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学之父的人生定位
1956年9月,25岁的菲利普·科特勒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拿到了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博士答辩现场,保罗·萨缪尔森提问:你怎样看待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科特勒说:我认为价值不仅是由劳动力产生的,也是由资本产生的,说到底,价值最终是购买产品的人,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在他的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概念。
价值,是购买产品的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概念。这简直就是给定位理论的定义,我们常常说“一词占据心智”,就是这个意思。
他非常懂定位理论,也非常高明地运用了定位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是经济学博士,他毕业的时候有两个选择:在麻省理工教经济学,或者去西北大学教营销学(一门还没有形成学科的专业)。
如果选择前者,他顶多是一个准一流的经济学家。选择后者,他就是现代营销学开创者。
我在《品牌定位通识》的封底内页重述了这段故事:现代营销学之父的人生,也是从正确定位开始的。
这个故事好像和《定位》的观点形成了奇妙的呼应:“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也许就是你自己。
菲利普·科特勒的真正贡献是实现了营销理论的体系化,把市场细分理论、定位理论和经典营销理论(4P)融合到一起,是营销理论的集大成者。
所以他被称为现代营销学开创者。现代,意味着体系化和科学化。
我们要再次重复他在博士答辩中的观点:价值,是购买产品的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概念。
那么,市场在选择菲利普·科特勒的时候,头脑中的概念就是:现代。
科特勒之前的理论或许有效,但是没有完整性和体系化,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错误。只看有效性,就好像拿着别人中彩票的号码去买彩票一样。
知识要真正有效,就得形成体系化的学科才行。菲利普·科特勒的真正贡献,就是“现代”。
《定位》写过,人生定位的关键是找到一匹快马,骑上这匹快马你才能赢得竞争。在人生的赛马场,赢得竞争关键靠马跑得快,而不是靠骑手。
其中一匹快马就是你的想法,因为想法或概念跑得比人快。科特勒的快马就是“现代营销学”。
基于以上,我认为菲利普·科特勒是初代定位大师。
科特勒对“定位”的观点
他在2002年出版的《定位》序言中这样评价定位理论:
多年来,我们都这样教导学生 —— 营销方案要围绕“4P”进行: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几年前,我开始意识到,很多重要步骤应该走在“4P”之前。在决定任何一个“P”之前,所有优秀的营销策划必须开始于一个“R”(Research) —— 调研。
调研显示出消费者在需求、认知和喜好上有千差万别,所以必须把他们归类成群,这就是“S”(Segments) —— 市场细分。
大多数公司兼顾不了每个细分市场,所以,他们必须选择一个自己能占优势的市场。这就是“T”(Targeting) —— 划定目标市场。
在制定4P之前,有更重要的一个P,那就是定位。定位因为与其它4P截然不同,成为一个革命性的观点。
定位可以影响产品。沃尔沃有意识地决定在他们的产品上塑造安全特性,成功地启动了沃尔沃的安全定位程序。在实施定位的过程中,这家来自瑞典的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品牌之一。
定位可以影响价格。哈根达斯有意识地推出一款价格更高的产品,由此启动了高价冰淇淋的定位。高价成就了哈根达斯,低价成就了西南航空。
定位可以影响销售渠道。
定位可以影响促销方式。小凯撒披萨通过两份披萨一份价的促销战术发展成为战略定位,成为披萨业最强大的品牌。当他们放弃了买一送一的战略,销量从此下滑,这个例子证明了定位的强大力量,也说明了定位建立之后再去改变它的难度之大。
营销并非静止不动的学科,而是持续变化的。定位是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之一,更让营销界保持活力、有趣、令人兴奋和富有吸引力。
遗憾的是在《营销管理》中“定位”的位置被放在了市场细分和目标选择之后,也就是STP。事实上,定位应该在最前面也就是PST。
为什么STP错了?
STP 的逻辑看起来很合理:先选择一个细分市场,再确定目标,然后找准定位,也就是给顾客一个选择自己不选竞争对手的理由。
细分市场是第一步,可以根据人群来分:年轻人和老年人、小孩和成年人、男人和女人。也可以根据区域来分:绍兴和宁波、上海和北京、广州和深圳。也可以根据年龄、肤色、收入等等来区分。
但是这第一步就错了。
例如百事可乐是年轻的可乐,是不是就意味着它细分了年轻人群呢?并不是。百事可乐是年轻的可乐,不是年轻人的可乐。
这个区别在哪?如果你是一个60岁的顾客,你认为自己还有年轻的心态,你会选择年轻的可乐。
还记得科特勒在博士论文答辩中的观点吗?价值,是购买产品的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概念。
“年轻”就是顾客在选择百事可乐的时候,头脑中形成的概念。
例如万宝路香烟是男性气概的香烟,是不是就意味着它细分了男性顾客的市场?并不是。万宝路是男性气概的香烟,不是独属于男性顾客的香烟。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有男性气概的女性顾客,你也会选择万宝路。
例如婴儿护肤品。也并不是细分了婴儿群体,一些认为自己的皮肤需要像婴儿一样嫩滑的顾客也会选婴儿护肤品。
同一个人群有不同的认知状态。
例如同样收入的同事,有人喜欢喝凉白开,有人喜欢喝农夫山泉。一起长大的朋友,有人喜欢华为手机,有人喜欢小米手机。一个小区的邻居,有人喜欢开特斯拉,有人喜欢开吉利。
同一个认知可以覆盖不同的人群。
例如生活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人,都对共产主义充满了热忱,美国也有共产党。例如收入3000块和3万块的两个人,都喜欢用同一个牌子的包,一个人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个品牌,另一个人认为这个品牌配得上自己。
总之,概念洞察比人群洞察更为本质。价值,是购买产品的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概念。
现代定位学
科特勒的实践启发了我,“现代”真的是一个很棒的概念。
定位理论在两位可爱的老头的努力下蔚为大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遵循了品类分化的趋势,从一个体系化的理论分化为定位和品类两个路线。
品类分化还在继续。
在卓越的中国营销家门的实践下,重新定位被定义为“冲突”,品类细分被定位为“切割”,视觉锤被定义为“超级符号”,关联定位被定义为“借势”,定位被定义为“找魂”。
概念市场极其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如今的中国市场,很像科特勒开创现代营销学的1960年代,企业主们需要的是“现代”:
能够避免经验主义的、体系化的、完整的营销理论。

小程序
扫码打开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
扫码下载市场部网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