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阻碍用户掏钱的3大卡点!

消费者洞察
何杨说文案
17小时前

这些年我在带学员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诉过这样一个苦···

我文案写的还行呀,该讲的都讲了,我能想到的都写了,但是用户看了为啥就没反应呢?

你有没有类似的痛苦?有的话,接着往下看···

虽然你觉得你的文案写的还行,挺全面,但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消除掉用户掏钱的3大卡点,那么再好也是自嗨!

相反,如果一旦你的文案中消除了用户3大掏钱卡点,那么···

即使你的内容,文笔很烂,没有修辞,用户读你的文案,也会像是坐滑滑梯一样,非常顺畅,一直到最终付钱。

如果把文案比作是手机,那么这3大卡点,就是手机里面最重要的芯片。

几乎所有的成交文案,最底层的逻辑都是围绕这3块来写的,无一例外!

那么这3大卡点是什么呢?

不卖关子,我直接公布答案,分别是···

1. 我不需要

2.我有顾虑

3.我不急需

这3大卡点就像是3堵墙卡在产品和用户中间,如果你的文案中没有消除,用户很难最终转化!

那我讲完以后,你可以马上对照自己写的文案,看看你的文案中有没有把这3堵墙拆掉。

好,我一个一个来说,首先是我不需要。

为什么用户会有这个卡点呢?

很简单,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即使你把产品说的再好,用户在潜意识中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

哦!很我没关系

由这个潜意识导致的后果就是,用户第一个掏钱卡点···

我不需要!就会被激活。

所以,我们文案中不应该围绕产品本身来写,而是围绕和用户有关的来写。

那么什么是和用户有关的呢?

其实,上面已经说了,一个是利,一个是害!

利,就是好处,而害,就是痛苦,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只要说给用户带来的好处,以及帮他摆脱什么痛苦,那么你说的话,用户会竖起耳朵来听!

举个例子,你是卖防晒产品的,你跟用户说···

5层隔离防晒!

就不如说:

再不害怕穿领口稍微大点衣服,脸和脖子就会出现色差

你看,5层隔离防晒,这是围绕产品来写的,你琢磨一下,击中用户趋利避害的心理了吗?

没有对吧,那用户自然会觉得和他无关,明白了吗?

相反···穿领口稍微大点衣服,脸和脖子就会出现色差,这个有没有击中用户趋利避害心理呢?

很明显,有,此时我们抛开产品,是不是围绕用户,在说一个用户正在经历的痛苦场景?

这个时候,用户还会觉得与他无关了吗?

肯定不会,他们是不是很自然就会觉得····

这说的就是我呀,我太需要这个产品了!

是不是第一个卡点就消除了?

好,下面我再来说第二个卡点:我有顾虑!

当我们解决了用户第一个卡点之后,是不是用户就会马上想要购买产品了呢?

不是!

你换位思考下嘛,你买东西前,即使对它很感兴趣,是不是马上就付钱了?

不是,对吧。那为什么呢?

阻碍你马上掏钱的是不是下面的这些想法···

到底像不像他说的那么好呀?是不是真的呀?到手不好用咋办呀?····

对不对?是不是被我说中了?

(哈哈哈,别问我咋知道的,因为我买东西也是这种心理)

那么如何消除掉用户这些卡点呢?

首先你得知道,为什么这些卡点会出现,然后你才能对症开方,对吧。

其实之所以存在这些掏钱卡点,本质上是因为···

用户天性爱多疑!

人永远都只相信的自己的判断,前面我们说能解决用户痛苦也好,或者能带给用户好处也罢,归根结底···

是不是都是你告诉用户的?是不是都是你强加给用户的?

那问题就来了····

既然用户只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当你强加给用户自己的观点时,他的潜意识就会条件反射的冒出各种各样怀疑的想法,对不对?

那问题又来了,我们文案中要如何才能消除掉用户顾虑的卡点呢?

核心就是····

引导用户自己判断!

让他自己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就可以了,就比方说,你想要让别人觉得你的厨艺很棒,下面2句话,你觉得哪一句更有说服力?

1. 我的厨艺很棒

2. 我有国家一级厨师证

很明显第二个是吧?为什么呢?

第一句话,我的厨艺很棒,你就在强制灌输用户一个观点,此时用户潜意识中是怀疑的。

但是第二句话,我有国家一级厨师证,此时用户心里想的是啥?当然是···

国家一级厨师证 = 厨艺超级厉害

你看,用户是不是自己得出了结论?此时我们就在引导用户判断了。

再比如,你想要表达自己防晒霜效果棒,那么你要怎么说?

给你3秒,1,2,3,时间到,你不能只这样说:

❌ SPF50+PA+++的高倍防晒值

而要强调说:

✅ 海边玩一天,回来还是“亮冷白皮”!

最后,再来说一下第三个卡点:我不急需!

当你对一个产品感兴趣,是你需要的,并且也相信它是真的好以后,就会马上下单了吗?

不见得吧,你会不会有过下面的想法:

反正也不急着用,等等再说;说不定双十一更便宜;再看下其他家的,有没有更好的····

你发现没有?

即使前面需求卡点和顾虑卡点都解除了,用户最后不急,是不是还是没戏?

等等不买 = 不买!

所以文案的最后一定要让客户急,有紧迫感,明白了吗?

那要怎么办呢?如何消除这个卡点呢?

很简单,核心就是····

制造稀缺感!

具体落地到文案中,有哪些方法呢?

有很多,这里我随便说下,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稀缺的超值赠品!

我们还拿防晒霜来举例,你就可以这样来刺激紧迫感:

前100位下单,免费送20ml旅行装小样(还剩最后29个名额)

再比如你是教文案写作的,就可以这样来刺激用户紧迫感:

前20位报名,免费领取一套我自用的《爆文模板库》!(从未公开,只送不卖)

好了,最后我带你在回顾下,你的文案要想发出去,用户有所反应和行动,你就必须要消除掉他们的3大行动卡点,按顺序来分别是:

1. 我不需要

2. 我有顾虑

3. 我不急需

其实,这些卡点不仅适用于成交文案,也适用于任何有成交的地方,比如一对一私聊,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电话销售,社群发售等等场景,万变不离其宗!

试想一下,如果你能把这些卡点背后····所有常用的消除方法摸透了,以上所有的成交场景,你都不要花钱学习,因为底层逻辑都是连通的。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