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领取夜宵的员工,应该被处理吗?

职业指南
瞎说职场
2020-12-25

最近,华为通报了一起「员工违规领夜宵」的通报处罚案例:

一个员工饭后去健身房锻炼到八点半,没加班,就领取了价值大约二十五元的夜宵福利。

被发现后,该员工被处罚:「永久取消领夜宵权限,冻薪降考评并通报批评。」

这处罚看得我哭笑不得。

类似的夜宵福利在诸多大厂中都有,但此次华为处罚“违规领夜宵”,真的是骚操作。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提诚信,我并不是鼓励员工不诚信,去薅社会主义羊毛。

但对于员工的通报批评和永久取消领宵夜权限,对华为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企业又该如何设置内部管理制度,来判定员工福利的领取限制呢?


1 夜宵是福利吗?


这次处罚,衍生出一个讨论:

诸如手机费、夜宵这种公司提供的待遇,是一种全员福利,还是针对某种特殊行为的补偿?

一般来说,薪资是员工实力决定,是按照offer谈的;

而福利偏向于普惠性质,人人都有,是展现企业关爱文化的。

如果咱把夜宵当做是全员福利,那么惩罚就没有依据;

如果夜宵是针对加班员工的补偿,那么企业招聘的时候,就不适合把夜宵说成福利,至少要谨慎言辞。

而华为在宣传的时候,真的没少强调夜宵福利。

贵司各大平台上都发过视频和介绍,也确实看得我们很眼馋:

如果我是一个看了诸多夜宵宣传进入菊厂的新人,很容易把夜宵当成福利。

很难相信一个员工在入职的时候会被反复教育提醒:不加班,你千万别去领夜宵哈,会被处罚的。

对华为来说,性价比也不高。

检查并处理冒领的员工,需要人力物力,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雇主品牌,原本特别加分的夜宵福利,现在可能会被人指指点点。

真的值得吗?

不把25元的夜宵福利局限成加班行为的补偿,而当成公司对员工的关爱文化,是不是更合适呢?

欢迎人力资源从业者,大家一起探讨思考这个问题。


福利的性价比


延伸一下,我当初在外企时,是报销手机费的,每人每个月200元。

如果话费超过这个数字,在报销的时候,员工需要拉清单出来——到底花在哪里了。

话说回来,200以内为啥企业不要员工拉清单呢?

理论上说,手机费肯定是花在个人身上的多,花在公司上的少啊。

如果每个员工的话费都拉清单,一个月省出两顿夜宵,也是有可能的。

这本来是员工给公司花的钱,公司给报销补回来——典型的补偿行为。

补着补着就变成了公司的福利

公司为什么不把每个员工的话费明细单扒出来一项一项拆呢?

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

员工贴发票需要拆分,需要单独去打印明细单;

主管需要审核,需要看明细单;

财务需要审核,需要研究员工提交的明细单。

企业最值钱的是啥?是人才,再进一步是人才的时间。

为什么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各种福利,从零食、午餐晚餐,到健身房、高端医疗,甚至托儿所?

是希望员工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中。

让员工花时间拉话费清单,这个成本太高了,还不如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价位以下我全报销,其实也没贵多少。

再举个栗子,很多外企年假直接给到15天,大家在感叹之余,有没有想过为啥是15天呢?

因为这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但有趣的是,法律条文里规定的工作年限不是在一家公司的工作年限,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工作年限

这个数据需要手工录入,有人是本科毕业,有人是研究生,有人是博士生,人人都不一样。

手工录入,就有可能出错,员工可能提出异议,HR 还需要找 IT 技术团队或者外包供应商去对齐数字,否则就可能导致违法。

对于外企来说,这么麻烦的事情,我还不如一口气都给到15天,刚毕业的新人我也给15天,肯定合规了吧。

员工会觉得这家公司福利真好。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这么做,也节约了很多合规的成本。

咱也别觉得15天年假让资本家吃亏了,事实上用福利打造好的雇主品牌,进而吸引优秀人才,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花钱方式。


知乎上有位小伙伴的话深得我心:

贵司明明在员工薪资福利上花了大钱,居然能神奇地在这种不足道的地方做没必要的事情,把大家对你的印象分给扣光了,这值得吗?


3 处理方式太张扬


回到这件事上,华为这个事情比较蹊跷,在于它本身介于福利和补偿之间,有灰色地带,就会被员工蹭,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企业把夜宵认定成福利时,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企业不认可员工蹭福利,需要禁止这种做法,也不是不行。

但目前这种处理方式,非常不合适。

我觉得正确的沟通方式是:

单独把员工拉到会议室里,口头警告一下。同时告知各个团队leader,让他们提醒下属们节制一些,收工。

但我真的不建议:

  1. 往价值观上推

  2. 全员信通报

  3. 公开员工姓名,并给予公开惩罚

搞得全公司,甚至全社会都知道,这么做是有很大风险的。

把一点破事提升到价值观的层面,大概率未来会被反噬。

毕竟,今年,我们都亲眼见证了。

某司当初把几块月饼上升到了价值观层面,结果高管拉链门丑闻,立刻公司形象被反噬。

公司甚至被全网吊打……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你需要思考:

  • 企业的大战略方向是什么?

  • 你的每一个行动如何支持大战略的实现?

如果贵司的战略方向是控制成本,那么裁员应该是主要的方向。

如果贵司的战略方向是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企业,那么如何吸引人才,应该是你核心需要考虑的方向。

这次处罚,似乎对公司的战略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伤害。

企业无论多大,都需要意识到: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对于冒领的员工,我也不知道说啥。可能网传是真的,你一定是在其他地方让人不爽了,才会遭到这种「终生禁领」的处罚。

也可能,真的是你运气非常非常不好,建议圣诞节多吃苹果转转运。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