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换标花了200万,血赚

公关PR
在公关
2021-03-31

小米换了新的LOGO,如图:

微信图片_20210331183328.jpg

看到很多不同看法和吐槽,觉得没有谩骂、没有站队、没有敌我矛盾,大家都是夹杂着一点揶揄地表达自己观点,好开心啊,就想掺和掺和。

所以,我又把原来准备的稿子撤了,临时写了几句:

1、 小米的标,只是从很方,改成了有点圆,对于大众来说,这种程度几乎不能叫做“改动”,只能算是“调了调”。这是第一个认知落差。另外,这是大师原研哉改的,还收了200万。这么大的腕儿,收这么多的钱,就搞出这么个玩意儿,这是第二个认知落差。双重落差,促使舆论发酵。

2、我挺喜欢小米的那个MI。作为相关从业人员,我很努力地看完了大师的解读视频,结果依然没有GET到他说的那些方改圆的道理。我只是觉得,圆了之后,更符合线上应用场景的需要,也更符合下沉市场用户的审美。但是,总体印象,区别不大。

3、不过,区别大不大,根本不是判断改得好不好的标准,一毛钱关系都没有。80%的改变,要比20%的改变,收得贵一点,那是整容,不是换标。

换标工作,设计师的考核标准是“合适”,不是改动程度。假如,经过评估,不变才是最合适的,那么设计师就应该顶着压力,不做改变。强行改变,才是问题。不做改变,才是牛逼。

4、有公开报价的人,决定“动用”一次,就要付一次的钱。请了律师,做了一通专业调研和分析,结论是“不要起诉”,难道不用付钱?请了明星,又跳海又挨耳光地演了一通,收视不好,难道不用付钱?用了,就要相信。

你如果不相信他给的结果就是他基于自己的专业能够给出的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那你应该反思,在用之前有没有想清楚。

5、动用大师,还有一个好处。你请普通设计师,设计完了之后,品牌公关得给它弄个故事,挺费劲的。请个大师,大师一边设计,一边自己就把故事讲完了。还不算你另外的价钱。 如果故事被质疑的太狠,大使还会亲自下场解释,省了多少事儿啊。

微信图片_20210331183331.jpg

6、还有一个是常见的“障目”,其实除了方改圆,原研哉还给小米做了全新的字体设计。有兴趣的自己去翻。另外,还配了好几个视频,估计很多人都没看过。全新字体的价格,肯定是不便宜吧,视频现在也贵得要死。

这些应该都在服务的总包里了。这样一算,是不是看上去就没觉得那么坑爹了。然而,由于方改圆被大量传播,除了小米自己知道,其他工作就被外界忽视了。这是传播上经常遇到的状态。

7、有人还说,原研哉靠的是人气和流量。在设计圈,这算不算骂人的话我不知道。对于PR来说,如果你花钱用的人是有人气和流量的,不好好利用起来,才算工作失误。

8、企业换LOGO,其实一直不太出圈,大部分时候就是品牌公关和设计圈的“自嗨”,公众经常无感。小米这轮换标,似乎有点出圈,在大众范围产生了一定的热度。你们知道,我一直坚定地反对“盲目出圈”,经常说刷屏了又怎么样,能留下什么。小米这轮传播,我觉得是有作用的。

9、一方面,不产生负面作用。公众评论里有很多“小米被骗了”,这算是负面么?其实不算,因为语意上并不是完全认真的,而是带有很强的开玩笑与轧一脚的意思。如果会产生负面作用、不损伤品牌,那就一票否决了出圈操作。

10、另一方面,小米作为大众消费品,需要经常做点什么来保持国民度。我以前问过高奢品牌,他们为什么会做一些看似渠道不匹配的传播,根本触达不了购买用户。他们回答,要保持国民度。否则,背我们包的人出去,别人不认得怎么办。

我过去10几年,都在上市公司工作,有时你也得发一些自己并不觉得那么重要的东西,目的是为了保持舆情声量,让市场有故事。

11、你想,人已经在了,钱已经付了,不产生负面,又能刷存在感。基本上可以走一波了。

12、在我看来,小米这次换标,就算撇开传播的附加值,200万也是不亏的。但加上这传播效果,血赚啊,单看罗永浩发的这条微博就得多少钱啊。

微信图片_20210331183333.png

13、再有一个脑洞。你们怎么知道,原研哉大师没给小米提过其他改动比较大的方案呢,万一他们团队也交过了V 8.06版本之后,品牌方说,“要不还是保持我们原来的那版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