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些换工作面试的年轻人和我说:之所以厌倦了上一份市场部的工作,有个让他们困惑的点:他们天天坐在电脑前,分析数据、写PPT、开会、脑爆想创意等等。一说调研消费者,就是请第三方供应商,把消费者关在房间里Focus Group。他们发出了灵魂拷问:市场部的工作为什么远离市场?
是呀,市场部的人不是该有项重要能力:走市场吗?但为什么“走市场”正从一些品牌营销人身上退化,变得越来越稀缺?排除公司的各种内卷,比如:一天开5、6个会(我们【Brand H】播客有个听众和我说,她最多一天开过12个会!),也许还有其它一些原因。
比如“走市场”的能力之所以重要又稀缺,因为它考验的是一个营销人的底层能力,脑力、心力和体力。
第一、走市场需要脑力。脑力的关键点是带着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走市场,不是漫无目的地逛街。比如,一个户外运动品牌的营销负责人问我:“为什么大多数户外运动品牌,主打的品牌形象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多集中在:勇敢、有探索精神。那么,对于一个新的户外运动品牌,该怎么找品牌形象差异化呢?”
这就是:你要带着问题“走市场”。并且,脑子里还要有解决品牌形象差异化的方法论。否则,走市场就变成了逛街了。
第二、走市场要有心力。心力的关键点是:我们要用心洞察、不要观点预设,把“走市场”变成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大型检验现场。
还是上述提到的户外运动品牌形象差异化的问题。我走访了数家户外运动品牌门店,发现:户外运动品牌的品牌形象并不都是探索、勇敢等千篇一律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固化认知,是因为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类似广告片看多了,误以为就是这样。
第三,很现实的一点:走市场要体力。我一直有个清奇的观点:就是一个市场人的职业素养还体现在他的体能要好。如果你真的走过市场,你就能切身体会到:随随便便2万步是种什么感受了?
走市场是市场部重要的能力,却变得越来越稀缺。所以,我会经常鼓励团队同事:没事多走走市场。一个很少走市场的市场部,怎么能叫市场部呢?一个很少走市场的营销人,你的感知力又从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