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内卷死局!新消费品牌急需一个“超级词语”

营销方法
奥思互动
2天前


最近是不是觉得“内卷”这词都快被说烂了?


从互联网大厂到街边奶茶店,从教育焦虑到职场竞争,所有人都在红海里拼得你死我活。新消费品牌更是如此——同样的颜值营销、相似的KOL投放、差不多的卖点文案,最终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但你有没有发现,总有些品牌,好像活得特别轻松?


它们不做铺天盖地的广告,却拥有死忠粉丝;不参与无休止的价格战,却始终占据用户心智。秘密何在?


答案可能是:它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超级词语”。


一、什么是“超级词语”?


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也不是自嗨型的品牌口号。


“超级词语”,是能够一刀切开用户认知的锋利概念,是让消费者在3秒内理解你、记住你、选择你的心智入口。


想想看:


怕上火,喝王老吉


困了累了,喝红牛


手机拍大片,用美图


这些“超级词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简单到小学生都能懂,精准到竞争对手会心痛。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用户没有耐心听你讲复杂的故事。一个模糊的概念,等于没有概念。一个复杂的卖点,等于没有卖点。


二、为什么你需要“超级词语”?


1. 它是逃离内卷的直升机


当别人还在产品功能、原料成分的泥潭里打滚时,你的“超级词语”已经带你飞升到了心智认知的蓝海。


元气森林的“0糖0脂0卡”,不是在说配方,而是在说一种生活方式——享受甜食,不必愧疚。这个“超级词语”切中了年轻一代的健康焦虑,让它在可乐、雪碧的围剿中杀出血路。


2. 它是流量成本的最佳解药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那是因为你还在用别人的语言说话。“超级词语”自带传播属性,是品牌最低成本的流量引擎。


花西子的“东方彩妆”,四个字就完成了品牌定位、文化背书和差异化认知。它不需要解释自己是谁,消费者一目了然。


三、如何找到你的“超级词语”?


别急着头脑风暴,先回答这三个问题:


1. 你的消费者,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不要只看表面行为,要洞察深层动机。


消费者买护肤品,不是在买化学成分,而是在买“变美的希望”;买健身卡,不是在买器械使用权限,而是在买“更好的自己”。


2. 你的竞争对手,最怕你说什么?


找到那个让他们坐立不安地点,往往就是你的机会点。


如果所有奶茶都在强调“真材实料”,你的“超级词语”或许可以是“喝不胖”?如果所有咖啡都在讲“专业烘焙”,你的“超级词语”或许可以是“一分钟治愈疲惫”?


3. 你的产品,最不可替代的是什么?


不是罗列十大卖点,而是找到那个唯一的、让用户非你不可的理由。


戴森吹风机,最不可替代的不是风速,而是“不伤发质”;Lululemon瑜伽裤,最不可替代的不是面料,而是“运动中的奢侈感”。


四、小心这些坑!


1. 自嗨坑: 你觉得很妙,消费者觉得莫名其妙2. 复杂坑: 想说地太多,结果什么都没说清楚3. 跟风坑: 盲目模仿成功案例,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


记住:有效的“超级词语”,永远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结果,而不是企业自我感动的产物。


在这个每分每秒都有新品牌诞生的时代,你没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那个能在3秒内打动用户的“超级词语”,可能就是你在下一轮洗牌中活下去的最大筹码。


现在,要问问自己:我的“超级词语”,找到了吗?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