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直播带货

营销管理
智倜的公关世界
2021-01-15


微信图片_20210115190237.jpg

2021年元旦前后,疫情又有抬头之势。去年疫情爆发,在大家都出不了门的情况下,成就了直播带货。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人为终极节点的零售模式。

一个个直播间将资讯流量、社交流量、电商流量聚合在一起,改变了马云所谓人货场的基本逻辑。

我们先来看一组蝉妈妈数据公司的统计:2017年,全国直播带货成交额是300多亿,2019年跃升为4000多亿,到了2020年突破了1万亿,预计到2021年结束,总金额会突破2万亿。此外,2020年全国每天有超过50万场直播,今年大概率每天会超过100万场。同时,直播带货在未来会为中国解决3000万人的就业问题。这简直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一个直播间除了主播之外,背后还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和产业链,包括编导、助播、文案、灯光、供应链、售后服务、流量运营等十来个工种。

虽然直播带货发展迅猛,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虚造人设、欺骗粉丝、兜售假货、商家跑路也往往甚嚣尘上。前一段时间,打假名人王海连续曝光头部主播辛巴、罗永浩等人直播兜售假货,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边是产业的高速增长,一边却是问题频频发生。未来的直播带货将如何发展,如何为品牌聚力,如何在商业环境中产生更大的功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微信图片_20210115190239.jpg

有人说直播带货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依我看应该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因为直播带货不仅是卖货,更是一种低价促销的方式。

自从中国有了电子商务以后,不管是京东618,还是天猫双11,遵循的核心原则就是低价倾销。把促销当成节日来过,老百姓当然要吃顿饺子。但是天天过节就不是节了,所以低价促销也不能天天搞。

对于企业而言,与头部主播合作,让新产品在大流量下大曝光,顺便把货卖完,是产品促销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种销售模式对于全年的营业额微乎其微,占比不高。不会有哪家企业的销售老总,会以为单纯靠促销来实现利润增长。

对于主播而言,在促销的背景下收获的是流量和业绩。流量是自己的粉丝数,业绩是自己的商业资本。这种行为本质上是营销,而大部分带货不赚钱。这也是为什么辛巴之流大量售卖假货的原因所在。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那么多明星和老板也做直播带货?其实,明星直播带货是为了挣外快,老板直播带货是为了省现金。

去年的疫情对影视、娱乐行业冲击很大,明星没有戏拍,没有商业活动,靠直播打赏和带货多少能挣点外快。但他们纯属玩票性质,即便是一线当红明星,也做不到李佳琦、薇娅这种水平。

由于直播带货突然火爆,市场需求陡然增加。但是有影响力的头部主播资源就那么多,僧多粥少也就成为必然。此外,这些头部主播本身也存在行业壁垒。我们都知道李佳琦在做主播之前是卖化妆品的,他在这个行业沉溺多年,底蕴扎实。这也是完美日记和花西子与其合作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说白了,直播带货就是在促销的催动下发展的,但是促销并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可复制、可盈利、成规模的。直播带货虽然火爆,但是能挣到快钱的主播并不多,于是就出现了在流量、刷单、退货等方面的造假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都是促销惹得祸。

直播带货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摒弃促销逻辑,进化为常规商业生态。只有在这种生态下,大小主播才能靠自己的本事赚到钱。

微信图片_20210115190242.jpg

我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吴晓波直播翻车,众品牌如何自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我的公号上翻出来看看。这篇文章是从传播学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当时并没有深入探讨吴晓波为什么会在直播中翻车。

吴晓波是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是一个商业内容创作机构,他那次直播的核心目标还是为了卖货。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在我看来,吴晓波的翻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那次直播的流量并不是他固有的私域流量,而是天猫强力导入。这就产生粘性不足、看热闹者居多的现象;

其次,售卖的产品价格并不是全网最低价,拼多多等平台上的价格要比他的直播间价格低了很多;

最后,吴晓波直播带货只是明星走穴,并不属于真正意思上的商业行为。

那么,直播带货真正的商业行为是什么?

