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希望打破你对品牌营销的固有认知,变得更内行

营销管理
营销航班
11小时前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品牌和营销理论,大部分来源自咨询公司和培训公司,对品牌来说,咨询公司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不为结果负责,只享受电梯效应,给钱干活,不给钱就收档。

咨询公司,很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品牌就像一个孩子。咨询公司不负责孩子能不能上大学,人生有没有出息,只管给我钱那一段时间,给你照顾指点几个小时。真正为孩子人生负责的,日夜操心的,是养育他的父母和家人。

如果从“孩子家人”品牌方实战的视角看,品牌营销7大主线任务,最为重要。其他都是辅线任务,包括咨询公司那一套。

看完这篇,你的思维会更成熟,变得更内行。

01

排第一位的,是品牌的有没有卡对生态位,就如同有没有投好胎

这是最核心的,是生态位,决定了品牌能做到什么程度。

品牌操盘手,最重要的,是在产业链条里卡到最好的位置,这是首要任务,做不好这点,一切的所谓的品牌定位和品牌语言,都是空洞无力的。

02

排第二位的,是渠道的能力,决定品牌的影响力

品牌认知的协同一致性,往往取决于渠道。

渠道,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比产品重要。谁掌控顶尖的渠道资源,谁的品牌才能风生水起。

渠道的活,是最辛苦的,也是最难的,耗资源最多的。

我研究过快销类的产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的大量公司的财报,得到统一的共同点,渠道,都是成本最高,也是最有决定性的因素。

03

排第三位的,是公司文化的渗透力和号召力,以及持续性,决定品牌的品质

在渠道之后,就是文化,谁能十年如一日都调动全部员工,相关利益人按照品牌手册的动作执行到位,谁的品牌的品质,才会被消费者信任,占据心智。

占据心智的,并不是广告和广告语,而是一直可以被信任你作出的承诺。

你广告做得再好,符号做得再出色,让1岁的孩子吃2岁的西兰花,还卖新鲜的菜的价格,那一切信任都会被崩塌。

这种文化的贯彻,很多时候,取决于老板的本质是什么人。

04

排第四位,才是产品

因为产品开发有成熟的套路,只要花足够的工夫,能做出很好的产品。

产品嘛,卖得好,就继续做,卖不好,就再做。

即使强如宝洁公司,新产品的成功率也是70%左右。所以,没有100%成功的产品。

在国内,创业圈里,都把产品放在第一位来谈,这只是从营销层面来说的,也是考虑了用户本质不关心你公司和品牌底层下的东西,取一个市场和用户关心的角度来说的场面话而已啦!

真正的品牌及营销操盘手,是很清晰知道,产品实际是排第四位的。前三位解决不好,就没有第四位什么事。

05

排第五位的,是跨周期的能力

做品牌,做产品,都是要对抗人性的先入为主,喜新厌旧的。

跨周期的能力,很重要,你抓住了80后20岁时的需求发家的品牌,你怎样保证90后的20岁,00后的20岁,还用你家的品牌?

所以,跨越这种周期,是一个系统的能力,也是要时刻保持引领市场,跟着市场技术变化不掉队,才可以做到。

往往,跨越周期,是必须换团队的,这就很考验公司能不能一边跑,一边换轮胎,还不出事。

06

排第六位的,是品牌营销的能力

对,没错,品牌的营销,就像产品的营销一样,品牌的营销如果做不好,也会对品牌损伤很严重的。

如果像始祖鸟那样,在喜马拉雅脆弱的植被生态下放烟花炸山这种品牌营销,那品牌形象就像被炸的植被,很难修复。

往往,品牌营销做不好,危机公关也是很难擦屁股的。

所以,往往,这里边,取决于前面第一和第三的道行。

07

排第七位的,是品牌与社会网络的利益链

做品牌嘛,说到底就是做生意。

做生意能够成功,说到底,是相关利益人希望你成功,你失败了,他们也很难受,这样的利益网络,才能保证品牌成功。

用户希望你产品好,动作不变形,保持他们喜欢的样子。

政府希望你纳税高带来就业。

供应商希望你结货款准时。

广告商希望你签长期合同。

员工希望你能准时发工资,福利待遇稳定有增长。

竞争对手希望你不要太弱鸡不堪一击。

渠道商希望跟你合作能赚大钱。

股东、投资人和股民,希望投资你是对的。

等等......

这些社会网络利益链,看似是一个品牌,实际背后,就是一场编织社会利益网链的那只“蜘蛛”。

这一篇,希望打破一些,你对品牌及品牌营销的固有看法,思维变得更内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