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输出复盘:我所坚持的“笨功夫”,成了最宽的护城河

职业指南
运营狗工作日记
5小时前

今天继续聊「创业感悟」系列。

有人问:你一直在做内容输出,真的很厉害,这事难吗?

我的回答:难,也不难。

难在坚持稳定输出,不难在门槛极低,拍个视频,写个脚本,剪辑好,发布就完了,这谁都会。

但是能有节奏的稳定输出内容,极难

很多人在开始做IP时热情高涨,连发5条内容,数据不好就开始泄气。

再发10条数据还是不理想,便开始怀疑自己,然后到处学习。

也有一些人在更新半年后,因为素材不足,没有足够的正反馈,决定断更。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稳定输出能力。

真正决定成败的,不是偶尔的爆款,而是稳定输出的能力。

很多人咨询我们,为什么自己的直播转化低、成交少?

因为你留不住人啊。

留不住人的背后是没有稳定的价值输出

这种不稳定的输出,无法积累口碑和认知。

若是高客单产品,客户决策往往更长周期、更理性。

如果不是老粉,用户可能需要观察你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会成交。

我也问过购买我们会员的朋友,他们从认识到下单,少则3个月,长的7、8个月。

他们会反复在网上搜索关于你的信息,看你的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微博、播客、直播间等等,全方位了解你这个人。

感受你靠不靠谱、专不专业、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性价比怎么样、有没有类似案例……

所以,稳定输出是成交的前提。

在我看来,稳定输出应该分为三个层级:

1、交付层:产品的稳定输出

往大了说,做奶茶、咖啡品类,关键是稳定输出口味,本质上是把农产品变成标准化工业品,工业品具备稳定输出的特性。

海底捞的服务是稳定的输出;插座我就选公牛,它的产品稳定输出的是安全性;超市我选山姆,是因为他能稳定输出干净配料表。

往小了说,对于超级个体而言,交付的稳定输出是命门,直接影响口碑和案例沉淀

比如,我们对B端客户的交付,都有一套SOP来保证交付质量。

从沙盘会→线上系统课→入企前的线上沟通→第一次入企→线上沟通卡点→第二次入企→拿到结果。

用一套标准的交付流程保证稳定的交付质量。

其实,在我的账号后台,很多的人都在默默的关注,看我的内容,看我的交付结果,看我情绪、看我的价值观、感受我的靠谱程度和专业性。

等到未来某个时间点,他们需求产生,就会主动来找我们成交。

这类客户往往目的明确,上来交钱→咨询→得到方案→执行方案→等待市场反馈→再找我咨询→再调整产品和运营节奏。

2、团队层:建立以IP为核心的组织架构

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逻辑很简单:先有一个产品,然后组建销售团队去推销。

但在今天这个传播环境变了,组织模式正在被颠覆。

我们有个客户说得一针见血:

如果没有做IP,相互见面就是陌生人,做了IP,线下见面就会更熟悉。

客户会因为在线上看过我的视频和直播,大概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信任已经埋在心智里了。

这种前置的信任积累,极大地降低了商业交易中的不确定性,这就是IP存在的核心价值。

有个典型案例,一位60多岁的烟花爆竹品牌老板,天天拍视频、做直播,靠稳定输出内容,成了行业内有点名气的"花炮姐"。

她的销售员出去谈业务时,客户经常会说:"哦,你们老板不就是那个花炮姐吗?"

一句话就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有个客户我们见面聊了一次后,对我说:"韩老师,你先把合同发过来我们看一下。

结果第三天款项就到账了。

后来才知道,他看了我近十年的公众号内容。

当前期足够足够高的信任,产品与需求匹配时,成交就变得水到渠成。

现在的组织结构、传播媒介变了,线上通过内容就可以积累信任,相应的,组织结构也需要重构。

以IP为核心的新型组织架构:

前端由IP建立影响力和信任,后端由专业团队负责稳定的销售和交付。

有人会问,这么多的环节,如何能稳定输出?

我的实践方法是:

只参与核心环节,其他的交给团队。

具体来说:我作为业务总监,我下面管理数个项目经理,只需要把握好整体节奏、关键节点和方向。

每个项目我都会深度参与核心环节,但琐碎的日常事务就不必亲力亲为了。

从稳定输出的角度看,这种架构的优势很明显:

通过IP内容输出,变成了可持续的信任积累过程,确保了交付的稳定性。

当信任在前端通过内容不断积累,交付在后端通过团队实现稳定质量。

这就形成了一个稳定输出飞轮:

更好的内容带来更多信任,更多的信任带来更多业务,更多的业务支撑更好的团队,更好的团队创造更好的内容……

这就是以IP为核心的组织架构,能够实现稳定输出的根本原因:

不依靠个人超常发挥,而是通过系统性的分工协作,让每个环节都能专注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最终形成稳定而高效的价值输出体系。

所以,技能变现是超级个体的起点,而IP型组织是收入增长的超级杠杆。

3、执行力:稳定输出的临门一脚

我们给策略和方案再好,没有极致的执行力等于0。

我们有个会员,跟我做了一次1v1咨询后,我就给了他能执行的方案。

就在今天,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前后不过15天。

这种落地速度,连我们同事都忍不住在群里赞叹:“执行力可真强,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他的推进路径非常清晰:

1v1咨询 → 获取可落地方案 → 收集用户反馈 → 第二次1v1微调(调整人群与产品)→ 快速迭代、推向市场验证。

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打磨的“超级个体”闭环方法。

也正因为这样的实战反馈和不断优化,我们即将推出更加系统化的产品——「狮途会2.0」。

我们不希望2.0产品是一个散点式的单方面学习,而是一套完整链路:

“找优势→选赛道→定产品→做IP→促成交→做交付→建组织”。

这套系统不仅包含深度的1v1咨询、接近20节系列课程,还会组织多场线下沙龙面对面深度交流,并且设置每周卡点攻坚环节。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扎实落地、不掉队。

我们会帮会员先在整体上从上往下捋一遍,再根据用户现实反馈从下往上验证一遍,不断的往复这个过程,最后就能沉淀出产品和增长飞轮。

如果你也想从职场转型超级个体,希望高效启动、少走弯路,欢迎联系小助理,了解「狮途会2.0」详细内容。

如何培养稳定输出能力,我有几点建议,我亲身经历后总结出来的:

  1. 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点:你擅长什么?把独特价值往深里做。
  2. 建立内容生产系统:不要依赖灵感,要建立稳定的内容生产流程。
  3. 保持一致性:在主题、风格、质量上保持一致性。
  4. 与受众保持互动:多跑一线,拿到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内容和产品的输出。
  5. 坚持长期价值:IP不是快钱,是靠时间沉淀的。
  6. 独特的价值观:坚持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形成心智标签的关键。

回头看,我已经稳定输出超过10年:

开始我写独立播客,自己买域名买空间;2015年转战公众号,一直到今天。

我就想着,为什么不把平时工作中的思考,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人呢?一方面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人、链接更多人。

当时根本没想过后来能出书,还能吸引几十万粉丝关注。

说干就干,一直坚持到现在,从一个写职场内容的大厂人,到写企业经营和超级个体的内容。

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后来我做短视频也一样,你的IP能不能起来,我最真实的体感和总结是:稳定输出的能力

稳定输出内容,才能留住人。

偶尔的爆发不如持续的输出,持续输出价值,时间会给你回报。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