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思想领导力的构建与执行

公关PR
劳拉有话说
2023-05-11

昨天和一位资深战略人吃饭,席间聊到一个深刻的话题:“思想领导力”。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这个词使用很高频,但对其怎么界定,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地,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打法。

      

      我先做两个关键假设。第一,品牌管理和沟通是战略层面的体系化思考,而不是如广告投放等战术驱动的工作;第二,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可以类比为一个故事创作的过程。经营目标好比故事的主线;老板和公司战略好比是导演和剧本;用户、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等好比是角色;组织,好比是现场的工作人员。



       由此,我们可以基本有两个发现:第一,如何解决Top down 的共识很重要。 第二,故事剧本和节奏很重要,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跟上,故事就不吸引人。


      

        所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战略思考借助思想领导力的构建表达出来,这个路径决定了它不单纯是一句PR话术,而是包含了战略、品牌定位、用户和客户心理,公司文化价值观、公司内部践行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量;思想决定行动,在此指导下企业一切对内、对外的活动也就有了靶子。内容、渠道和形式也会更加高效。

       

        如果把这个思考过程可视化后,会发现对很多企业的案例观察视角大有不同。

1.jpg

一、微软:一致性胜过完美


       早先讲文化价值观时已经分析过微软。纳德拉在面临上一任留下的原生业务和收购业务受到双重质疑、营收不错但股价一路下跌、以及产品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主要指移动业务、搜索业务、游戏业务等多条线都落后对手)的困局下,主张”赋能他人“给原来的紧箍咒松绑,提振士气。同时又在不引起垄断质疑的前提下整合业务,重新分配利益。

       

       正如他自己的原话:”我将不遗余力让公司重新回到先前的轨道上,继续以改变世界为已任。“

       

        但光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是怎样落地的呢?首先,CEO亲自挂帅,作为首席布道师,设置了一系列活动议程帮助高级管理团队理解什么叫”赋能他人“;任命公司首席人才官,组建文化内阁;高管破冰后,组队拜访合作伙伴和客户;然后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为业务开展铺路,比如说将混合云作为业务重点,Windows并入体验及设备事业部,成立BD部门,与竞争对手建立合作等。同时,善用外部的舆论力量,借助鲇鱼效应激发内部”相信“的力量,比如对外:推出”移动的是你“的广告片,参与社会议题,如倡导”数字日内瓦公约“。对内:食堂纸巾架上文字鼓励员工成为”终生学习者“,电梯门上贴着”倾听“的中文标志,户外树上挂着计算机科学协会数学项目的推广标语,咖啡盒上贴着甘地的头像和鼓舞人心的话语,创办黑客马拉松等等。并且从试点业务的成功案例切入,将合作赋能的理念从智能云推广至所有业务部门。如,宣布开源字体并免费下载使用,推出Game Pass,可以登录老一代主机和电脑平台,实现向下赋能,Github为用户免费提供无限的私人储存库,和三星深度合作等。


       总结下来可以理解为三步走:


       第一步,树立希望:纳德拉上任,更新愿景使命价值观,从上到下; 


       第二步,建立信任:调整组织及开展业务框架,用规范赋能变革的推行和深化,从内而外,贯穿理念、战略和业务;


       第三步,穿越周期:打破业务边界,布局长远,将”赋能他人“的理念扩大应用到所有业务战略逻辑。



二、亚马逊:立足客户,向外拓展 

       这里重点分析的还是贝佐斯时代,新的掌门人还需要时间观察。应该说贝佐斯是个自上而下事无巨细的管理者,他的很多战略思考和对用户体验的极度推崇,奠定了这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逻辑。但它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外界的看衰,另一方面是内部员工归属感弱,以及全球化发展的”水土不服“。



       贝佐斯曾说过:“我们每天都要有忧患意识,但不用关注我们的对手,因为他们不会给我们送钱,让我们更关注顾客吧!”


       

       我还是把整个阶段划分为三段:


       第一,打地基:人才先行,文化加持,为思想落地打下基础。比如,贝佐斯很注重“仪式感”的强化力量。他设置了“问号”邮件(亚马逊顾客可以直接投诉给CEO),开会时给顾客留“椅子”,每周一问“我们怎么样才能为客户做得更好?” 产品推介会的介绍文案会用红笔删掉顾客难听懂的语言。同时,借助“抬杆者”的计划招聘最优秀的高管人才,召集价值观一致的人才组织。


        第二,促落地:善用制度与工具,推动思想落地。第一步,打造敏捷组织,提升决策效率。大家应该听说过“两个Pizza”的故事,即原则上可以用两个Pizza喂饱一个团队,类似半独立的创业孵化团队。第二步,借助工具和机制。最有名的杜绝PPT回报,以Word叙述文形式汇报;按灯机制,用户体验官制度;高管“站店”计划;统一思想,共创飞轮模型雏形等。


        第三,增“黏性”:多维拓展业务,打造“无限客户体验”。比如,力排众议上线Prime业务,推出AWS云服务,推出Kindle提供电子书服务,成立亚马逊影视,旨在为顾客提供更立体全面的服务,并用大数据*AI实现市场细分和1:1营销,通过分析行为历史记录,使0.1人细分单位成为可能。



三、星巴克:重新定义体验,点燃顾客热情


       因为我是个星巴克重度消费者,所以对这个品牌有点个人偏好。市面上讲星巴克的案例不少,这里不赘述。



       事实上,星巴克在体验上做的创新不少,当然面临的挑战也不小。比如,咖啡领域和非咖啡领域的冲击;传统用户需求饱和,单靠拓展第三空间已无法带来增长;行业升级,第三次咖啡浪潮(咖啡美学化)袭来,咖啡行业精品化等。




      “旧物确实美丽,但前提是没有忘记保养它”。



      作为高频、高复购的产品,我一直觉得需要深度思考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本质。星巴克的重新定义体验其实很简单——想清楚,有计划的落地。


      第一步,领导团队统一思想。联合外脑,划定方向,团队内部一切可以团队的力量,引入必要的新鲜血液,紧密沟通,确保方向一致,可执行。


      第二步, 夯实基础能力,武装创新能力。推出标准口味;服务——创造顾客忠诚计划,重整门店设计理念;组织——维护伙伴福利;运营上,去粗取精,重心重回体验,取消对外公布同店销售额;全面延展体验范围,创造第四空间(数字化体验)。


       第三步,组织架构调整,赋能创新。调整管理结构,打造Tryer Center创新中心;以“精益求精技术”鼓励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权力下放,鼓励赞赏文化,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


       第四步,强化数字能力和数字服务,打造第四空间。升级第三空间,升级到店体验,布局全球力量,体验多元化,“连锁而不重复”;改革产品线,丰富饮品选择,“让三明治滚出星巴克”(因为三明治加热时的味道让顾客体验不好,后通过创新研发改进,使之与咖啡品质相符,让用户得到隐形价值);打造“奢侈品化”的到店感。


       呼应开头所讲,思想领导力的构建属于务虚层面,但指导了执行和战术的方向,脱虚务实,需要组织,人才,战略,制度,传播等的共同践行。如同elevator pitch,用最直接和最高效的方式讲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我怎么去。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