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给了王腾体面

公关PR
王智远
7小时前

昨晚刷手机时,看到一条消息,愣了一下:

小米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公告,辞退了王腾。我第一反应是,有什么新品发布吗?小米又要整活了。但回头一想,不对。整活也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因为并不好笑。

王腾是21级的中层、Redmi掌舵人,外界称作「大帝之姿」,甚至有人视作雷军的接班梯队;像这样的人突然被点名,还「泄密+利益冲突」,这在大厂里几乎最严重的措辞了。显然不对。

所以,那一刻,我在群里随口说了几句:

太高调了,老板不喜欢;要么,踩了红线;当时大家还在半开玩笑,但第二天一早看到热搜,我意识到,这件事敲死了,是一堂治理课。

王腾 2016 年加入小米,由雷军亲自面试挖来。八年时间,从产品经理做到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职级只差一步就到最高的 22 级。

他最出名的标签,是「敢说敢怼」,新品没发就敢爆料,直播里和雷军打趣「又泄密又罚款」;久而久之,外界给他贴上「大帝之姿」的调侃,人设越来越重。

这次小米内部通报,火力全开:泄露机密、存在利益冲突、严重违规违纪,几乎顶格的措辞。

王腾回应却极为克制:很惭愧,犯了错,接受代价,同时强调「没有窃取机密出售,也没有收人钱财」。

一个被视作「太子」培养的人,突然被点名开掉;一边是公司顶格定性,一边本人低姿态认错,这种强烈反差,显然不是「嘴快」这么简单。

至于背后什么情况,不得而知,也没办法意淫瞎猜。

不过,小米处理方式,格外耐人寻味。

一般来说,中高管出问题只有两条路:体面辞职,或者交给司法;但小米走了第三条,通报写得很重,动作只停在「辞退」,既没送进去,也没起诉。

这是典型的「体面止损」。

对外,必须强硬,告诉所有人别碰红线;对内,留点情面,毕竟是雷布斯亲手挑选、一路提拔上来的。说白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王腾也懂,姿态低到尘埃。

这本身是默契,因为真撕到底,事情可能比想象中更大,从公司角度,所谓治理,是把风险关在门里,让故事停在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局。

但「体面」不代表轻松。被公开通报,等于在行业里画上句号。以后王腾能怎么办?我不知道,可能创业是最好的选择。

智远认为,王腾身上最戏剧化的地方,是人设。

「大帝之姿」一开始是玩笑,最后成了枷锁,明星经理人能带流量,但人设一旦盖过组织规则,组织一定会出手收回权力。

说白了,他的问题是「飘」,太高调,野心溢出屏幕,毫不掩饰;网友评论得很直白:「德不配位,升得越快摔得越疼。」刺耳,但贴切。

这也是为什么我当时在群里第一反应:太高调了,在中国的大厂,人设不是护身符。

过去,大厂需要敢说、敢怼、有人设,能给产品带热度的人。现在风险越来越明显,一旦外溢,就可能盖过组织规则,不把规则放眼里。

把视野拉远,小米并非孤例,近几年,阿里、腾讯、美团都在收紧反腐、风控,高管踩线就会被点名,处理方式越来越公开。

行业正在从「明星经理人」时代,转向「制度治理」时代,大厂要一个人制度下的可控执行力,未来,也许还会有敢说敢怼的高管,但边界只会越来越窄。

王腾在小米的故事画下句号,不管怎么说,也算体面了。

希望他能清醒反思,放下「大帝人设」,重新开始,不论创业,还是找别的舞台,出来混,都要跟老大,都要遵守规则,相信真心做事,总还有翻盘的机会。

也祝福他能带着这段经历,活得更通透些。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