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产品观察思考碎片

职业指南
刘言飞语
2023-01-05

01

对于寻求建议和给建议这事儿,慢慢摸索到了一个大概率不会错的标准,就是:多谈信息,少做判断。

遇到职业困境,别找前辈问,我该去大厂还是创业。应该问前辈自己在大厂什么体验、为什么选择创业、职业发展是怎么思考的。

我在这上面吃了不少亏。按照前辈建议去做,一般也复制不了对方的路径,反而很拧巴,继而很南辕北辙。

相对的,也别给别人很廉价、很快餐式的建议,诸如你就该马上离职、你就应该 All in Web3、你的产品在这加个按钮就好了。尤其在对方很信任你又没有分辨建议的经验时,是会很有破坏性的。

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再怎么看还是不过时。遇到重要决策的时候,牢记在心。

02

提交订单页也要见缝插针地塞广告位卖,而且还关不掉。如果不设置自家产品,默认就推跨店的。

我脑海里已经有高 P 老板们在地盘争夺会议上的腥风血雨、各种收益预期和分桶实验的数据看板,以及上百页包装精美的汇报 PPT 的画面了。

不管商家是不是觉得流氓,消费者是不是觉得不适,反正今年 4 月全量了,已经算是薅了「增量」,负责的产品和运营KPI 肯定完成了,该晋升的也都晋升了。

微信图片_20230105133315.jpg

03

做对谈播客的我们这代中年主播,几乎都把锵锵三人行当成精神启蒙。

04

对倪匡印象最深的还是评金庸小说人物。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就有些惊叹,因为跟读小说的初步感受不同,却又特有道理。深思了很久,是让我对人物认知重新破立的过程。

「如果不是学会了超绝的武功,张无忌实在只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人。张无忌是中中人物。」

「金庸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广阔,唯有乔峰。」

「令狐冲的际遇,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几次皆是如此,以为万无生理,率性豁出去,结果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是一番境界。令狐冲接近神仙境界,是绝顶人物。」

「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韦小宝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韦小宝是真。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在有些地方,相当可爱。至少,她在被江南七怪当作“小妖女”的时候,是很可爱的。自然,她在傻姑面前,也要摆出姑姑的款来,就一点不可爱。黄蓉在《射雕英雄传》中,能无往不利,她父亲是黄药师,是原因之一。黄蓉在《神雕》中,已是中年妇女,护短、猜忌、自作聪明,连一点可爱之处都找不到了。黄蓉只是中中人物。」

「全真教全体,连王重阳在内,更在周伯通之下。」

至于卫斯理系列,试着看过,确实没有太读得下去。天龙八部代笔那段,倒是读来很潇洒自如。

比较意外的是,陈真这个角色也是倪匡塑造的。他还(主要)因此获得了金像奖。

洒脱的形象和谈吐不像金庸,倒更接近古龙。比起「先生千古」,总觉得「驾鹤西去」更适合他。

(左古龙,右倪匡)

微信图片_20230105133335.jpg

05

作品感和价值感还是不同的。

作品感只要交付、有用户喜欢就可以。价值感是在其中,我到底有没有创造价值,我有没有成长。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06

最近跟几个朋友交流,他们的焦虑也传递给了我(当然主要怪我自己定力还不够)。他们已经有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成绩,但烦恼的东西依然不少。让我时不时觉得,我凭啥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我思考了一下,最重要还是有没有把自己摆在「食物链」里。只要自己去就位了,就会同时产生「对食物链上方的人的艳羡」和「对食物链下方的人的优越感」。很多生活状态都在体现是否有这种心态:对成功人士越追捧,就会对陌生人越没有善意;对社会地位越追求,就会越忍受不了自己晋升加薪失败。

