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凯莉彭|如何打造更积极的团队和社群

营销管理
柠檬了吗
2023-02-01

今天这个时代,社群已经无处不在。

公司群,部门群,行业交流群,知识付费群,但不是每个群都能让有价值的信息流动起来,大多时候这些参与者只是看台上不动声色的观众,而台上的你只是在唱独角戏。

作为一个社群或者团队的组织者,有时候还挺扎心的。

我想一个好的社群,离不开好的社群文化。

而好的社群文化,离不开群主的文化属性,就像一个公司的文化也离不开创始人的文化属性,一个团队的文化也离不开组织管理者的文化属性一样。

最近访了一位宝藏新媒体创业者,她的团队和社群文化就做的非常棒,同时她本人也有丰富的海外职业经历,对于新一代的创业公司来说,或许会有一些启发,跟大家分享。

认识凯莉,是因为做视频号。

去年12月,为了帮助自己的视频号快速起号,我报了一个内容力训练营课程,主教练是#凯莉彭,大家可以搜到她的视频号和公众号。

凯莉彭之前是硅谷的资深数据科学家,一年前,她放弃了百万美金的年薪,转行全职做自媒体创业者,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结果,月收入达到6位数。

我在她的训练营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能层面,更多是对社群体验的赞叹,这里从教练到学员之间,每天都充满着正向积极的引导和互助氛围。

比如几位协助的教练,晚上12点还在回复大家问题,主动私信鼓励学员,这不像一般公司制度下的打工人能做到的。学员之间,也是相互托举,相互帮助,短短一个月,我链接了多个很有意思的朋友。包括我自己,也会非常愿意在里面分享价值。

这些表象的背后,离不开社群文化,比如,凯莉会非常强调大家要“正向卷”。

正向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在取得成绩在群内报喜的同时,必须要分享经验,避免给他人带来焦虑,同时也让别人学到路径和方法。而非一味的晒成绩,秀结果。

只晒成绩,是炫耀,是引导竞争,是焦虑式内卷,而晒成绩同时分享经验,是引导合作,是积极的正向卷。

比如我们群内有个特别活跃的学员,叫小布,他行动力非常强,每天不间断更新短视频,但他也会跟大家分享如何告别拖延症的具体方法,我就特别受益。

一个好的社群文化,离不开群主的文化属性,就像一个公司的文化也离不开创始人的文化属性,一个团队的文化也离不开管理者的文化属性一样。

前两天,我带着一些疑问跟好奇,跟凯莉视频通话聊了一个小时,希望更多的理解凯莉背后的文化属性,如何打造一个更积极的团队和社群,整理分享给大家。

微信图片_20230201134831.png

柠檬:我觉得“正向卷”背后,有一部分是人们对竞争与合作的看法,在传统的职场,大家比较强调竞争,当有下属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上级往往会批评指责,甚至搬出绩效考评来压制,因此团队内的关系也逐渐变得紧张和内卷。

你在美国职场中遇到过吗,有没有一些差异,现在自己身为创始人,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凯莉彭:我毕业后一直在硅谷上班,之前就职的几家公司,从Google到Airbnb,再到后来去了一家叫Asana的SaaS公司,我经历下来,每个老板对我都是一个比较平等的态度。

我们会互相直呼其名,他们就算给我布置任务,他也不会说 “Kelly,你今天之内把这个给我做了。”他们会说“Kelly,could you please…? 你可不可以帮我把这个做了?Kelly 你觉得怎么样?你有没有时间?”

我做得不好的时,他也不会说“Kelly,你怎么做成了这个样子。”这种批评我是从来没有听过的,他们会比较委婉地给我建议。

当然这是美国的职场文化,不一定这个文化就是好的,不是这样的就是坏的,但是这样的氛围给我感觉是一个被尊重的、平等的关系,同事之间也会有比较多互相的支持、欣赏和帮助。

所以现在在带我自己的小团队的时候,我的团队伙伴一般会觉得工作的比较开心,一些小伙伴会跟我说,“跟你工作以后,我感觉我之前在职场上被PUA了。”

可能是因为之前别人是这么对我的,所以我也会有这样的一个尊重、平等的沟通意识。

不过硅谷这边没有996的文化,工作上的压力可能相对小一些,我觉得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中国这几年追赶得比较快的原因之一,因为咱们中国人都很拼,哈哈,所以我觉得高压内卷的文化有利有弊。

柠檬:确实,没有绝对的好坏。

凯莉彭:不过我觉得如果是能够从文化的层面,从使命感的层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会比强迫性的要求完成工作,会让人觉得工作更开心,也更愿意全力以赴。

柠檬:对,我参加过很多付费社群,但是你的社群文化氛围真的特别好,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你们团队除你之外的几个协助教练都特别负责,比如他们深夜12点还会给大家回答问题,私下也会主动给学员私信鼓励,特别暖,这是传统公司制度下员工很难做到的,我想应该也有文化层面的影响吧?

