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 “中老年专属” 标签:阿胶、养生茶的年轻化创新之路

案例资讯
健康产业观察
15小时前

现如今,Z世代把保温杯里的枸杞换成独立小袋阿胶糕,996上班族在直播间囤下“熬夜养生茶组合装”,传统滋补品正迎来一场颠覆性的年轻化革命。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2025年双11战报显示,阿胶制品、组合养生茶成交额同比增幅均超200%,其中同仁堂、东阿阿胶等老字号品牌的年轻化产品贡献了近六成销量,抖音直播间单场销售额更是突破千万元。曾经被贴上“中老年专属”“食用繁琐”标签的滋补品,如今如何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宠?答案藏在产品形态、营销逻辑与消费洞察的三重创新里。


一、形态革命:从“炖煮几小时”到“随手开袋吃”


传统滋补品的年轻化困局,首先卡在“食用门槛”上。以阿胶为例,传统吃法需经历泡发、烊化、熬制等多个步骤,全程耗时数小时,且需精准控制火候,让习惯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同仁堂的创新给出了破局思路——推出独立小袋即食阿胶糕,将原本需要复杂加工的滋补品转化为“开袋即食”的零食化产品,每袋净含量控制在10克,恰好满足单次食用需求。



这种形态创新直接重构了消费场景。传统阿胶的消费场景多局限于家庭厨房、节日送礼,而即食阿胶糕则渗透到通勤、办公、下午茶等碎片化场景。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即食阿胶 办公零食”相关笔记曝光量达12.6亿次,“便携滋补”成为年轻用户高频关键词,提及率占比达38%。东阿阿胶的创新更具突破性,其推出的阿胶速溶粉采用航天级速冻技术,生物活性成分保留率达98%,可直接加入咖啡、牛奶中冲泡,打造“气血特调饮品”,该单品在双11期间销量突破50万盒,其中3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达42%。

养生茶的组合化创新同样精准击中需求痛点。针对年轻人“熬夜党”“低头族”“高压族”的细分需求,同仁堂推出“场景化组合装”:熬夜专属套装包含菊花决明子茶+枸杞原浆,办公护眼套装搭配金银花茶+叶黄素软糖,每套独立小袋封装,标注“周一疏肝”“周三明目”等场景化饮用提示。这种组合方式让年轻人无需研究食材搭配,直接实现“按需滋补”,该系列产品双11期间复购率达37%,远超行业均值22%。


二、营销破圈:直播间里讲好“年轻故事


如果说形态创新解决了“愿意吃”的问题,那么营销创新则打通了“愿意买”的链路。传统滋补品的营销常陷入“功效宣讲”的误区,而同仁堂等品牌则通过“故事化叙事+场景化互动”,在直播间完成了与年轻人的深度沟通。

同仁堂抖音直播间的转化技巧颇具代表性。不同于传统的“产品介绍+优惠播报”模式,其主播会以“养生知识科普”为切入点,结合年轻人的生活场景讲透产品价值。例如推广即食阿胶糕时,主播会先抛出“熬夜后气色差怎么办”的话题,再关联《神农本草经》中阿胶的传统记载,随后演示“办公室抽屉藏阿胶糕”的食用场景,最后推出“买两盒送便携收纳盒”的组合优惠。这种“痛点-文化-场景-福利”的话术逻辑,让直播间观众停留时长较行业均值高40%,转化率达3.8%,远超快消品直播1.2%的平均水平。

社交媒体的“种草”策略同样关键。东阿阿胶联合5200名小红书KOL打造“阿胶冻龄食谱”,将即食阿胶糕与酸奶、燕麦、水果等搭配制作早餐、甜品,形成“滋补+美味”的内容矩阵,相关笔记总曝光量达37亿次,直接带动产品在天猫国际的搜索量增长280%。太元龙则针对Z世代的社交需求,为其养参小点设计国潮风包装,发起“办公室养生局”话题挑战,鼓励用户分享食用场景,单条话题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次,产品线下铺货率因此提升60%。

价格策略的年轻化调整也不可忽视。为降低年轻消费者尝试门槛,多数品牌推出“小规格体验装”:同仁堂即食阿胶糕推出9.9元3袋的体验装,东阿阿胶速溶粉设计15克便携装售价29.9元,通过低客单价吸引用户首次购买,再以“买正装送体验装”的优惠促进复购。双11数据显示,购买过小规格体验装的用户,正装转化率达35%。



三、洞察底层:抓住“碎片化滋补”的核心需求


所有创新的底层逻辑,都源于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度洞察。魔镜CMI平台2024-2025年度调研显示,Z世代养生消费呈现两大核心特征:一是“碎片化滋补”,78%的年轻消费者希望滋补品能适配快节奏生活,无需专门准备;二是“朋克养生”,既追求即时享受,又渴望健康保障,这种“既要又要”的需求推动功能性零食市场规模年增18%。

传统滋补品的创新正是精准回应了这些需求。在成分层面,品牌摒弃“大而全”的传统配方,转向“精准化适配”:太元龙养参小点采用“黄金1/30”科学配比,将1克西洋参浓缩进30克糕点中,通过低温破壁技术去除苦涩味,既保留有效成分又提升口感,周均复购率达37%;在包装层面,除了便携化设计,还加入情感化元素,东阿阿胶的“乾隆御批”数字藏品阿胶,每份绑定3D扫描制胶流程,兼顾收藏价值与社交属性,二期预售单日销售额破3000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品牌开始兼顾“自用”与“送礼”的双重场景。同仁堂推出的“国潮养生礼盒”,内含即食阿胶糕、组合养生茶等多款产品,包装采用年轻化插画设计,既适合年轻人自用,又能作为跨代际礼品。双11期间,该礼盒销量同比增长280%,其中35%的订单是年轻人购买赠送给父母。这种“一人购买、全家共享”的产品设计,有效扩大了消费群体。



四、年轻化创新的三大核心法则


从同仁堂、东阿阿胶等品牌的成功实践中,我们能总结出传统滋补品年轻化的三大创新法则。其一,形态适配场景,将复杂产品“轻量化”“零食化”,打破食用场景限制;其二,内容绑定情感,用年轻人易懂的故事替代生硬的功效宣讲,通过社交平台构建信任;其三,洞察精准需求,围绕“碎片化”“功能性”“情感化”三大核心,实现从产品到体验的全链路优化。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2026年中国年轻滋补品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其中形态创新、营销创新的产品将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滋补品的年轻化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用现代技术与消费逻辑激活传统文化价值。当阿胶能配咖啡、养生茶能分场景,这些承载千年智慧的滋补品,自然能在年轻人的消费清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健观网:www.jianguancn.com

公众号:搜索“健康产业观察”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