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爆点:一式,一感,一化

营销方法
张自炯
2022-09-20

“贫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中国这句谚语,也可用到品牌上:得势深山有人问,失势闹市无认知。

所以,品牌出圈,对于企业而言几乎是刚需,尤其在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唤起注意力是唤醒消费的必须。而出圈,离不开爆点的打造。

记得大学期间常听“信息爆炸”这个新时代名词。十年后的今天,网络通讯、移动终端日益发达,尤其网络内容生产的迅捷,才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信-息-爆-炸了。

渠道多元、时间碎片、信息过载,尤其各平台推荐算法的大肆应用,更让知识的泛滥无所不及。

无论是初创还是行业巨头,在产品出圈与品牌美誉度上,无疑有着共同的诉求。大数据时代的品牌营销,同样需要不断寻找、调整自身存在的正确理由和方式。

时下商品种类繁多,用户注意力分散,品牌打造更需要“精、准、快”才能实现出圈——这便离不了品牌爆点策略:整合式,体验感,娱乐化。

本文结合笔者品牌公关职场经历,为大家就此做一经验分享。


01 整合式


品牌营销的整合式,是用整合性资源,系统性思维,去感化品牌的目标受众。

整合的是什么?

简单总结,可分为内、外部。

内部:在一个目标指引下,整合团队人力,非人力资源,工作内容,渠道协同。提高内容利用率,降低工作协同内卷。

外部:主要是资源的撬动和推广渠道的优化。整合的执行环节,是各岗位在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的情况下,加上多维视角(品牌、产品、定价、渠道、推广、舆论、服务等),去重新审视本职工作外的更多必要性。

唐·舒尔茨在《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的过程,它包括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设计、包装、新闻媒体报道等一切传播活动。

其实,除了唐·舒尔茨传播性定义,营销的整合还与企业的产品上市,定价,售后服务等密切相关。但概括之,便是通过一元化整合,实现多元化效果。

而据笔者经历,现实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做整合营销的品牌意识,或者是财力、人力等多方面受限。

不管公司自身处境如何,值得强调的是,整合营销对大、小企业都是适合且必要的。因为整合营销的实质,是工作效率提升。由此,还会反应出企业管理水平问题。

区别之处在于不同企业,在整合营销中的参与深度和广度,根据企业情况有所差别而已。


02 体验感


体验,是品牌与消费者最近的时候。

传统的体验多为线下接触,但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体验的概念变得越来越广泛。商家从拉新推广,商品展示,售中、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有消费者的体验在里面。而消费者也从产品本身的使用体验,扩展到了视觉美感,客服沟通态度,购买便捷性等诸多方面。

在体验感上,用户从用,到看、听、参与,任何一个维度的体验都可以影响产品口碑,品牌美誉度。

事实上,当下已经有诸多新兴企业,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增强用户体验,从而形成C2M的定制化模式,倒逼产品的体验式升级。与此同时,也收获了产品品牌口碑。

所以,与其说体验是对产品的评价,不如说是用户对品牌的全方位认知。体验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改造,也是品牌与消费者有效沟通,实现消费者品牌心智快速植入的便捷途径。


03 娱乐化


之所以“营销娱乐化”的重要性被提及,有多方面原因。

首选,现在年轻群体,尤其刚刚脱离大学走入社会的Z世代,渐成市场零售消费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全国“95后、00后”Z世代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2亿人次,占全体移动网民28.1%。

他们在因“生活需求+精神需求”而放手消费的同时,对娱乐性内容更加感兴趣。即便是商家的广告安利,好奇的年轻消费者也愿为此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关注。所以,企业品牌兼具一定的喜感,会无形中博得消费者的心理好感。

其次,移动互联的普及,让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呈现出碎片化,而人们大量的碎片时间,多花在了娱乐消遣的内容上。

另外,工作和生活压力,毫无疑问让娱乐成为解压神器。尤其自嘲性的互联网表达方式也更易于引起人们共情。

未必所有的品牌都适合纯粹的娱乐化营销,但营销中的娱乐化总会拉近与消费者距离。说到底,其实是对受众心理的解读。把握住大众的好奇心,满足大众娱乐化心理。借用自媒体的自传播性,在为消费者带来娱乐体验的同时,实现品牌认知输出。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