,结合我们自己的业务,以及猫客厅诸多一线操盘手分享,聊聊今年做抖音的一些感受。

1、全域投放到现在,投放基本抹平信息差,说实话,短视频直播的内容效果也大差不差(反正一条爆了大家都在抄)。

市面上讲内容、投流的内容越来越少,转而都是选品和节奏。

就效果营销而言:5分产品、4分节奏、1分内容

其余90分都是预算(前提是能消耗出去)

要么品足够新奇特,要么就靠种草

今年,我们大幅提升种草占比,把种草和效果的比例拉到1:1,效果端获客成本至少下降30%以上,拉新成本能做到6-8元(同行30-40元左右)。

2、近期,头条要求app类客户全面接入sdk(可以理解为,掌握所有平台的深层用户信息,完善自己的归因体系)。

意味着:效果广告端,内容+投放,完全高效自动化自运转,可做功空间不大。

3、还有哪些可做功的点:

(1)产品内容化,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名称即场景+功效印包装上+长相新奇特+效果可视化

(2)种草:

抖音营销一直有个怪现象:

对短视频带货内容(自播、分销)抠得非常细:3秒完播、场景、卖点递进、信任状、转化钩子设计……

但达人种草却做得比较粗放。

从我们自己的实践来看,在效果渠道天花板明显的情况下,细抠种草反而有更大的机会,也是平台鼓励的方向:

中小达人流量倾斜、人群包投流精准度更高、测试颗粒度更细(内容热推里,现在每条计划也可单拆素材看点击成本)。

从达人、共创和指标层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A、达人

效果最好的有三种:

最最头部达人:毋庸置疑,但很考验植入内容的时间、以及达人的情绪、表达;

小众黑马达人:某个品类相关突然火起来的达人,深圳还没来得及上星图;

张力口播达人:带强烈情绪和煽动性地对镜口播,适合做加热和千川的素材。

B、共创

种草是和达人共创的过程。

无论是品牌还是机构,能做好共创的人,寥寥无几:

要么就是硬压,你就要这么说

要么就是妥协,怎么说由着你

但内容质量好坏,不仅决定一条视频的播放和后端数据,更决定投放后十倍百倍的差距。

共创是磨出来的:给参考、要情绪、松话术、扣画面

给参考:选题建议达人使用近期爆款或商单爆款;

要情绪:无论是整体内容还是针对产品的片段,都要表现快乐或富有感染力情绪;

松话术:产品话术不用过分一板一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最好;

扣画面:提前用千川测出高转化力的产品使用画面,要求达人在视频中一比一复现。

C、指标

种草的指标分两个层面看:

a 整体效果:当日千川投放roi、消耗增幅(通常种草会显著拉高千川效率)以及全域电商的增量。

image.png

可用上表byday追踪

b 分区测试:

(1)分素材看对应人群包

(2)分人群看对应素材

高客单价看过程行动成本(点击、下载、加购)、低客单价看下单成本

4、抖音以及全域营销,都越来越考验操盘手的掌舵节奏了:

从宏观看,全年预算怎么分配、各板块预算如何动态调整,看哪些指标,品牌、种草、效果如何放在一盘棋考量实现效果最大化?

从中观看,新品上市、大促期综合大盘、竞品情况,如何排兵布阵?

从微观看,每个月、每一周的推广,抖音星图、热推、种草通、千川、cid彼此之间怎么配合?

在我们本周六《穷营销大课-抖音专场》(仅一次,深圳场)中,这部分也是重点,包括:

作为操盘手,营销预算如何规划,用什么作为动态调整的依据,各板块的预算和目标如何放在一个指标中看清。

以及结合抖音实战案例,新品上市和大促营销的节奏拆解:

从新品上市2个月到上市后第一个大促,每个阶段该做哪些事,看哪些指标?如何真正做到和大品牌错峰打大促?

说回节奏,今年另一个感觉是:抖音和小红书的咬合更紧密,两平台的互补性也更明显:

  • 节点类产品:抖音脉冲式稳大盘+小红书蓄水等待爆发契机(尤其强搜索类)
  • 新兴品类:小红书前期窄人群种草+抖音大流量放大势能
  • 成熟品牌:小红书用新品打新人群+抖音用大众品打泛人群

事实上,在预算下降的前提下,使用红抖联合战和节奏咬合,我们的获客增量效果也非常显著:

image.png

其中的原理、方法论和案例,也会在这场课程里无保留分享给大家。

5、最近看到蛮多在抖音跑得好的品,实际上是在占人群新红利。比如最近猫客厅大课的讲师林奕,分享了针对男大的一款素颜霜,主打约会等「急救」场景。

「已验证过市场的单品转换目标人群*打造必需迫切场景」

生鲜产品瞄准减脂人群,功能饮料保健品瞄准生理期孕期;床垫枕头瞄准女性体态问题……

关键点:概念够新、问题够痛、价格够便宜

如果价格更贵,那直接去小红书吧。

以上,是我们在抖音上的一些实践learning。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