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儿童洗护的老板拜访,问了一个问题:“小红书除了做销量,对品牌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老板觉得小红书种草是提升销量,对于小红书如何打造品牌力,有点不确定。
有钱的品牌,常见的做法是投放大达人,均价万元,几十万投个几十个,百万甚至千万级曝光,觉得大达人的影响力可以嫁接到品牌上,就是在打造品牌,哪怕很明显这几十万花出去带不来销售额,也会觉得是在打造品牌,销售额一般很正常。
但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区,在小红书平台,只有曝光没有销售额的种草,那一定是品牌被割韭菜。小红书种草,既能做销售额,又可以同时打造品牌力。
小红书真正的价值根本不是“带货”,而是帮品牌“抢用户脑子里的位置”。
是否品牌,是靠营销推广力度吗?
一个牌子,不是找强势媒体,找大达人、大主播推广就是品牌了。
诺基亚手机曾经是世界级巨头,品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产品不行,在智能机时代彻底没有身影。
所以,所谓品牌力,不是品牌的老板自己觉得,而是消费者对于牌子的认知,消费者认可牌子+记住牌子+购买牌子+复购牌子,这样的牌子才有品牌力。
很多传统卖家淘宝运营很厉害,销售额不错,但是做用户回访时候,经常发生消费者不记得自己购买的产品是什么牌子。因为消费者在淘宝搜索“需求词”“品类词”时,进入商家店铺,消费者产品购买行为,和品牌压根没有关系,是产品的价格、评论、详情页等内容点打动了用户,打动用户,而不是牌子。
这样的商家,是没有品牌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内容电商时候,一旦流量下滑,这样的商家销售额下滑很厉害的原因,所以对于这些老板而言,才急需打造品牌力。
小红书,是目前品效合一最好的平台?
为什么?
因为:
小红书,是年轻人的百度
现在年轻人,不管是吃喝玩乐购,都要上网查攻略,用户早就不信广告了,但小红书上的“自来水”内容,却能让人主动觉得“这牌子靠谱”。
因为用户讨厌广告,但是却不讨厌口碑,这才是小红书的根本。
因为这届年轻人已经把小红书当“购物百度”用了!
他们买东西前习惯先来这搜攻略,这时候:
- 如果你家产品被笔记推荐,用户立马觉得“这牌子有人用,不是纯白牌”;
- 如果你的产品被不少笔记推荐,用户会觉得“这牌子不少人用,有群众基础,可以考虑”。
所谓种草,是通过内容介绍某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如果对产品产生兴趣,有了购买的欲望,一定是因为这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主动在平台搜索品牌名+产品名。
在这个过程中,就完成了某个品牌的记忆,对产品的了解,然后通过产品体验认可品牌。
如何做好“品效合一”?
01
品牌学会“装熟人”
用户只信“活人”,品牌得学会“装熟人”
你知道用户最反感什么吗?
“我是XX品牌,我家产品超好,快买!”——这种内容发10篇掉粉8篇。
但反过来看,如果是一个普通宝妈发笔记说:“没想到随手买的宝宝霜,竟然把我女儿的湿疹涂好了”,底下立马一群人问链接。
为什么?因为人永远信“真人真话”,哪怕你明知是广告,只要演得像闺蜜聊天就赢了。
接地气操作:
1)少吹参数,多讲故事:
别说“面料含67%新疆棉”,改成“穿上像被云朵裹住,我娃闹觉时全靠它”;
2)说话大白话:
小红书是种草平台,接地气大白话,像身边好友的日常分享,这样的内容才能打动用户,高高在上、精致的文字有戏,并不适合种草;
3)分享角度第一人称:
小红书倡导的用户真实分享,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人称角度,很多种草内容看上去,夸夸其谈原理,经历,就是没有“我”的角度,整个内容看上去像一篇媒体报道。
02
别信粉丝量,信内容
很多老板觉得:“我们又不是完美日记,砸不起钱做营销”。
但其实,小红书最香的是:
让小白品牌用“低成本内容”撬动“高价值口碑”。
核心逻辑:
小红书是目前所有内容平台,去中心化算法最极致的平台,制作门槛最低的内容平台。哪怕账号粉丝再少,也有可能产生爆文,普通人和大博主的差距,没有其他平台那么明显。
在淘宝直播,第2名到第100名主播的销售额,还比不上李佳琦的销售额,这就是彻底的寡头效应,包括抖音,百万级千万级主播的播放量,销售额,都不是普通账号能比的,而在小红书,你和顶级达人的远不如其他平台那么差。
03
别光顾卖货
别只顾卖货!小心把品牌“做low”了 。
如果老板只盯着GMV(销售额),很可能踩坑:
1)天天发“折扣”“满减”,用户觉得你像地摊货;
2)盲目找小红书主播带货,销量冲上去但没人记得品牌名;
3)只顾卖货不维护口碑,一条差评就能毁掉半年努力。
内容应该怎么做?
种草内容+官方账号,互相配合。
1)官方账号主要用来“立人设”(科普知识、用户故事、品牌文化),一点点内容留给促销(节日限定、会员福利)。 ;
2)达人素人内容“暗搓搓种草”(单品种草,合集推荐、场景化软植入);
用户今天可能不买你,但天天刷到你的高质量内容,下次需要时第一个想到你!
做小红书,不存在只能有销售额,或者只有品牌打造,真的可以圆了品牌“既要又要”的想法:要短期带货冲销量,也要长期“偷用户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