只要摆在食物链里,就是跟魔鬼签了一份契约。焦虑和快乐同在,挫败感和优越感齐飞。

而逃离食物链认知的人,就如脱钩之鱼,才能得解脱。一念起,天地宽。共勉。

07

平台型的企业里,掌管平台核心渠道的往往就是打工人,赚得反而不如上下游多(平台赚得多,不过多是分给股东了)。

我想到的例子是,抖音电商兴起,核心人员赚得一般,倒是帮老罗还上了 6 个亿的债;淘宝做导购的产品经理和运营,不如淘客的小老板有钱;对接何同学的 B 站版块负责人,应该一年赚不了他一个商单的钱。

08

营销概念和名字对用户感知的影响真的很大。入嘴的就得强调有机、强调纯天然、强调各种原生态。往脸上抹的,则反过来,强调有多少高科技手段、精华提取物和化学物质。

最近做《半拿铁》看到雀巢奶粉在刚入华的时候(清末)提的概念还是「化学家之新裁,无上妙品」,颇受欢迎。现在敢提化学家的手艺,估计得被骂出中国。

在面向绝对大众宣传的时候,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09

总说创作要「文章憎命达」,但观察下来,大部分播客和长视频的作者,都是在优渥的状态下才能做出吸引人的好内容。反而一直负能量的,短时引起共鸣可以,长期很难存续。这个现象也挺有趣的。

似乎对人间普遍苦难的同情和共鸣,是低频的需求。而得到娱乐、得到信息和经验,是高频需求。

10

回想自己收入涨幅最大的几年,翻几番的程度,其实正是自己最瞎花钱的几年,挥金如土。很多没有留住。再经过几年,才能更清楚地认知财富。

就是应了之前跟浩翔聊到的,人对意外之财没有掌控力,迟早返贫。这个世界是均值回归的,钱总会流向应得的人手里。

11

- 燕麦奶(oat milk)不是牛奶(dairy),是燕麦粉+水+稳定剂。属于植物蛋白饮料(椰汁、核桃露)。

- 为了保证与咖啡浓缩液融合的口感,燕麦奶会普遍加入菜籽油。

- 燕麦奶的蛋白质和多数营养物质均不如牛奶。因为有更多碳水和油,热量更高。

- 燕麦奶出现主要是解决素食和乳糖不耐问题,但现在坊间有意无意在把燕麦奶跟「健康」和「轻奢」挂钩。

12

产品经理千万别以为自己能轻易发现其它产品的硬伤和解决方案,并引以为傲自我膨胀,到处贩卖。

对这些问题最熟悉的肯定是负责的产品经理自己,这不取决于决策力,而是信息的不对称。看起来是问题的可能未必是问题(最常见就是初级的体验分析,只看界面就能叨叨了),有的的确是问题但目前有更重要的事做。

回忆我从业经历里,真正通过外部的产品经理得到洞察并采纳他们方案的例子,一个都没有。虽然分析文章满天飞,投递简历也往往附上大量颇有自信的建议(如「乘客打不到车,要多派些司机」)。

这事儿总结一下就是:你看诸君如大笨蛋,诸君看你亦如是。

13

这几天在很多群里看到的图,纵坐标是年均工作时间,横坐标是人均 GDP。往左越穷,往右越富;往上越累,往下越闲。

亚洲人口大国集中在左上;拉美兄弟们在左下躺平;北欧国家在右下躺着赚钱;新加坡特立独行在右上又卷又富。

微信图片_20230105133341.jpg

14

我的许多聪明的朋友,都被他们的智力所麻痹,思考压倒了行动。我的许多成功的朋友不那么善于思考,但行动迅速。他们总是专注于向前推进。尽可能多地做出 "可能正确的行动"。这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 David Holz

15

胜,不妄喜;败,不惶妥。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史记》

16

作为外行,(从观感上)一直以为网易已经跌落第一梯队很久了,结果这几天看到了 2021 年游戏公司营收排名,堂堂全球第六。比动视暴雪都高。

17

「我爸妈最喜欢的应用就是微信了,同事的小孩也很喜欢用,我觉得如果独立意义,真不亚于微博。里程碑产品,腾讯真强大。」

「小时候一直看到听说 21 世纪科技会如何发达,到 2000 年的时候其实很失望。直 到 iPhone、iPad 问世,尤其是习惯用微信、facetime 和父母联系之后,才真正有点 21 世纪的感觉。」

