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山东出了个“大衣哥”,最近又火了个“拉面哥”。
“拉面哥”名叫程运付,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邱镇马蹄河村村民。此人从2005年底开始,每天和妻子开着车带着面粉、案板、大锅,辗转于周边的集贸市场卖拉面。十几年来一直是3块钱一碗,始终不肯涨价。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坦陈自己也想涨价,但是他觉得来吃面的都是周边老乡,大家都很辛苦,挣点钱很不容易,所以他说:“自己就是想让老百姓吃上便宜实惠的拉面。”
质朴的话语、憨厚的外表、再加上一颗善良的心,让程运付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拉面哥”。很多人在关注到“拉面哥”的同时,好奇的是这位朴实的农民怎么就一下子火起来了呢?
其实,最早发现“拉面哥”的是快手的一位美食博主。她在2月22日第一次上传了关于“拉面哥”的短视频。因为15年不涨价这个话题,加之程运付本人的朴实形象,从2月22日至28日,关于“拉面哥”内容,被媒体纷纷报道。进入3月份以后,关于“拉面哥”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第二轮发酵,到今天为止,这股势头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是持续走高。
我是在2月底关注到这件事的,第一印象是山东又出了一个网红。本以为过两天热度就下去了,没想到几天以后,“拉面哥”的话题仍然层出不穷。直觉告诉我,“拉面哥”与以住的网红有些不同。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
“拉面哥”火了,火的一塌糊涂,热度已经维持了十多天,丝毫没有减弱之势。这其中到底是谁获益最大呢?很多人的答案肯定是“拉面哥”本人呀,这一点确实没错。作为当事人的程运付,从此以后的人生将迎来很大转机。接踵而来的名利和财富,会完全改变他的命运。
除了程运付本人,最受益的就数那帮蹭流量的自媒体人、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上的主播了。从新闻和视频中不难看到,“拉面哥”火了以后,全国各地的大小主播纷纷前往临沂费县,把程家门口和附近田野当作舞台,开始直播。
根据我的初略统计,只要与“拉面哥”沾边的直播,不管你有多少粉丝关注,平均每个直播间都在上千人左右,多的甚至能达到上万人。大家不要小看这上千人的直播流量,在平时是非常难达到的级数,现在却特别容易。只要你将手机架在程运付家附近,再配合上一些解说,人数就不会下降。通常情况,直播一般在2至4个小时左右,如果按上千人的观看量来计算,一场直播起来,主播的收入大概是3000-10000元不等。
千万不要看到这个数字就感到惊讶,因为不管是“拉面哥”本人,还是那帮蹭流量的网红,他们的收获都不算什么。相比之下,真正获大利的是政府部门。大家知道,在“拉面哥”火了以后,梁邱镇马蹄河村就积极介入,将村里的闲置土地开发出来,为全国各地来的朋友免费停车。此外,当地不仅成立了保安队维持秩序,还提供热水(免费)和食物。现在费县所有宾馆全部爆满,已经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以上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当地县乡政府能充分利用“拉面哥”的形象IP,深度持续运营下去,那将给整个地区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在我看来,只要“拉面哥”热度不减,他本人就是城市名片,他的村镇就是旅游景点,他的拉面就是当地名吃。去临沂费县的人多了,就能带动当地各行业经济的发展,这才是最大的收益。
“拉面哥”的走红,可以带动一条以旅游为主的产业链,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以“大衣哥”为例,我们都知道村里的很多人见他成名以后,千方百计想从他身上捞到好处。这件事从人性深处来说,就是你挣钱了,我们眼红了。为啥你能红,我们不能红?但是“拉面哥”一夜成名后,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现象,村里干部积极介入,组织村民维护秩序,积极为游客服务,不少村民也拿起手机开了直播。
为什么会发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大衣哥”红的时候,社交媒体不发达,相关的整个产业链也不发达。“拉面哥”红的时候,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农村的大爷大妈都知道拿上手机开直播,开直播有流量就能挣钱。既然如此,那靠什么带来流量呢?“拉面哥”出现了,这种现成的巨大流量,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大家必须维护好这个大流量,不能去做伤害他的事。因为伤害了他,流量就没有了,每个人也挣不到钱了。
刚才说的是线上产业链,我们再说说线下产业链。
先看“拉面哥”所居住的马蹄河村,在很短地时间内,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小小的山村。第一批来村里的游客是各大平台的主播,目前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到底去了多少人。但是从很多现场视频来看,“拉面哥”家门口每天就有几百人,在整个村里直播的人可能更多。每个直播间都又有成百上千的观众,随着直播热度的增加,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真正的游客前往马蹄河村观光。来了这么多游客,肯定要吃饭、住店、购物等等,这些消费会带动整个村庄,甚至整个梁邱镇的旅游产业。
有了旅游,就不能不谈文化了。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费县梁邱镇这块产业的开发也是大有前景的。文化开发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以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这又可为该地区带来不少收益。
归纳起来,围绕“拉面哥”的产业链路径是:个人IP—直播影响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周边延伸产品。
前几年,通过一个明星或者一个网红带红一个品牌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今一个人带红一个乡镇一座城市,是新环境下的新案例。去年的代表人物有四川理塘的藏族男孩丁真、新疆维昭苏县副县长贺娇龙等,这样的案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冒头,今年可能会有井喷式爆发。
从营销和商业的角度看,明星、网红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就是通过个人影响力来保持组织或地区的活力,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商业价值所在。过去,社交媒体不那么发达,人们更愿意相信权威媒体和身边的朋友。现在不同了,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喜欢的明星或网红。
“拉面哥”火了,但如何能让势能持续下去呢?李佳琦走的路线值得借鉴。在我看来,李佳琦很清晰自己的营销角色,他已经不单单是一名带货主播,而是新品牌的孵化器。大家可以想一下由他孵化的新品牌有多少,即便直播的热度过去,即便未来还会有其他形式出现,李佳琦一样立得住。
如果说李佳琦用营销角色为商业品牌服务,那么类似“拉面哥”、丁真这些网红,就要真正想好如何用新的社会角色为社会服务。至于“网红的社会角色”这个话题,我会单独再写一篇文章讨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结束语
“拉面哥”的爆红,是由于媒体、主播、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才做到了真正的品效合一,从而创造了让各方面都能获利的局面。这个案例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