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美团、饿了么,到底从我的外卖费里拿走多少钱?

营销管理
在公关
2025-04-29

公关的职业病之一就是谁也不信。


大部分的“言论”是符合公众预期与公众口味的“高定”。


都是千年的狐狸演什么聊斋。


把信息看清楚、算对、想明白,是公关的基本功。



01

做餐饮外卖的平台,能赚到的钱分成两大块。


一部分是“抽成”,也就是每单都要分钱的

另一部分是增值服务,也就是收商家买流量的钱(广告费),帮商家做代运营服务等。这不是按照每单收取的,但也是不小的成本。


这篇文章,只讨论单张订单里的“抽成”问题。


我这个人小气,而且喜欢算账,这3000字就算算我点外卖的钱,是怎么被瓜分的。



02

美团一直坚持,自己的“佣金”比例是6%-8%的水平。


而餐厅的体感是抽佣25%-30%,四分之一以上。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357.jpg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00.jpg


谁在说谎?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中提到外卖平台收费透明化改革方面的相关数据时,给了美团说法一个背书:“绝大部分商家佣金在6%-8%的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是官方机构。这份报告提供公开下载。


而商家晒出来的后台结算单,“佣金”一栏确实写着8.2%。


但是,一看顾客支付金额和商家预计收入的对比,整个人就不好了。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04.jpg


更惨烈的对比是,京东扔出来的图。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08.png


一边是顾客实付25.7,商家预计收入15.98;另一边是顾客实付17.69,商家预计收入20.99。


站谁?还用问吗?



03

稍微有点理解难度的地方是:会有顾客端,商家端,骑手端3个不同展示。


一点一点来看。


顾客,是这条链路上唯一的付费者。


不管打着什么名义,搞了什么优惠,分钱的只有3方:商家、外卖骑手、平台。少一个不行,多一个也没有。


牢牢记住:顾客付的=商家拿的+外卖骑手拿的+平台拿的。


比如,30元(顾客付的)=22元(商家拿的)+6元(骑手拿的)+2元(平台拿的),还OK吗?


个人觉得可以接受。


但是注意,对于商家来说,已经只能拿回订单总额的73.3%(22/30)。



04

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网上很多商家都PO了结算单,我们找了一张来做详细拆解。(两个老玩家的计算方式几乎一模一样,我们选了黄色那家的。)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15.png


这里一共会出现6个金额。


①顾客实际支付(39.9元),指顾客掏了多少钱。


②商品优惠后金额(35.35元),看名字会有歧义,其实就是平台与商家“分账”的基数金额。


③预计收入(27.83元),也就是商家实际到手。


你还会发现,配送费有2段。


④顾客配送费(4.55元)。


⑤配送服务费(4.97元)。


美团经常被骂“两头吃”,最大的问题就是配送费。这个部分,后面还会详细说明。


⑥佣金(2.55元),有具体比例显示,反而是最清楚的,没什么好解释。



05

来看算法。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28.png


还记得么,商家、外卖骑手、平台3方。这就相当于,平台会把给骑手的运费先分掉,然后再和商家分钱。


平台与商家的拆账是这样的: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36.png


对于商家来说,到手的钱只有顾客实际支付的69.7%(27.83/39.9)。


客单价格更低的话,回款到手比例更没眼看。



06

很明显的,从顾客实际支付里面被“扣掉”最多的,就是“配送费”(顾客配送费+配送服务费)。而且,明目张胆地收了2遍。


顾客配送费是这样说的: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41.png


明确说了,受距离、难度、时段、天气、运力、商品(数量、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这部分是商家自主设定或者商家根据美团给后台公式生成的。


顾客配送费肯定是有一单算一单给了骑手,这是铁要给的,甚至不计入平台与商家分账环节。这个钱平台要做手脚的话,就很不是人了。


配送服务费是这样说的: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44.png


这不还是跟距离、价格、时段有关么,跟前面的是一样的啊,这不是收两遍是什么?




07

个人认为,配送服务费展示的计费方式与实际使用存在巨大差异。


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中,对于佣金和配送服务费有明确规定。


佣金是按照固定费率收取的,平台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产生的费用;配送服务费则是根据订单的实际情况(如距离、订单价格和服务时段等多种因素)收取的费用。


国家说了“配送服务费”必须这么来做显示,所以会看到这样的晒单。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48.png



08

实际上,平台拿走的“配送服务费”并不是起这个作用的。


“配送服务费”相当于一种统筹,你可以理解为“组局”。


你看“佣金”的说明: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运维服务、研发成本、客服成本。是不是没有配送部分?