以上两条分别于 2012.2.9 和 2012.7.1 发布在微博。作者,张一鸣。

18

翻到当年读台版《钢铁人马斯克》的一些读书摘录,再读还是很好玩。

- 马斯克小时候是书呆子,总被人欺负,有一次他们把他打晕过去,鼻子打坏。所以马斯克做过整形手术。

- 他在加拿大有机会读滑铁卢大学,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皇后大学。因为「那里有更多美女」。

- 马斯克特别喜欢电子游戏。12 岁,他就设计了一个有 167 行源代码的电脑游戏。他还经常拉室友玩游戏,把室友的女朋友晾在隔壁一个小时。毕业时,他想到,「我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但如果我做出非常棒的电子游戏,对这世界能有多大的影响?」于是他放弃了这条路。

- 马斯克在卖掉 Zip2 之后,买了一台麦拉伦跑车,到处跟朋友炫耀,并且每天日常都开它出门(随便停在路边)。有一次,他跟朋友一起见投资人,突然兴起,说「看这个!」然后急转方向盘,结果车子打滑撞上了路基,车窗和轮胎都粉碎,车身也损毁。他转头跟朋友说:「这事儿好玩的是,这辆车没保险。」

- 2001 年初,马斯克到巴西和南非休假,返回加州后疟疾发作,差点死掉。后来他说:「这是我学到的教训:休假会害死你。」

- SpaceX 的火箭叫做猎鹰,是为了纪念星球大战里的「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也就是千年猎鹰。他们的引擎叫做灰背隼(Merlin)和茶隼(Kestrel)。

- 为了调戏航天局,SpaceX 把制造的载人飞船天龙号的系统叫做 CUCU,念起来像「咕咕」。所以航天局的官员们开会讨论时,就不得不发出这种中二的声音。

- 马斯克发现很多人用缩写,影响效率,所以大发雷霆,发送全体邮件,通知大家不允许自己发明缩写。非要使用的话,要找他批准。这项规定被 SpaceX 的人成为 ASS Rule (狗屁规则)。

-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已公布的两个型号是 Model S 和 Model X。但马斯克有恶趣味,想要接下来做 Model E,这样就集齐了 SEX 这个词。福特公司的 CEO 表示强烈反对,因为他们也在用 Model 这个品牌。后来,特斯拉又注册了 Model Y 的商标,福特跟马斯克电话确认说:「你们决定不用 E 了是吗?」马斯克说:「不是啊。组合成 SEXY 多好。」

(注:这本书出版时,还没有 Model 3。3 是 E 的镜像,所以马斯克还是愿望成真。)

- 作者结合很多人的意见,评价马斯克是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合体版。原文是「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基因改造私生子」,口味真重啊。

19

做播客三年,听播客更多,逐渐感知到播客要做好可能确实有个底层逻辑,叫「故事」。有没有好故事、能不能讲好故事,都特别重要。

20

跟几个不同的大厂(阿里,腾讯,字节)朋友聊,基本得到几个趋势的共识:

1. 互联网会趋于传统行业的状态,增长逻辑变成流水线 SOP 逻辑,另外体现在:晋升和涨薪变得很难很慢,以前一年一番,现在升一级可能熬五年;

2.还是有高薪的位置,不过会与代价持平。这个代价就是所谓的「卷」,不管是斗争撕地盘,还是工作的不适感,又或者是毫无成长的重复劳动。快速成长又大有收益的岗位不多了;

3.对于不想再这么熬的、接受不了代价的朋友,都在接受收入的均值回归,以及选择转型做一些更喜欢的、更有成长性或更属于自己的事情,弥补物质收益的损失;

4.字节是最后一站仍然有效,高低职级的都在流入字节。不过很多朋友都有共识:这只是推迟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三五年后依然要面临难题;

5.不管选择继续熬的,还是转型的,都在设法降欲望、减杠杆(可能会把某些地方房价都给减掉),这是个常态了;

