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主导下,一次典型的用户购买旅程洞察

消费者洞察
小圈梨
17小时前

前几天,买了盒Nars的气垫粉底液。购物完成的刹那,我的深刻感受是:这就是一次小红书主导下,典型的购买旅程呀。所以,想把这次购买旅程铺展开来,加上我的分析,给到那些过于倚赖线下渠道、线上还是玩不转、看不懂消费者线上购买行为、要做全域用户运营的企业。你们一看就懂了。


购买旅程可分为:认知阶段(Awareness)-考虑阶段(Consideration)-决策阶段(Decision)-购买阶段(Purchase)-售后阶段(Retention & Advocacy)。我将通过购买Nars气垫粉底液的旅程,可视化用户在各个环节的行为、痛点和情绪。


一、认知阶段(Awareness)


购买动机:为什么要买气垫粉底液?

想买气垫粉底液源于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晚上睡眠不太好,晨间护肤动力不足。有天早晨起床,彻底不想擦脸,又不想裸着脸到公司。心里盘算着:如果这时有盒气垫粉底液,该多好。我裸着脸出门,到公司后,直接气垫粉底液铺个全脸,就OK了。


分析:1、洞察我的购买动机里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懒固然是懒,懒的背后是“想躺平,但又不想彻底躺平”的心理——这是现在很多职场人的心理吧。气垫粉底液的“拍压上妆”特性完美契合“懒但需体面”的职场心理。


2、场景:在公司快速上个妆。


二、考虑阶段(Consideration)-决策阶段(Decision)


如何决策买哪个品牌的气垫粉底液?

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当然是去狂搜小红书。关键词:混油皮、夏天、气垫粉底液。各种替网友“试妆、试色”的真诚视频,扑面而来。


整体看下来,YSL的黑色皮气垫粉底液笔记最多,Nars的大方块气垫粉底液笔记数量较少,但它的“混油皮、遮瑕力强、不脱妆”买点脱颖而出。


分析:显然,Nars的大方块气垫粉底液走的是细分人群路线,完美地击中了我这类人群。这非常符合小红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人群反漏洞模型”。即:气垫粉底液不是“上妆的第几步”,不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全能型产品——“既显白、又遮瑕、又水润、又持妆……”;而是这盒粉底液,就是为某个细分人群、甚至特定场景设计的!


顺便说一句:你们现在应该发现了化妆品为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小绰号了吧?


三、购买阶段(Purchase)


到哪里买?

决定买Nars的大方块粉底液后,我没有跳转淘宝下单。因为对选什么色号还是不放心,加上公司马路对面商场就有Nars。于是决定中午吃饭时,去Nars专柜购买。


中午出发去Nars前,查了下大众点评App:“不查不知道,一查打哆嗦”。我要去的这家Nars店评分只有3.4分!大量的负面评论都集中在:店里的Sales态度不好、冷漠!


于是,我又犹豫了:要不要换个品牌,比如YSL?但最终因为前期小红书真实测评建立的产品信任,我还是咬牙进了Nars。(真是咬牙!)


结果,Nars的小妹妹很热心,还帮我上了个妆。我向这个小妹妹反映了大众点评网上的差评。她说:也有其他顾客反映了这个情况。并且很贴心地和我说:她自己也是社恐。如果看到这种差评,也不想进这样的店。


分析:今后,线下门店最重要的功能有两点—1、体验!体验!体验!体验管理包括了顾客决定去线下之前,上相关App看评论。


2、树品牌。我的一个在商业地产做高管的朋友和我说:任何消费品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一定要完成线下开店这一步!当然,不是随便在哪个商场开店,也不是随便开什么类型的店。她还和我说:线下门店的店长和天猫旗舰店的店长,完全是两个概念。但是,很多电商起家的消费品公司不明白这点,按照招天猫店店长的逻辑,去招线下门店店长。


四、售后阶段(Retention & Advocacy)


私域沉淀、口碑分享

照例的,Nars小妹妹让我加她的企业微信。这是现在很多线下化妆品、服装品牌的通用做法了。只是,我还没发现谁做得好?通常就是:加了微信要么不吭声,要么就是打折、做活动时,推送通用话术。


分析:以上做法,绝对不是私域运营。怎么激活用户二次购买、三次购买……?也就是LTV(Life Time Value),需要一套用户运营机制。


关于用户运营机制,上个月我和【Brand H】播客一个负责出海用户运营的听友深度聊了聊,我的感受是:运营活动千千万,本质却只有一个:利他心。你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为他们的生活问题带来什么解决方案?但是!很多企业运营用户走入的误区是:利他=打折、送优惠券!结果来的大多是薅羊毛的。关于这点,10个做用户运营的,9个都有此经历。


口碑分享:对于护肤、美妆类产品,口碑分享大多还是要通过KOC、KOL SEEDING的方式吧。


总结:以上就是我买Nars气垫粉底液的购买旅程。用户购买旅程是洞察消费者的常用的工具。我认为:难的不是这个工具怎么用?而是:1、你愿不愿意沉下心来洞察消费者?这是项繁琐的工作。你看:我写的还不够细,就已经接近2000字了。2、你洞察到了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