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划一份优质营销方案3:方案提报

营销方法
老泡OG
20小时前



“跟别人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并让对方充分理解”这项能力对于策划师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策划方案的输出和撰写。


如果不能把方案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在前期可能无法获得决策层的通过支持,导致优秀的策划方案被埋没;在后期可能无法让执行层充分理解,导致落的效果跟预期存在差距。


因此方案提报也是每一位策划人必须持续修炼的内功,接下来会从逻辑梳理、形象化表达、故事线包装、提案演练四个维度,指导大家如何为提前做足充分准备;一流的方案配合一流的提案,这两张牌一起打出去才是真正的王炸组合。


微信图片_20250521180223.jpg




结构化梳理


经验不足的策划人在提案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种极度自嗨的误区:想到哪说到哪毫无逻辑可言,结果一方面听众不知道你想表达的框架或核心观点是什么,另一方面自己的脑子也变得一片混乱。


方案提报过程中要d避免这种思维凌的乱现象出现,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一些逻辑化的思考模型,并将这些常用的思考模型内化于心,如PDCA原则、5W2H原则、SWOT分析理论、时间锚顺序等。


一份PPT方案的梳理归根到底考验的是思考的逻辑,因此必须想清楚方案的内容通过怎样的逻辑来呈现,才能让别人一直跟上自己的思路在走?才能让框架和信息更容易被听众接收?


比如在一份美妆品牌爆款打造的方案中,策略部分提出了要在社交平台铺设大量明星和KOL种草的内容;在提出这个策略之前,必须要借助各种数据和资料推导这个建议的科学性,同时引用大量的成功案例来论证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样才会让这个策略具备说服力。


而在方案接下来的执行部分,可以根据5A营销模型规划出一条完整的消费者转化路径“Aware了解 — Appeal吸引 — Ask询问 — Act行动 — Advocate拥护”,以及每一步的具体执行计划“选哪些明星和KOL、在哪些平台上种草、种草的方式、种草的时间和节奏等”。


微信图片_20250521180227.jpg


结构化思考和梳理是一项需要长期锻炼的能力、也很难用一言两语彻底讲透;因此推荐大家有时间去嚼完《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既可以培养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也能锻炼结构化思考的能力,相信看完之后一定会让你逻辑性和思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形象化表达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曾提出,沟通总效果等于7%语言、38%音调、55%视觉信息,说明视觉信息是接受外界信息最主要最有效的通道,可以快速抢占用户的黄金注意力。


因此在方案中尽量多用形象化的呈现方案,能够辅助我们更直观地把信息传递出去,以及把问题更轻松地讲清楚说明白。


微信图片_20250521180231.jpg


比如针对可量化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图表能够让数据变得会自己说话,饼图、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都是数据信息形象表表达的常用形式。


而对于不可量化的信息传达则更适合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流程、过程、循环、列表、矩阵等。


这些数据图标和概念图在PPT内置的Smartart中有很多,大部分都可以直接调用,也可以通过下载一些PPT插件来实现。

对于经常做PPT的策划人来说,每当看到某一个数据或概念时,往往脑袋能下意识的调取出相应的图形或概念图来进行表达,这就是把形象化表达能力做到了内化于心的境界。


故事线包装


方案提报是一门故事化的艺术,两个不同风格的人讲一件事情,善于用故事来进行包装讲述的演讲者,其感染力和信息传递的效率,一定要强于只会讲枯燥概念和专业知识的演讲者。


在之前的一次公司的内部分享会中,我们团队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模型和性格特征,化身成电影《疯狂动物城》里面的动画角色,然后以相应动画角色的口吻来阐述我们的方案。最后我们成功把一次非常专业、枯燥的分享workshop,变成了一场新颖有趣的故事会。


微信图片_20250521180236.jpg


马爸爸当年做大学老师的时候,基本没有学生逃课,甚至很多其它专业的同学主动来旁听。罗永浩当年是新东方的明星老师,他的课受到学生的疯狂追捧,最后因为讲课视频被传到网上而晋升成了一代网红。两位大牛讲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把讲的内容故事化。


特别是在一些竞争型的提案场合中,听众可能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听取多个方案,很容易产生疲劳或出神听不进去。

如何让自己的方案脱颖而出、驱走在场所有人的疲劳和睡意?这时候学会把方案包装一条有主题有起承转合的故事线,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次亲证有效)。



提前演练优化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策划人员在提案现场,当被领导或甲方问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刁钻问题后,很容易出现语无伦次答不应题的尴尬场面,这会给对方留下不靠谱不值得信任的负面印象。


因此要想完成一次胸有成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提案,从听众的角度把对方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及可能会提出来的疑问提前设想出来,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特别是当听众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度和认知时,想要通过一些偷换概念、故弄玄虚的方式蒙混过关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


同时提案者需要对方案的结构和大体内容做到极其熟练,这样才能在提案过程中游刃有余、全程充满自信。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快速记住框架也有方法可循,在这里我推荐自己常用的两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习惯选择性使用:


· 写在纸上,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这是比较流行的方式,如今很多资深的职场人士仍保留在纸上做记录的习惯。

· 用思维导图工具,这是我比较推荐的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协助你快速理清思路,既方便又高效。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有Xmind、Mindmanager、百度脑图等。


微信图片_20250521180239.jpg


而在方案完成之后,可以让同事充当听众进行一次内部提案演练,这样做主要有几个好处:

首先,可以把演练当成正式提案场合,找一下现场提案感觉和节奏。


同时,在过程中同时会提出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很有可能就是提案的时候别人会问到的,所谓未雨绸缪百战不殆。


另外,自己在演练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不那么通顺的地方,以便对方案进行再一次的梳理优化。


策划本身就是一个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复合型岗位,在策划师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中,方案提报能力决定了策划师最终能达到的高度。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