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简宁私域圈创始人简宁的分享,其中提到私域最基础的,是定位。
私域的本质不是“流量池”,而是“关系场”。它的核心是与一群特定的人,持续建立信任,并持续提供价值。
这决定了,如果你连“要和谁建立关系”、“要提供什么价值”都没搞清楚,后续所有动作必然变形。
定位决定人群、定位决定内容,定位决定产品。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客户,而什么样的产品能满足这部分人的痛点,这就是定位的重要性。
有个卖瓜子的瓜子哥,一直做工厂供应链的,做了个自己品牌,定位tob的产品,走公司送礼,公司定制,不是走洽洽瓜子那套toc的体系,通过定位确定人群、产品体系,再加上牛逼的私域操盘,从0开始年销千万。但核心,是因为定位这个“基础”做好了。否则,再牛逼的操盘,只是卖普通瓜子toc,是非常难有这样成绩的。
商业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我们服务中小品牌小红书种草,我也一直强调,定位是最重要的,一定是先于投入之前做的。
抢用户,让用户记住,区别于竞争对手,无一不是定位。
找我们合作的一些中小品牌老板,投放了抱怨小红书没效果,但有的很明显,第一步就出问题了:定位模糊。所以我们服务中小品牌第一步,不是找达人投流,而是基于产品,先梳理产品定位、人群定位、场景定位等。
这些品牌的创始人往往有个误区:看到别人通过小红书种草成功,就急于模仿。立马找达人、写brief、投流,期待爆文带来销量。
结果却是:笔记数据平平,转化寥寥无几。
如何定位?
1. 你到底要赚谁的钱?(用户定位)
不能是“年轻人”,必须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月入1.5万以上,有健身习惯,追求成分党的精致白领女性”。越具体,越清晰。清晰到你能在脑海里看到她一天的生活轨迹。
2. 凭什么买我?(用户解决方案)
不是“我的产品好”,而是“我能为你解决‘夏天出油脱妆’的尴尬”。必须是用户感知得到、并且强烈需要的独特价值和差异化。
尤其在小红书做种草,小红书不是流量池,而是兴趣圈。它的算法逻辑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对的内容推荐给对的人。没有清晰定位的品牌,就像在迷宫里乱转,算法不知道把你的内容推给谁,用户看到你的内容感到困惑:这到底是给谁的?达人创作时找不到方向,只能写出泛泛而谈的笔记。
定位清晰后,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产品是1,营销是0,其实营销时候,定位是1,流量、内容、达人、私域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商业的底层逻辑确实是相通的。无论是做品牌、做私域还是做投放,开局的第一步,永远是“选择为谁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如何花钱买流量”。
希望各位老板在动手之前,先花足够的时间“定位”。想得越明白,做得越轻松,钱花得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