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看是谁问的。
问话频次靠前的有:门卫、哲学爱好者、准财务自由者、闲得无聊的大叔~
哦,对不起,门卫问的是你是谁~
如果我在旧生态中本来就什么也不是,那到了新生态中依然什么也不是。似乎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可是我在旧生态中还是个品类领导者呢?我看了一篇《他们依然傲视群雄,只是已从神坛跌落》,我不想被人用“堕落”这样的词汇形容,所以我该如何改造自己呢?
在旧生态中我是某品类领导品牌,那我是谁可以用下面的模型来回答。
企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创造顾客。
顾客的数量与价值决定了你的收入,你拥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帮助你通过利益相关方比如渠道、终端、媒体去获取顾客。获取顾客的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你的利润。
所以我是谁应该这样回答:
A. 我的顾客是谁?
在14亿中国人中是哪一部分?
或者在全球70亿中是哪一部分?
他们的选择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不再选择你的顾客是谁?
B. 和你紧密合作的利益相关方是谁?
挑战它们的新利益相关方是?
它和哪类顾客联系紧密?
它又推动什么品牌快速增长?
C. 我的资源及核心能力在新的利益相关方处能发挥作用吗?
新技术催生了新的利益相关方。
新利益相关方勾引着喜新厌旧的新顾客,新品牌借力切入。
新狂欢催生新生态~顾客不断迁徙,新、旧生态融合~
在旧生态中,传统品牌领导者这样开展自己的营销:
(1) 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引入新产品,创造新客户 (2) 依靠核心资源,用核心能力持续输出消费者认知决策影响方案 (3)驱动利益相关方进行整合营销 经典未能重现,原因很复杂,众说纷纭。然而一切未能如愿。比如NOKIA,假设她的核心能力是与消费者沟通(消费者洞察+媒介运用),那么她的“123”就是: (1)开发出数字手机。重点是拍照,这应是2018年的热点。 (2)用户认知决策方案:NOKIA经典重现,利用NOKIA过去的品牌资产:经典手机,科技以人为本。 (3)全终端布货,打广告……
领导者面对新生态的挑战时应该有的、正常的、不傲慢的应对方式,也就是“321”。
无知和弱小不是灭亡的原因,傲慢才是。
忘记自己是领导者,提醒自己“今天的领导地位不是做对了一两件事就获得的,而是长时间累加的结果,是长期与时俱进的结果。”
(3)选择新的利益相关方。根据它服务的新顾客群设计匹配的新品,并设定新的利益分配方案,建立新的要素价值链。 (2)根据新场景新用户决策模式调整沟通,甚至重新研发产品或服务,并重构品牌心智。 (1)重建核心能力 而本文的目的——如何改造自己,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了! 元气森林依然遵循品牌大渗透的逻辑来打造核心能力,完美日记则走向了私域,《在与顾客的交互中,重塑核心能力》这篇文章谈了其间的差别。 从123,到321,搞定! 附:从“123”到“321” “123”思考 (1)展示核心能力。 (2)持续输出消费者认知决策方案。 (3)驱动利益相关方进行整合营销。 “321”思考 (3)从变化中寻找新的利益相关方,根据变化重组利益相关方,构建要素价值链——利益分配方案。 (2)观察各种影响用户的决策场景,区分不同参与度下的存在场决策——存在场决策解决方案。 (1)重新构建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