凯莉彭:我觉得打造个人 IP 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会筛选一群跟你很同频的人来到你身边,而且这些人和你的关系会很铁。

像上一期训练营的两位教练,还有一些其他的团队伙伴,都是从很早之前就一直关注我的公众号。我推出的所有产品,他们都是最早一批购买的。是他们陪着我一路成长到今天的。

这里面的情感链接、认可度,是很重要的。他们喜欢和我一起做事,希望把事情做好,帮助我成功,所以他们做事情会非常负责。

这是金钱之外的情感、价值观层面的驱动力。因为光是给钱,是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全心投入、做到这个水平的。

柠檬:很认同,好多优秀的企业也是这样,未必这个公司很大,也未必你在里面打工有多少钱,但是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会很吸引人,在里面工作归属感会更强一些。

凯莉彭:对,我之前特别想去 Airbnb 上班。我投过四五次简历,全部被拒,直到最后一次才通过。之所以特别想去,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非常吸引我。

如果把Airbnb比作一个人,一个IP,那么我就是一个特别欣赏他的价值观的小粉丝。

所以我成功加入以后,我周末都去公司,Airbnb其实并没有加班文化,但是我想加班,我想多干点事。我在公司的时候,真的特别的自豪,也会跟别人也去讲公司的使命——“每个人都可以四海为家。”

一个喜欢旅游的人,如果你去到一个国家,你不是住一个酒店,而是去另一个当地人的家里住下来,你甚至可以跟当地人交朋友,以当地人的一个视角去生活。

如果有了这样的经历,你对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会有很深的理解,而你也会不再是一个“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游客。

如果有了这样对其他国家地区文化的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误解也会消除,世界也会更和平。

今天我们中国人看着美国,美国人看着中国,基本都是说着最不好的新闻。但是很多都是由于不够了解,而对对方有最坏的揣度。

我上大学时曾经去泰国交换游学,那个经历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发现我看到的泰国和新闻里描述的不一样。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仅仅是通过新闻去认识世界,我们要去和当地人交流,要去理解一个陌生地方的文化。

所以在后来找工作、看到Airbnb的时候,这一系列的点都连成了线,让我特别想去这家公司,进去以后也特别的忠诚,我们公司很多人也是这样子,很有归属感。

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这个公司的人像是一个“教派”,哈哈哈。但是正因为像是一个“教派”,所以内部的人会更团结,会特别认同这家公司,员工的忠诚度会比较高。

柠檬:这个公司给你一种“教派”的感觉,是来自于他所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你来说非常的有意义和共鸣,而非他们的创始人非常有魅力,对吗?比如乔布斯,比如雷军。

凯莉彭:我觉得这个是相互关联的。Airbnb的创始人一直都在带领着公司。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使命,不仅仅是写在公司墙上的一句话,而是体现在公司里的每一个行动里,每一个决策里,每一次讲话里。

创始人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他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也正因为创始人本来就是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公司文化才能够比较好地保存下来。

柠檬:非常认同,创始团队是企业文化的营造者和守护者。

另外我有一个感受,你的社群里,大家彼此会很真诚的互相支持,不管别人做的好不好,做到什么程度,不会去judge,更多是充满希望的期待和鼓励,这种文化很吸引我,从底层来讲,你个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受家庭还是美国这边文化影响更多?

凯莉彭:我觉得都有,因为我在家里,我家人是不太会说我不行的。他们一般都是夸我,支持的氛围比较浓厚。

在职场也是这样,特别是我之前就职Airbnb的时候, Airbnb公司的文化,我真的觉得非常非常的开放包容,对别人、同事之间也都是一个欣赏支持的态度。

可能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能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我喜欢这个公司,这个公司又跟我的价值观契合,所以更加强化了原有的习惯。

同频的人才会走到一起,比如你,还有其他小伙伴,也都是很会夸别人,大家会互相吸引。

柠檬:我其实会更加专注于这件事情怎么去做,但是很少非常积极主动地去夸人。因为你的社群氛围太好了,我有时候会突然意识到我应该夸一下,需要反思哈哈哈。

但如果同事或者合作小伙伴的做法,你的确觉得有问题,或者违背了你的价值观,你会怎么沟通处理?

凯莉彭:在我们团队内部,我夸的时候会比较直接,批评人的时候也比较直接,可能因为我一直都直来直去的,大家习惯了也都能接受。

但是我会避免generalize,也就是《非暴力沟通》里面提到的,避免把一次事件升级为“你怎么总是不仔细”、“你怎么这么不负责” 这样的指责,也就是你上面说的judge,可能会说“这一次不太好,下一次注意”,对于一个有自觉的人来说,这就已经够了。

但是如果激起了一些负面情绪,让对方觉得你是在judge他,内心产生不满甚至对抗,这就不太好了。

柠檬:对事不对人。

凯莉彭:是的,不要去把小事放大了,有小事可以直接说,直接批评,彼此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就挺好的。

另外,整体上来说,我是觉得价值观不相似的人,是不会长远一起走下去的。因为你们相处的时候,就会感觉彼此不是一类人。即使能力强,也弥补不了价值观的分歧。最后能长期走下去的,一定是同频的人。

柠檬:没错,回到社群文化,你在做社群的时候,会系统地去做文化的建设和引导吗?

凯莉彭:作为一个自媒体社群,我觉得光教自媒体的“术”,是远远不够的。你肯定是要有一些精神方面的链接,有一些引导文化的输出。

文化,完全是根据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想要推崇的文化来做设计。

比如我们的“勇士”精神,比如“正向卷”,有些是我们本身自带的,有些是从其他优秀的社群中学来的。如果我希望我的社群也有某种氛围,我就会去把它纳入到社群文化中。

当然,社群文化不是找了一些好听的词拼凑在一起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本来就是这么做的,或者希望可以做的更好、发扬光大的。

柠檬:是的,我能感受得到,所以会有这次跟你的深入沟通,谢谢凯莉的坦诚分享~

————————————————————

柠檬后记:

好的团队和社群文化,离不开创始团队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的影响力,根本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内在修为和外在的表达力,这也是一个创始人IP打造的核心条件,首先有自己坚定的价值取向,然后能够通过文字,产品、事件、视频表达出来,吸引同频者。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