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思维陷阱中的“理所当然”,回归OGSM

营销管理
于子桓
2021-05-13

有些举措理所当然至极,这些做法不用讲道理就有共识!

肚子饿了,当然是吃饭!

天上下雨了,当然要撑伞。

销售进度不太好,要么做个促销,要么来一通广告!

好还是不好呢?

要不,换个人来做?

当然,还有品牌需要年轻化!也有可能是品牌需要重新定位……

然而,就像常规的渠道促销(注:某种常用促销方式)一样,今天研发自己的芯片也理所当然,就如当年放弃研发芯片一样理所当然。

今天我们知道高露洁、佳洁士输给了舒适达,可怎么就输得那么理所当然呢?

NOKIA

如果你知道王哲翰、龚俊,那么你只怕真不识得它了!

科技以人为本,NOKIA 8800,N73,95,N97……

在苹果开始肆虐模拟机的浪潮中,NOKIA已做出了自己的数字机,并且开始了推广战役,系列广告似乎在那年的哈尔滨广告节上还获了奖。

那个数字机新上市的战役似乎叫经典重现,有兴趣的不妨去搜一搜。

很显然那个战役是失败了!

既然营销推广失败了,那么原因可能是推广的方案有问题,也有可能是产品的定价有问题,也有可能是产品有问题,还有可能是目标用户的选择有问题,更有可能是终端的布货出了问题……

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一套又一套,失败的真正原因却总是找不到,或者难有共识!

是的,品牌当然要年轻化!

是的,品牌要重新定位!

品牌本就是一个组合概念,它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联。

在消费者的心智当中,品牌和价格、产品形态、功能、终端、广告推广都有关系。所以一个品牌年轻化或者重新定位,包含的可能的要素变化组合太多了!

哪一种可真正解决NOKIA在市场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呢?

简单一点说,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有两个信道(注:通信的通道,传输的媒介):

A你说他听

B你做他体验

在中央台为王的时代,说得好也许占70%,做得好占30%,除非你做得太差,比如那个得了(广告)标王的酒。

而今天产品无限丰富,个性化产品如雨后春笋,甚至有了C2M的定制化。DTC已不再仅是口号……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品牌说占30%,品牌做占70%。

那么NOKIA的“经典”,在体验上是什么呢?恐怕很难离开它的形状和按键!

数字机的体验主体是什么呢?大,Big,更大,Bigger、刷刷刷、好照片、好色彩……

说的经典“科技以人为本”与做的“经典”冲突,这当然不是这一次营销战役失败的原因,但却是思维的失败!

理所当然从来就不可靠。

OGSM才是思维可以依靠的灯塔!

这是P&G常用的工具,也许没有OKR时髦,但不妨先用一用,百度一下就可。

O:Object 使命或目标

G:Goal 目标可量化的指标

S:Strategy策略

M:Measurement评估和测量

如果你的使命是为大家提供最好的试听享受,你不会只做到电视机就停止,你会顺势做电脑,做IPAD,做大屏的手机……

如果你的使命是给大家提供最好的娱乐内容,那么你也不会只做电视剧、电视综艺,你会接着做网络剧、网络综艺,然后是短视频。接着也许就是IP化的密室逃脱和剧本杀……

这些现在可能都不赚钱!

过去我打电视广告时,你用十个电视台的若干个收视率分别0.5、1和2的广告段完成了1000个GRPS的目标。

1000=400*1+200*2+0.5*400

可能性很多,取决于你想要的到达率和频次以及各广告段位的人群特点和成本等等。

现在到了2017年的感恩节,你只用一条短视频《总有人偷偷爱着你》就完成了3亿的曝光,如果2018年的你准备设定一个目标是每个季度曝光3亿,你的策略会是什么呢?

在微信朋友圈、短视频流行的当年,短视频平均会获得1000万曝光,那么3亿就是普通的短视频30条,这就是当时你需要具备的能力。

回到今天,抖音上一个普通的视频曝光量是多少呢?

粉丝在1万到2万的之间的KOL,平均曝光量为50万,那么3亿就是600条!这又是一个新的能力!

在使命和目标的指引下,你不断开发新产品,培养新能力,因为你始终将O、G放在用户的身上,而不是放在其他上,比如品牌!

要相信德鲁克所说,企业的任务是创造顾客!

不是创造品牌,建设平台,控制渠道……

建立自己长期更新的OGSM系统,而不是那些流行的举措!

比如……(比如什么呢?欢迎留言)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