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营销管理
崔德乾新营销
2021-11-02

2020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达到10159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7%;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占比最多,为54.5%。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均在70%以上,相比发达经济体,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8000—9000美元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始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中国在2015年人均GDP就达到了800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从2015年开始,整个国家的经济开始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进行转变。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趋势。

将技术进步提升了生产率,生产率提升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促进了消费升级。

一、中国产业经济与居民消费升级变化

微信图片_20211102173635.jpg

1、中国刚刚实行联产承包制的时候,整个国家处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因为农业呈现出分散化而缺乏规模化,生产积极性虽高,但与工业化效率相比,生产效率较低;在农业经济阶段,居民整体收入较低,故居民储蓄率较低。

在农业经济阶段,居民消费侧重的品类是食品、居住和衣着。侧重物质享受。

2、改革开放后,中国快速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因为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再加上加入世贸,生产和销售能力得以规模释放,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再加上工业品消费和房产消费属于大件消费,居民的储蓄率较高。

在工业经济阶段,居民消费侧重的品类是家电、房产、交通和通讯。侧重品质享受。这个阶段的储蓄率高,主要是用于购买房产和交通工具等大件消费。所以,房产、汽车和手机品类爆发。

3、当服务业在国家经济的贡献比例提升后,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开始下降了。因为服务业追求的是个性化,难以规模化,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整个居民的生活进入到了较为富裕阶段,再加上主流消费群体没有“贫穷”的烙印,消费进入到了享受阶段,导致储蓄率较低。

在服务经济阶段,居民消费侧重的品类是教育文化和休闲娱乐,侧重精神享受。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居民储蓄率低,基本用在享受生活方面。国家指导的共同富裕,就是“一起享受美好生活”。

二、中国未来就业人口、工作时间和服务业发展趋势

微信图片_20211102173638.jpg

1、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现代服务业兴起,不管是人力密集型的服务业(如餐饮、商业、快递、外卖、中介),还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如金融、教育、文化、娱乐、短视频、IT、专家私人服务等)都会持续爆发。毕竟,农业机械化、工厂智能化,势必无法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大量就业人口只有向服务业迁移。也只有服务业,因为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才能消化更多的就业人口。

换句话说,在服务经济阶段,一切行业都是服务业。不是服务机器人,就是服务人。中国已经进入到中度老年化社会,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养老产业。

2、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趋势

规模化农业和智能化工业的全面兴起,不仅缩短了劳动时间,而且将有大量富余人员向服务业转移。城市越大,服务业机会越大。所以,未来新一轮人口迁移将会向超大城市、超级城市圈聚集,而且国家的住房政策、教育政策和医疗政策正在新一轮调整,这一轮调整,势必强化这个趋势。

国家已经规划全球竞争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全球竞争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更多更大。

3、消费趋势

当规模农业、智能化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后,中国人的工作时间将大幅压缩。剩余的时间干嘛,就是享受生活(毕竟,当物质需求得到普遍满足后,势必强化对精神需求的消费)。不但触发服务消费,也触发服务业升级。整个服务业势必向沉浸式体验演化,以消耗居民空余出来的大量时间,创造幸福感。

一切智能化之后,居民有大量的时间需要消耗,所以场景营销、体验经济将持续火爆,各行各业的沉浸式、剧本式体验将会火爆。央视的《典籍里面的中国》以及剧本杀的火爆都是佐证。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