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转变营销思维,0成本让营销效果提升100倍!
2020年5月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四岁的儿子在小区的池塘边玩。看到旁边有个小朋友,拿着一把很特别的泡泡枪在玩。这把泡泡枪有四个旋转枪头,一次可以打出上百个泡泡。漫天飞舞的泡泡,吸引了包括我儿子在内的一群小朋友,他们追逐着拍打泡泡。
接下来很自然的,包括我儿子在内的3小朋友,都要站在旁边的爸爸妈妈们给他们买这个玩具。我拿出手机,想给儿子买一个同款的。这时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不知道这个喷泡泡的玩具叫什么,二是我不知道这个小朋友买的是哪个牌子的。
借过来看了下,发现这把枪光秃秃的,上面没有任何关于产品和品牌的信息,小朋友的爸爸也只记得是网上买的,什么牌子的完全没印象了。如图0-1所示。
图0-1四轮泡泡枪
我和另外两位家长被这个产品打动了,想要给孩子买。可我们却不能从这个产品上得到任何的导购指引,这个商家做出了打动人的产品,却没能把被打动的消费者转化成自己的客户。就这样,这个商家错失了3个客户。
为什么不把产品名,品牌名、品牌商标,产品核心卖点,甚至销售渠道印在枪身上呢?是所有商家卖的泡泡枪都是这样光秃秃的,没有任何产品和品牌信息吗?我查了下,并非如此,下面这款泡泡枪是网上卖的最好的。如图0-2所示
图0-2泡泡枪
这款上面不但有品牌名,还有品牌logo和品牌吉祥物的图案及造型。与上面光秃秃的那款相比,迪士尼的这款,产品本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宣传力和销售力。对于想要购买的家长,看一眼就知道怎么买了。
这就做得足够好,尽善尽美了吗?
如果在产品的某些位置,比如枪托底部,把产品名加上去,把店铺的微信二维码也加上,甚至再印上一句促销语“扫码买枪免费送泡泡液”。会不会更容易让客户产生购买行为?
做营销,不仅要通过展现产品强大的产品力来打动消费者,还要通过品牌及营销信息的植入,把产品是什么、谁家的、去哪里买、这些消费者所关心的信息传递清楚。让产品不仅仅是产品,还是超级自媒体和无声推销员。吸引消费者从看见产品到下单,在1分钟内自动完成。
以上只是个很小的案例,但它展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营销思维。一种是产品营销思维,一种是品牌营销思维。这两种营销思维的差异,会造成最终营销效果的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之大,可以通过数字模拟测算来感受一下。
众所周知,销售额公式是这样的,销售额=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
上面案例中做儿童玩具的商家,假设一年卖出了10万把泡泡枪,这10万把泡泡枪,平均每把会被小孩子玩10次(使用次数),假设每次玩耍过程平均接触10个小孩(曝光次数),假设这10个小孩中有5个会被泡泡枪吸引(注意力吸引率50%),5个当中有2个会提出让家长买(意向购买率40%),假设2个家长中1个答应了孩子的请求,拿出手机访问店铺尝试购买(店铺访问率50%)。
那这款泡泡枪可能为商家带来的精准流量,可以测算如下:
意向精准流量=100,000(销售量)*10(使用频率)*10(曝光次数)*0.5(注意力吸引率)*0.4(意向购买率)*0.5(店铺访问率)=1,000,000
天呐!单单这一款产品一年就可能给店铺带来100万的精准流量,假设这个店铺的转化成交率是5%,这把泡泡枪的价格是20元。
那创造的销售额就是:1,000,000(流量)*5%(转化率)*20(价格)=1,000,000元
天呐!这个商家因为完全没有品牌营销的意识,白白丢失了100万大洋!
丢失的仅仅是100万大洋吗?
可能还不止!因为还存在另外三个潜在收益点,那就是所创造的5万新客户(1,000,000流量*5%转化率)对该店其他玩具所产生的连带购买(连带率),还有今后再次来本店购买玩具(复购率),以及这些客户买回去泡泡枪后,后续产生的产品及品牌曝光传播引流所产生的购买。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单单一款产品仅仅因为营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就导致了100万以上的销售额差距。如果这家店铺同时经营几十上百种的玩具产品呢?那由于没有品牌营销思维,不懂品牌营销操作,所造成的损失会有多大?简直难以想象!
你可能会觉得上面的数字夸大了,实际的效果不会有那么高。但就算只有一半,只有十分之一,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而获得这笔收益,仅仅需要营销思维的转变。
把品牌及营销的相关信息印在产品上,将产品媒体化,变成无声推销员。这需要花费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带来的潜在收益却能有数十倍上百倍的提升。这种投入成本极低,但收益却极大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从产品营销变品牌营销并不难,让短期爆款变长期爆款可持续!
上面那款4轮泡泡枪,因为产品上的创新性,一度卖得很火,是玩具中的爆款。可发明这款泡泡枪的厂家,并没有借这款爆款产品的走红,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它甚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最终,市场上众多仿品迅速跟进,竞争极速加剧。尤其当迪士尼、babycare、可优比......等一些拥有品牌优势的厂家推出这个产品时,对没有品牌,只卖产品的商家简直就是一种碾压,这就叫有品牌胜无品牌。
这款泡泡枪的发明厂家,因为没有品牌优势,只能靠低价抢市场。但由于没有品牌商的规模优势,也就没有成本优势,低价优势难以维持,就丧失了竞争力。结局只会有两种,一种是退出市场,一种是沦为品牌商的代加工厂,靠赚取微薄的代工费勉强度日。
大多数爆款就像这款泡泡枪一样,由于只做产品营销,忽略了同步进行品牌建设,最后由于综合竞争力不足,短暂的爆红就像泡泡枪打出的泡泡一样,绚烂而短暂。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爆款为企业所热衷。在每个行业都时常会有爆款冒出来,这么多爆款诞生,但爆款过后,立起来的品牌却屈指可数。
爆款流行却短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操作思路上过于侧重产品营销,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完全不重视品牌营销,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只懂产品营销的套路和方法,不懂品牌营销的流程和体系!
有些企业会说“我也知道品牌很重要,但做品牌要持续投入,要花很多钱,大企业才能做得起品牌,我们中小微企业没预算,根本做不了品牌。我们先卖卖货,等以后发展壮大有钱了再说品牌吧!”
这种想法其实品牌营销最大的误解!
品牌营销并不是财大气粗的大企业的专属,而是每个中小微企业都能做的事情。做品牌跟企业规模大小无关,不同规模的企业做品牌的差别在于操作方式不同!
并不是只有花大钱,做大推广大传播才能建立品牌,花小钱,甚至不花钱一样能建立品牌,做品牌跟预算多少无关,跟花预算的方式有关,跟会不会花有关!
并不是只有等企业上规模了,才能开始做品牌。而是一开始就要有做品牌的意识,起步时的一点点品牌意识和操作,会让你相比竞品多一点认知优势。这一点优势,随着时间,会逐渐放大,甚至呈现指数级的爆炸式提升,最终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品牌营销首先是一种意识,其次是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它有完整的流程、模块及方法。做品牌营销首先要有品牌意识,有了意识,再学操作方法,品牌营销就会变成简单而又获益无穷的一件事。好不容易捧红的产品也能从短期爆款变成长期畅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