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玩“崩”了!瑞幸崩铁联名,圈粉又破圈?

营销方法
品牌议题
4小时前


就在近日,瑞幸与米哈游旗下手游《崩坏·星穹铁道》(后简称为“崩铁”)的联动正式上线。

据称,许多消费者一大早就去排队抢购,各大门店都出现了“爆单”情况。这可能是继瑞幸与多邻国“联姻”之后的又一次现象级联名事件。

图源:瑞幸

瑞幸此次合作的崩铁角色“白厄”和“遐蝶”,是游戏玩家口中的“超级烫门”角色,呼声极高,因而活动预热期间,玩家们就攒足了期待。而活动的引爆,也在社交媒体掀起热议,瑞幸星穹铁道相关热搜登上多个热搜榜单,这也让更多泛消费群体关注到崩铁,帮助游戏实现破圈。

图源网络

虽然现制咖啡茶饮进行IP联名已属于基本操作,但做好二次元IP的联名并不是件容易事。

过去曾有品牌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起错角色绰号”、“店员不尊重玩家文化”、“周边买赠机制不合理”等翻车情况,引发群体不满,甚至可能导致合作终止。

而瑞幸此次的联动,不仅在角色选择与玩家情感共鸣上拿捏到位,还在执行细节和氛围营造上避免了常见的“踩雷”,接下来我们也将一一拆解其IP营销的做法与策略。


01、用真诚打动核心玩家群体

瑞幸与崩铁的合作,首先锁定的便是崩铁千万级月活的玩家群体。

与常规的消费者相比,玩家群体的偏好更加个性化,消费逻辑也往往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们对于联名的体验极为看重,会主动检验饮品与角色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细节上也希望世界观与角色设定得到完整延续,因而能够敏锐察觉出品牌是否真正在用心;另一方面,他们的社区氛围活跃,二创能力强大,一旦被打动,口碑就能快速扩散,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想要真正打动他们,关键不在于“贴标签”或简单地“出周边”,而在于对IP的理解和尊重,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真诚,而瑞幸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首先,瑞幸将自身产品与IP角色进行了深度绑定。品牌基于“白厄”和“遐蝶”两大人气角色,将新品口味与角色特质相结合。

具体来看,白厄的冷冽与“小白巧拿铁”外冷内厚的层次感相契合,产品的颜色和命名上也与角色特点一脉相承;而遐蝶的轻盈灵动与“小桑葚果蔬茶”的清爽酸甜呼应,呈现出自然明媚的气质。

从视觉设计、风味设定再到市场宣传,瑞幸都充分结合产品与IP,并且强调其带来的想象空间,让玩家不仅是在喝一杯咖啡,更像是参与角色的故事。

图源:瑞幸

其次是细节到位。无论是杯身、店内物料,还是赠送周边,都遵循着游戏世界观的设定,最大程度减少违和感。周边的制作也十分精良,比如联名色纸的角色签名采用印金工艺,以及联名徽章用到了拉丝银葱和冷烫金,这些细节都提升了“谷子”的质感。

除了周边,角色的设计更是精益求精。单是人物Q版形象就出了四款,徽章、按键图标等等都有新设计,让粉丝大呼“量大管饱质量好”、“配享太庙”,还自带社交媒体传播属性。


有用户甚至专门写了千字小作文“夸夸”,提到联名的各种物料,没有一张“旧图”,有许多用心的小设计,底下评论也都在直呼被养得很好。

图源:网络

再者是预存机制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周边收藏需求。瑞幸此次新增的预存机制,让用户可以先购买“预存套餐”,再分次核销兑换饮品。这样既降低了抢购焦虑,也将一次性的打卡行为转化为持续复购,延伸了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周期。

图源:瑞幸

最后是传播空间广。正如前文提到的,二次元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瑞幸和崩铁联动的线上物料,为二创提供了素材。网友们或自制梗图,或画起了番外,在圈内广为流传。而实体周边,包括纸袋上的图案、变色杯的视觉效果,也吸引消费者们拍照分享,由此将活动影响力二次放大。

图源网络

产品、细节和机制上的用心,让瑞幸此次联名既满足了玩家群体的期待,也让品牌在更广阔的消费层面赢得关注。


02、只有瑞幸能打败瑞幸?