6.裁员这两年不会停,无法衡量业务绩效的边缘部门干掉或者融入主要业务线,比如科研和算法都转做工程。考虑社会影响未必裁特别狠,但会一直细水长流,直到彻底均值回归,每个员工都价值最大化,对公司而言裁员的边际收益为负;

7.有 HR 朋友透露,公司的天台会物理封锁挺长时间。

21

横井军平的墓碑,据说是宫本茂设计的。没有生卒年月,只有几部他的作品:

- 1968 超级棒球机

- 1973 光线枪靶场

- 1980 不倒翁拼图

- 1980 Game&Watch

- 1989 Game Boy

是理想中的墓碑。

微信图片_20230105133350.png

22

业余做内容这些年,学到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别动不动指挥别人,也别随便就被人指挥。

不是把别人搞成了四不像,就是自己硬凑上去成了东施。

23

在某个平台评论回帖数超过10时,你就一定会收到「假犀利」式的评论。从「我二姑就不是」的个例法,到语法和词汇定义问题,总能列文虎克一把,就像外卖员送餐投诉他裤腿上有一个泥点子。

遇到这种,尽量不要对线,给他看你肚子里几碗肠粉。两边是不对等的,他是隐藏在键盘后的完美人设,你看不到他裤腿有没有泥点子,而话题只能从你的内容展开。拉黑反而会给他兴致,到处分享截图讽刺你人心狭隘。

所以,不回应或者认个怂(你说得都对),让他扛着卫道士的胜利大旗,开心走掉,就好了。

24

少年感跟年龄无关。很重要。

25

荒川弘解释创作的价值:创作出来的故事,能在本来没有希望的事里创造出希望。

26

人人都喊想赚钱,但动机不同会产生动力差异。比如很多人嘴上说要赚大钱,结果一看太脏太累就怂了,还要计算代价成本,也很容易小富即安,就不大容易赚到大钱。

本来以为那些动机是想成为人上人、想做上市公司老板、想买别墅养佣人的,应该是最能赚钱的。不过他们也容易满足,所谓人生只需要富一次。

这几年遇到了若干财富远超我认知的人,发现他们是把「财富」当成积分、把赚钱当成无限游戏的,他们也不追求几百平的大办公室,不追求属下的一呼百应,就只乐在其中,想的是明天跟今天的游戏最好能不一样。

这样的人是我遇到最能持续赚到钱,且反而不大因为钱产生焦虑的。就是玩游戏的心态。

当然最后能不能赚到,跟个人天赋、智慧和资源都有关。目前我的认知是,赚到的天花板就几乎只跟动机差异有关了。

27

网友:我总有一种预感:未来投资的不倒翁是看得懂互联网和高科技和新生行业的。

段永平:互联网或所谓的高科技都只是工具而已,就像当年的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等等一样。

这段对话发生于 2010.10.23。如今再看,意犹未尽。

28

对在互联网社区与人深度交流任何话题,我都是较悲观的。一方面是自己上网以来的长期实践,另一方面也源于很多次与现实身份的匹配对照。

对照而言印象深刻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早先知乎逛得多,跟一个话不好听的网友争论了很久某个产品的逻辑问题,定性定量论点论据对方都不买账,让我反思是不是真讲得太差了。后来随手点开主页,发现是个初中生,心底那股子想说服对方的劲儿就泄了。这是离开知乎的稻草之一。这事儿也有朋友当段子传播来着。

另一个例子,是过去从某大厂离职时,听闻隔壁部门的某个 leader 在网上说我的坏话,例如我是被干掉的谣言(我自己辞职时绩效是 A),还有一些常见的老几样黑法,书不行之类。我跟他不熟,还反思良久,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最终的消解是我后来招聘时巧合看到了 ta 的简历、360度评价和过往绩效,害。想想可能就是因为过得不顺吧。

互联网是把很多你现实中根本不在意、不会想对话的人拉到了一个对话平台上。短平快的沟通方式也很难产生有效认知。所以不在意、不说服、不上头,是大多情况下的最佳处理方案。