换句话说,佣金收的是你不需要平台配送部分的服务费。


如果需要平台配送,我们另外算服务费。注意,是平台要问你拿的服务费。



09

这部分配送服务费到底用来干嘛了呢?


首先,看一张外卖骑手按月结算的收入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51.png


你会发现,除了每单的直接收入之外,额外还有阶梯提成、车辆补贴、工龄奖、组长奖励、月度贡献奖、优秀标杆奖励、骑手排名奖励等。


如果查看这个后台,也能看到很多“奖励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54.png


参加活动完成之后会有奖励,也就是会增加收入。


这部分“按月计算”的收入,不存在于每单的“顾客配送费”里,而是要从“配送服务费”里面支出。



10

其次,还有一些“额外补助”。


如果没有这个“额外”,在某一些时间就会出现叫不到骑手的问题。为了保证有人配送,平台会有相应统筹措施。这也是要从“配送服务费”里面支出。


为什么我们觉得贴进去了呢?


大家对于配送费没有什么体感,因为在顾客端,配送费经常显示0元。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457.png


我们办公室在上海,我让同事猜,都觉得4-5块钱,5-6块钱一单。


而在“单王”的报道里,平均每单收入8.65元。这是根据当天116单算的,还没叠加每月的综合奖励和补助。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14.jpg


美团平台我们也找了一些。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21.png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34.png


很有可能,外卖配送费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好的能做到平均8块多一单,基本也有6-7元一单。


我昨晚11点多看了一下,平台上配送费都是5元左右。


大半夜,给5块钱应该召唤不到骑手的吧,应该除了5元的“顾客配送费”,还有“配送服务费”在贴。



11

第三,平台要赚钱。


辛辛苦苦、承担那么大的风险,做了骑手这趴,平台是吃饱了撑的么?


何况,众包模式下,平台还有那么多“代理”要养呢。



12

比较简单说法就是,“顾客配送费”是直接给外卖骑手了。


而平台从商家那里收走的“配送服务费”,一部分也给了骑手,另外一部分成为管理骑手的费用和利润。


最大的问题在于,“配送服务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美团的财报上,这部分金额甚至超过了佣金。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38.png


但是,那么大的一笔钱,又是“黑盒”属性的,其中到底有多少真的给了骑手(传统意义上的配送费),怎么给的,别说商家不知道了,我怀疑投资机构也算不出来。


上面这些,其实都是我盘的。我们想找美团自己阐述的资料,没有找到。


美团只是一味强调佣金6%-8%,绝口不提“配送服务费”怎么花的。


感觉就是:你们就按这个交钱,别管我怎么把骑手叫来的。


所以,不是“收两遍”、“两头吃”的问题。准确的骂法是:你从这里面眯掉了多少钱!



13

新玩家的单子就不一样了。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41.png


真是盯着痛点打,只出现了一次“配送服务费”,看着是不是就舒服多了。


不过,呈现方式改变,并不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如果你花6块钱寄快递,不会认为6块钱都要给快递员;

如果你花6块钱付配送费,就会觉得6块都要给外卖配送员。


按照商业规律,外卖配送也一定有统筹机制,不可能全部费用都直接给到某个个体。否则,这个局组不起来。


京东现在一律按照3块钱在收“配送服务费”,那绝对是大家都没话说的状态,主打一个母慈子孝。


按照京东自己说的政策,全职外卖员送货的配送成本至少比其他平台高50%。以后怎么分配,与老玩家是不是一样处理,可以蹲个后续。



14

我点便宜咖啡时候,经常疑惑,钱不够分啊。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50.png


不管给用户的结算上怎么显示,12块钱,如果外卖骑手就要拿走好几块,我这杯咖啡多少钱啊?


大家晒的京东平台5.9元库迪。


微信图片_20250429131655.png


妈耶,按照给骑手更好待遇8元配送费再加50%的五险一金费用,等于一单配送费成本是12元。


库迪跟京东关系好,一分钱都不需要划账;京东自己不要任何抽佣;一单铁亏6块钱。


好的,我相信了是要补贴百亿,百亿补贴都不一定够。



15

觉得平台拿走的费用太多,有些商家也会选择自己配送。


我们公司附近的这家老娘舅就是喊顺丰送的。直接明牌要收顾客8块钱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