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驾为什么改名?

营销管理
小马宋
14小时前


微信图片_20250507174302.jpg

据媒体报道,5月4日,小米调整了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由“小米智驾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小米智驾为什么要改名呢?因为前一阵子连续出现一些新闻,包括有车主开智驾睡觉以及车祸等问题。


尽管各种电动车对智能驾驶有详细的说明,但顾客还是倾向于直接从名字来理解它的功能。


智驾,我们普通人的理解就是智能驾驶,所以我可以休息,你来帮我开好了;辅助驾驶呢,字面意思也很清楚,就是智能辅助驾驶员驾驶,你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在营销和传播领域,命名是一个很特别的问题,有时候命名甚至能决定商品的命运。


比如预制菜,到今天为止,还是被普遍抵制的。因为名字取得不好。


预制菜可以分为 4 种:

  • 即食食品:开封后无需进行烹饪加工,可直接食用的预制菜。
  • 即热食品: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预制菜,采取冷冻或冷藏等方式进行包装保存,食用时只需要通过简单烹调或加热即可。
  • 即烹食品:指经过一定加工,需要消费者自己进行烹饪操作的预制菜。
  • 即配食品:主要是将各种食材进行搭配组合,不做过多加工处理,消费者购买后需要自行进行清洗、切配、烹饪等一系列操作。

如果按照这个分类,速冻水饺、汤圆、馄饨,就是即热食品,但没人反对速冻水饺和汤圆。街边或者菜市场卖的各种卤味,都是即食食品。


过去很多年,餐饮门店里的馄饨、汤圆,很多都是预制的,但也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餐厅里就算是现炒,各种调料和配菜,其实也都是需要“预制”。


但因为预制菜这个名字,和“现炒菜”形成了对比,所以预制菜就被一刀切地抵制了,尽管大部分抵制预制菜的顾客家里,冰箱里大都会有速冻水饺和馄饨。


我们人类对文字的学习和理解,首先是学习过去既有的意思,然后不断理解新组成的词汇。


比如过去我们知道肺炎是什么意思,后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肺炎,我们就用现有的词汇来命名它,叫做非典型性肺炎,非,典型,肺炎,这三个词都是我们过去知道的,当它们组成一个新词,我们就会根据这三个旧词来理解这个新词。


但非典这个词,还没有特别多的暗示。有些新词,具有强烈的暗示和联想。


比如预制菜,它的暗示就太过负面了;比如牛油果,它原来的名字叫“鳄梨”,牛油果带给人的联想和鳄梨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这个词: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我相信,对于中国的99%的读者来说,这个词是新词,我们从来没听说过。


这时候,我们就会根据,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这几个关键词来对它进行理解。至少,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个词是中性的,甚至有点正面的。


但如果我告诉你,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就是“纳粹”的全称,你对它的印象就会立刻改变吧。


所以,名字在传播中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名字,能快速降低理解和沟通成本,并且带来正面的联想和印象。


比如发财树,学名叫瓜栗,或者马拉巴栗。


但因为被命名为发财树,所以在中国大部分老板的办公室里,都会摆一株发财树。


在传播中,甚至在整个人类社会,我们都是通过命名来讨论问题。任何事物包括任何现象、原理、逻辑,都需要一个命名,没有命名,我们就无法交流和讨论。


对人类来说,命名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所以海德格尔才会说,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


而且,命名力量是高于话语的。


比如我们给逮虾记虾滑做咨询时,我们为逮虾记创造了虾排这个产品,所以我们首先是命名了品类“虾排”,然后进一步,我们命名为“95纯虾排”。


因为这个虾排是95%的虾肉含量。


如果我们写一句口号:逮虾记虾排,虾肉含量高达95%!另一种是我们直接命名“95纯虾排”,哪种力量更强呢?


是命名的力量更强,因为这是它的名字,它是确定的。变成口号,还是会有人有疑问,但成了名字,大部分人就不会有疑问了。


就像预制菜,它成了命名,那每个顾客都相信它不是“现炒”了。


但是如果你叫它速冻菜,也许会好一点吧。


小米智驾,就是智能驾驶;小米辅助驾驶,就是只能辅助驾驶了。


名字还具有指导作用。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