说到在互联网产品里呈现人更真实的一面,龙哥在过去的朋友圈试过,如今的播客也在努力接近。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喜欢且看好播客的原因。其它内容载体的对话通常是内容先于人的,只有播客是人先于内容的。真诚、虚伪、善意、戾气等都很难刻意隐瞒,未经修饰的声音就更接近现实生活里的本人。

29

Insider 不一定有 insight。

30

「俄罗斯方块的禅意是:成功都会逐渐消失,只有失败永存。」

31

「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32

从大厂内部各个事业部,到创业公司,再到个体户和自媒体,现在都在学着适应同样的一件事:自负盈亏。

33

美食荒漠的意思可能不是指有没有五花八门的菜系品种,而是「缺乏对待美食的认真态度」。比如我在杭州吃老北京铜火锅,五个有四个得踩坑,多数炸辣椒油也没有,水平在将就和敷衍之间。第一次在成都吃老北京,就感动到差点哭出来。也并不是在地的美食才做得好,就是对待各种美食的讲究。

34

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当初在 B 语言基础上增加了「类型」迭代的语言,一开始叫 New B。后来改名叫 C 语言。C 语言就是 New B。

35

想了想身边认识的朋友,几年里财富暴增的,特指那种平地起高楼并不依赖原始资本或者出身背景的,分布基本都在:互联网、房产和自媒体。赚到生活舒适的钱是没那么难的,赚到所谓大钱,必须看时运机缘了。

36

左手十几种烧烤翻云覆雨,右手炒着钉螺,顺手劈了个螃蟹,端菜的同时把上桌剩菜打扫,啤酒冰上转身在账本做个记录。这阿姨在海边排档一个人撑了五桌客人,分手厨房满星水平。跟女朋友感慨,这是真·独立女性。

37

1996 年就推出了智能手机概念机的是诺基亚,称霸了全球手机市场十几年,独孤求败。诺基亚在 2000 年的市值是苹果的 24 倍。

38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跟荷兰人签的合约第一条。

39

任天堂招聘时,宁愿要木匠,也不要玩家。

做产品,与深度的产品用户,依然还是两码事。

40

最近听到一个说法,要离开传统互联网,去更开放的新兴行业去。

哪些新兴行业呢?就是几年前说新兴互联网能改造的那些传统行业,银行保险制造业等等,他们的信息化部门。

所以你看,概念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41

老罗/交个朋友要在淘宝直播开播了。跟快手的协议也在谈。结论就是,抖音做直播还是厉害。

42

小红书作者们造概念真的厉害,前几天看到有人推荐播客说的是“通勤肥料”,今天看到了有人推荐说“无痛学习”。

43

社会运行都依赖同一个底层逻辑,就是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想清楚这一节,很多不理解的也就理解了。

44

形容未来科技城房价大跌的原因就是:以前乐观加杠,如今升职无望。

45

认识一些喜剧演员以后,才意识到并不是对搞笑的热爱在支撑他们做喜剧,而是这些年工作生活里太多事情,只能用喜剧解构了。

46

朋友说,你们半拿铁占了 商业、历史、相声 三大要素,堪称中年男性的流量密码。

47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达彻尔·凯尔特纳,在多年的实验室和田野实验中得出了结论:在权力影响下的被试们,其行为仿佛遭受了撞伤性脑损伤,变得更加冲动,更低风险意识,而且,至关重要的是,更不善于从别人的观点观察事物。

最近,安大略省麦克马斯特大学神经科学家苏克温德·奥博海做了类似描述。不同于凯尔特纳研究行为,他研究大脑。当他将有权和少权的头脑放在经颅磁刺激机下时,他发现,事实上,权力损害了一种特定的神经过程,一种可能是移情作用基石的“镜映(mirroring)”。

这为凯尔特纳提出的“权力悖论(power paradox)”提供了神经学基础:我们一旦拥有权力,就失去了某些我们最初获得权力时所需的能力。

48

星巴克开了侧门。恍如隔世。

49

对于 ChatGPT 会不会取代掉搜索引擎,俞军老师是这么看的(授权转发):