我给出的答案是:用增量逻辑去做品牌和产品的价值。

用增量去创造价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每位营销人先要改变固有观念,不要寄希望一场直播能卖出多少货,能完成多少KPI。关键的关键,是要将直播带货的重点从销售转移至营销层面。

如今舆论环境呈现碎片化,但是营销则需要系统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打法。指望通过一次大的品宣活动,就能大面积收割的时代早已过去,直播带货亦是如此。

既然是这样,那么在具体实施中,应该如何用增量价值赋能品牌呢?

首先,头部主播要做好品牌沟通。

头部主播往往是花费最多预算的,钱花出去了,肯定是要有实际效果。但这种思维模式就是一个陷阱。我们以做广告为例,你在央视打广告,还能要求央视保证产品销量吗?广告代表着传播,代表着告知,代表着扩大影响力。但是广告是单向输出模式,如果想得到市场的反馈,还需要找调研机构。

但是直播不一样,直播最大的优势在于及时沟通。这种双向交流无须调研就能看到真实的反馈。加之头部主播都是各自平台的红人,流量扶持的对象,一开播就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观众。此刻,直播带货不需要介绍产品,而应该做品牌灌输。可以说,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就是与消费者沟通主战场。这种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在品牌创造方面与消费者达成共识。

其次,行业主播要制造产品场景化。

自从直播带货火爆以后,很多肩部腰部的主播都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大显身手。比如卖红酒的醉娥娘,卖零食的高芋芋,卖蜂蜜的麻功佐都是行业主播的代表人物。这些主播一年的销售业绩虽然只有几千万至一亿多。但是对于用户而言,这些行业主播代表着专业度,双方之间的信任是非常紧密的。

而且,这些行业主播在直播时,都会通过场景化来完成产品的讲解,粉丝的复购率非常高。所以,品牌方在选择直播带货的主播时,一定要根据所处的行业来选择专业主播,这是提升销量的唯一途径。

再次,直播间只要有温度,就能聚人气。

在做直播带货之前,营销人一定不要被既定目标所困扰。直播带货是多元化品牌展示,不是一次性销售行为。所以在一个直播间里,需要有场景、有内容、有品牌、有情感、有产品,以及很多很多。

总而言之,直播间是一个聚人气、打通道的销售舞台,如何提升销量,才是王者之道。

微信图片_20210115190245.jpg

直播带货是一次性营销行为,对于品牌来说,长久的营销更为重要。所以营销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好直播这个工具,来为品牌服务。

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全域营销,二是交互入口。

先说全域营销

这是一种显性的营销行为。之前我谈过,营销战役必须系统化,如果把直播带货看成一个点,那全域营销就是一个面或者是一个体。不管你是做一场直播还是做100场直播,都需要谋篇布局,统一规划。

直播带货的主要作用,是在竞争的环境下争取为品牌赢得时间和机会。但时间和机会争取到以后,后续的工作要能跟得上、维持住,才会胜利在望。比如罗永浩和一加手机合作的案例,前期是个人的深度访谈预热,外围是大量的营销号传播辅助,然后是直播日新品首发,当天老罗带货销售额高达4000万。直播结束以后,又是一轮长尾传播,品效合一目的达成。由此可见,一加手机并没有把直播带货完成率作为老罗的考核目标,而只是把老罗直播间当成新品发布的舞台。这就是全域营销的一个成功案例。

再谈交互入口

直播带货是一个舞台,当卖货往前再走一步,主播就变成了产品体验官或品牌KOC。从舞台演讲到场景展示,就完成了内容创意、新品发布、即时卖货,品牌传递等多项工作。此时在直播间的消费者热情高涨,聚合起来的人气标志着直播的成功。

直播结束以后又该如何操作呢?那就要看品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否健全了。所谓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泛指微信小程序、社交媒体账号、用户App等等。我认为,直播带货的结束绝对不是终点,而应该看作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起点。

如何通过每一场直播带货,与消费者构建起长期的交流,是摆在营销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这道难题,我还在苦苦思索,力求找到比较完整的方案。


结束语

2020年12月28日,我看了纪录片《直播启示录》以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营销中能够善于运用这种新的传播方法,切忌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参与讨论

  • 唐震

    直播带货,一种新的售货形式,主要是用户的一种新体验需求,逐步的会成为常规的一种售卖方式,如何做好,还是需要有好产品,好口碑,总之对于需要商品服务的人来说就是要有好的购物体验,才是王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