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个朋友”直播间却倒闭,品牌做错了哪几点?

品牌
营销老王
3小时前

刷抖音,看到一个品牌“楠铂氏”500万的化妆品清货,老板不干了。  

111.png

于是稍微研究了下这个品牌,老板资源和财力应该还不错,上过“交个朋友”直播间,抖音小红书达人合作,种草,甚至线下快闪店都在做(题外话:中小品牌真没必要线下快闪店,瞎学大品牌)。

我们服务的很多牌子,财力肯定不如这个牌子,但是ROI肯定比它好。目前都活着,所以始终验证那句话:做增长,不是pk谁有钱,一定是做对了一系列的事情,小钱也能活下来。

楠铂氏看上去干了很多事,但细细研究就会发现,犯了很多品牌该范的错误:想短期要销售额,但是打法杂乱,上主播,铺量抖音挂车,无效种草。一顿咔咔花钱,但是效果差。

1、 定位模糊:

看到品牌对于自己定位:“沐光而行,肌肤零负担,做运动和健康的护肤行动派,新生活方式的护肤方案”。这就是典型的自嗨型定位,看上去很高级,实际上你一个白牌,有什么优势和差异化,看不出来。一个品牌定位不清晰,消费者又怎么可能记住?

很多中小品牌,学大品牌,整一些辞藻华丽,感动老板的定位,但是连自己产品干什么的,有什么优势都没介绍清楚。拜托,你们是要先卖出去,不是上来装B,你个中小品牌是没有话语权的。就像你是富豪,说啥都对,如果你就是个小卡拉咪,对的也每人理你。

2、 迷恋直播是毒药:

对于没有内容能力的牌子,直播就是毒药。

很多老板做牌子的初心就是为了快速赚钱,高毛利+渠道出货+上主播,很可惜,所有赚快钱的几乎都这么想,结果就是被割韭菜,说实话,你一个白牌,要不是因为坑位费,主播自己都懒得带你。

看起来有了销售额,但实际上,亏钱+没复购。白牌护肤品直播就是这样。因为流量是主播的,不是你的,能卖的出去是因为你低价,转化了一部分价格敏感性用户,当你恢复正价,这些价格敏感性用户自然而然流失。

3、 抖音koc铺量:

估计是找了哪个抖音koc团队,还在玩2022年那套,短视频铺量+挂车。拜托,这玩法早过时了,最关键的是,品牌自己没找对产品定位,发出去的短视频内容千篇一律,讲着一堆行业里同质化的话术+一堆形容词,这种女士们看都不看直接划走。  

4、 小红书种草:

和抖音一个问题,没有定位的产品,种草就是在浪费钱,找的美妆达人,都是商业化严重的达人,明眼人都知道他们为什么数据好,因为很多专业的达人,要脸啊,再难看数据也都有优化的办法,看上去曝光量很大,爆文率很高,很多品牌被隔了韭菜还在复盘ppt上自嗨着,专坑不知道的老板。

而且这些达人,输出千篇一律的内容,压根没有种草作用,遮掉品牌名,剩下的内容几乎都可以用在其他品牌上。

5、 品牌名:

品牌把自己定位高端品牌,可能玩“楠博士”谐音梗,但怎么看都不高端,反而有点微商。  

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牌子,没有内容矩阵,没有内容能力,想着找渠道,找主播,找机构铺量,用商务能力弥补内容不足,但是可别忘记了,很多决策性产品,比如母婴、护肤、大健康,要走入用户的内心,放弃购买大牌子,让用户信任,甚至有复购,这是要搭建完整内容和营销体系。指望找渠道花钱就能卖货的,早就不行了。  

再有钱,能有钱的过完美日记,它都没做成的事情,其他牌子凭什么能做成?

越急功近利,越乱投医。做用户,慢就是快。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