「要看他这里“取代”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颠覆Google,成就一个新的互联网大厂,这个是不可能的。

搜索引擎,从PC互联网早期的简单内容分析算法,然后PC互联网大发展过程中,Google凭超链分析算法崛起(因为互联网链接爆发式增长),要说超链分析颠覆了内容分析,基本是可以的,虽然也是继承式超越的关系。

再往后,PC互联网后期,超链之外,也逐渐利用用户点击数据。而到了移动时代,用户数据大发展(正如当年的PC互联网超链大发展),这促成了推荐引擎的崛起,也成就了字节这样的奇迹,推荐引擎到处普及。

但是,如果要说推荐引擎颠覆了搜索引擎,显然也不成立,只是分流走了不小的搜索需求,更抢走了大量用户时间。

从某个视角,我会认为这个顺序并无违和:内容分析---超链分析---推荐引擎---“语义分析学习+智能交互”。

数据和技术两方面的积累都到了新的临界点,新技术就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应用开始普及。

ChatGPT当然是了不起的东西,能在多少细分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现在是未知的,演化才刚刚开始。

我个人认为,它更是一种基础技术,像推荐引擎一样会被所有需要它的大小公司应用和摸索,这其中很难出现Google这样天然一家独大的平台,可能也很难出现字节这样一路惊艳打出来一个领先平台。

尤其是中文互联网,会更失落一点,因为,除了移动时代相对PC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内容快速下降、APP割裂封闭,还因为大环境急剧变化,以后没有人写内容了(除了金钱导向的职业内容生产者)。当文字内容缺乏更新,无源之水,中文语义分析的进步或许会被拖累。」

50

看到数字是瑞幸开了 8000 家店了。可以对比星巴克,是 6000 家,喜茶在 1000 多家,Tim’s 和 Manner 在 500 家左右。

鞋服行业在 2012 年最巅峰(泡沫)的时期,安踏据说才到 8000 家,而且是不计成本烧钱的,库存危机后迅速关了小一半。

对比来看,瑞幸的门店单店商业模型依然坚挺。星巴克的朋友说他们也都在焦虑。

BTW,另一家单点模型很健康且开过 10000 家的,是蜜雪冰城。

51

#2022 最喜欢的3个产品

1. Midjourney

2. ChatGPT

3. Apple Watch S8 45mm

AIGC 目前显露的潜力兴奋值太高了,今年算是质变的节点。「可用」到「易用」的加速度可能比想象的快很多,Sam Altman 两年前提的万物摩尔定律在成为现实。

落地场景里,MJ 无论是插画、室内设计、logo 都到了可以有效参考的阶段(对比谷歌翻译出现让机器翻译真正可用),ChatGPT 则可以完成结构完整的表述、总结、简单创意(少楠已经正在用来写书的段落)而且格式干净逻辑健全。它们在可用性大大增强后会基于 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得到更快的加速度。

比起今年研究过的 Web3、NFT 和 VR/AR 设备等等,它们更具体、更现实,当下的潜力更惊人。

Apple Watch 的话,单纯就是让我运动量变多了,状态变好,很值。

52

很多产品经理的误解:你以为你在做产品,实际上你是在做销售。

区别是,做产品想的是用户需要什么,而做销售是变着法儿地让用户多点击一下、多转化一笔。

53

朋友说,她的症状跟很多在恢复期的不同,她是白天不舒服像发烧一样,晚上就轻松了。

我说你这个病症不是新冠后遗症,你这个叫上班。

54

一天很长,十年很短。

55

伟大的事物都不是计划出来的,有时重大的突破诞生于偶然。

—— Sam Altman

2023 年再见了~

画了几只小兔子,祝各位有暖冬。

微信图片_20230105133359.png

(Midjourney 绘制)

——

类似的观察和思考,更完整和中长篇的部分,我会在「产品沉思录」中定期更新。「产品沉思录」是少楠主办的关于产品的知识库+邮件组,始于 2017 年,每周更新,已累计百万字的内容。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