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品牌种草破局,7点心得帮你避坑

营销方法
营销老王
1小时前

昨天与一个家清品牌开电话会,品牌上线后市场表现平平,两个产品系列不知该主推哪个,团队陷入了迷茫。

这让我联想到接触过的中小品牌——怀着激情入场,却很快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作为服务中小品牌的小红书机构,我想分享7点心得,希望能为品牌提供一些思路。

01

差异化

差异化是中小品牌增长的必经之路。

家清行业有着明显的巨头品牌心智效应,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品牌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新产品若没有明显的差异化特点,仅仅依靠营销寻找细分人群和场景,是远远不够的。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没有产品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极容易被大品牌复制,甚至可能是在帮有钱的品牌做内容测试。大品牌完全有能力迅速推出类似产品,并用更强大的渠道和资金优势后来居上。

真正的破局点在于:产品本身必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点。无论是成分、技术、使用体验还是包装设计,都需要有让人记住的特色。这个差异化点不需要多,但一定要足够尖锐,能够刺穿消费者已经形成的认知屏障。

02

聚焦用户

不要说"对所有人都有效",而要聚焦"对谁最有效"。

很多新品牌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觉得产品"还不错",但没有人觉得"非你不可"。

正确的做法是:聚焦最需要的人群,亮出独特优势。家清行业有一个特点:消费者对孩子的关心、对宠物的关心,甚至会超过对自己的关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比如,如果一个产品主打安全无毒,那么就应该明确说"专为有宝宝的家庭设计",而不是"适合所有家庭"。聚焦特定人群,才能产生足够的穿透力。

03

达播,要谨慎

看到很多白牌盲目冲入抖音直播,结果投入大量坑位费,最终ROI惨不忍睹。特别是没有种草基础就直接做直播,几乎注定会翻车。

直播应该是用户认知转化的最后一环,而不是建立认知的第一环。在没有前期内容铺垫和品牌认知的情况下,消费者为什么要相信一个陌生品牌?为什么要在直播间匆忙下单?

正确的路径是:先通过内容种草建立认知和信任,再通过直播完成转化。没有种草的直播,没有地基的房子,看起来热闹,但一推就倒。

04

定位先行

先理清定位,再开始投放

很多品牌犯的另一个错误是:还没想清楚品牌定位,就急着开始投放。这就像不知道要去哪里,就急着买机票一样荒谬。

投放之前必须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目标用户是谁?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在哪里?用什么话语体系与消费者沟通?

这些基本问题没有想清楚,投放越多,浪费越大。而且会产生混乱的品牌认知,后期想要纠正需要付出加倍代价。

05

内容迭代

小步快跑,重视内容优化

我经常对合作品牌说:前期不要投放很多钱,更不要急着投流。哪怕与我们合作,我也首先建议品牌方先梳理好品牌和产品定位,把重点放在内容优化上。

作为服务商,我从不鼓励品牌盲目多花钱。虽然多花钱通常能带来更好的销售额,但我们要为品牌考虑利润,而不仅仅是好看的销售数字。

我们的理念是:只有服务商与品牌方穿一条裤子,才能真正走得长远。这意味着我们要共同关注品牌的健康度,而不仅仅是短期GMV。有时候,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06

产品线要少

产品线规划:少即是多,聚焦核心

看到很多新品牌同时推出多个产品系列,每个系列又有多个SKU,这不仅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度,也让消费者产生选择困难。

我们的建议是:

前期最好聚焦1-2个核心产品,将其打透。选择哪个系列主推,不应该靠团队的主观判断,而应该用数据说话:

1. 通过小规模内容测试,看哪个产品的点击率和转化率更高

2. 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布局,寻找市场空白点

3. 收集早期用户反馈,了解他们对不同产品的评价

记住:资源集中才能产生爆破力。与其用十个产品每个卖100件,不如用一个产品卖1000件。

07

内容矩阵

内容种草:搭建内容矩阵

内容营销不是简单地找达人发笔记,而需要精细化的运营策略。

0-1阶段,达人分层策略:

腰部达人:深度种草,传递产品价值(选择标准:内容质量>粉丝量)

素人账号:营造真实氛围,积累用户口碑(选择标准:真实性>内容质量)

内容方向建议:

不要只讲产品功能,而要聚焦使用场景和情感共鸣。比如:

"有宝宝后,我终于找到了真正安全的洗衣液"

"租房党必备:一瓶搞定全屋清洁"

"测评10款除菌喷雾,这款让我回购3次"

08

结语

长期主义,静待花开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