如果说二次元IP的“爆”只是表象,那么背后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瑞幸在联名这件事上的策略性思考。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2025年,瑞幸就已经推出了不下13次联名,题材跨度极大,从游戏到动漫,从影视到文创,覆盖了不同的细分人群。而在2024年,瑞幸的联名次数更是高达34次左右,产出多个爆款,堪称行业内的“联名狂魔”。可以说,瑞幸几乎已经把“联名”做到了极致,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打法,纳入品牌运营的长期战略。

早在去年年底,瑞幸就曾和米哈游系的《原神》进行过合作,以枫丹国为背景,选择希格雯和克洛琳德作为联动角色,推出对应新品“枫丹锡兰轻乳茶”和“枫丹红酒美式”,以及贴纸、钥匙扣、雨伞等一系列周边产品。

根据媒体对瑞幸内部人员的采访,与原神合作时,团队深度体验了游戏,充分代入玩家角色,学习游戏里的世界观和故事线,了解用户群体的内在需求。联名物料当中,游戏角色穿的衣服是根据品牌和角色特点量身定制的,需要合作双方反复沟通和共创,据称,当时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单是一个杯子的设计就修改了不下几十稿。

也正因此,当时的联名广受玩家们的好评,有用户评价说“瑞幸的联名不用担心周边体验”,这种由口碑自然生发的信任感,也为今年的崩铁联动提前积累了好感。

图源:瑞幸

某种程度上,在联名这件事上,瑞幸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同行,而是它自己。如何在一次次联名合作中不断刷新自己,成为它需要持续回答的问题。

在这次与崩铁的联动当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几点:

一是不断精细化的人群沟通。瑞幸通过选择不同的 IP,与不同兴趣圈层的用户对话,做到了精准触达与差异化共鸣。

二是沉浸式的体验升级。瑞幸不再停留在浅层的合作,而是与 IP 深度共创,从物料设计到消费场景都力求尊重原作语境,让用户感到自己被理解,从而能够真正建立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对话。比如这次合作当中,除了产品与IP的绑定,瑞幸还在线下推出主题快闪店,线上直播间与Coser合作,还在抖音推出手势舞挑战赛,激发二次元创作欲,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也让用户获得更沉浸的参与感。通过将IP体验转译为可被反复消费的风味和场景,瑞幸成功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沟通闭环。

图源网络

三是将玩法的优化建立在用户需求之上,换句话说,将玩法机制做成“粉丝福利”。比如这次新增的预存机制,以及临时的补货调整,都是品牌洞察到消费者的痛点与诉求,并在执行层面做出的快速响应。

更重要的是,瑞幸逐渐把联名从一次性的热点营销,转化为一种常态化的文化连接机制。一方面,它是品牌与IP打造1+1>2的营销方式,另一方面,它也是其深入不同兴趣社群、实现跨界沟通的桥梁。正因如此,我们看到的不是瑞幸在“复制爆款”,而是在持续地自我更新迭代,核心是通过持续创新来回应不同群体的期待。


小结

回顾此次瑞幸与崩铁的合作,可以发现其中的成功并非偶然。瑞幸既懂用户,能精准沟通二次元群体的独特需求;也懂IP,在产品、机制、传播的多个维度实现深度共创;更懂运营,通过高频且稳定的联名节奏,将战术与战略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可持续的打法。

这也让瑞幸的联名具有了更深远的行业意义。甚至可以说,瑞幸正在制定一种新的行业标准:从产品设计、门店执行到用户机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迭代的SOP。IP联名不再只是孤立的营销创意,而是升级为“产品+运营+营销”的全链路工程。

长期来看,这样的联名,不仅能带来合作期的声量与销量,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粉丝群体的深度沟通,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更加立体与深刻的品牌形象。这可能也是瑞幸为什么会持续、高频地联名的原因:比起当下聚拢的流量,每次联名沉淀下来的用户资产才是关键所在。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我期待未来的游戏联名也能像瑞幸这样,尽可能地做到尊重 IP、理解用户。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品牌的联名动态,期待其与更多不同类型的IP 合作,带来新的可能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