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京东,上市即破万亿,快手高光背后的成长逻辑和隐忧是什么?

营销管理
单仁行
2021-02-08


1

正如我们当初所预测的那样。

为了追赶抖音,寻求融资的快手终于赶在年前,2月5日,正式登录香港联交所。

微信图片_20210208094449.jpg

这一上市可不简单,之前我们预期快手上市后的市值应该在6000亿左右。

但是,我们还是低估了市场的热情。

快手开盘大涨193%,收盘最后涨幅161%,市值最高冲到了1.7万亿港币,最终市值1.23万亿港元,大概约合1587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快手已经超过京东,成为中国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和拼多多的第五大互联网公司,也是香港联交所目前市值第五大的公司。

很多人可能都被这个市值震惊到了,一天破万亿,做梦都没梦到过有这么夸张的情形。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硬核的聊一聊,快手高光背后的成长逻辑和隐忧。


2

2011年,快手从动图设计软件起家,推出原创移动应用程序GIF快手。

但快手并不满足于只做简单的工具产品。

因为单纯的工具型产品依赖外部流量,用户普遍都习惯免费使用,很难变现。

所以,在算法专家宿华加入后,快手2013年快速切入短视频社区,是最早在短视频方面进行布局的企业。

但是,到了2017年,快手的用户才突破千万级别。

原因是因为快手坚持公平普惠原则,在分发机制上就天然地倾向于优待中尾部内容创作者,也就是普通人,而不是那些头部专业机构和网红。

快手增长的用户,主要的来源也是三线,甚至是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

这也和创始人程一笑和宿华的价值观有关,如果说拼多多的黄峥是让每个普通人,特别是底层用户都能在网上低价拼团购物的权利。

那么程一笑和宿华就是希望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希望在主流媒体上没有话语权的普通人,都能得到大家的关注,有在互联网上发声的自由。

所以,快手采用类似微信去中心化的分发机制(转发)建立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圈层化社交(强关系链)。

什么意思呢?

快手是一个由创作者和用户的兴趣图谱与社交图谱叠加形成的网络。

在快手中所有内容都能得到平等分发,再加上AI驱动的兴趣发现,让更多的人群得以更快找到自己的同类,形成一个个社群。

这种分发逻辑有点像今天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方式,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内容的分发靠什么去计算呢?

依赖用户的投票,也就是转发。

每一位用户都可以充当一个对内容的裁判,以及传播节点。

在这样的内容网络结构下,假如效果好,一直传播下去,就可以形成社交网络内容的裂变。

也就是说内容的传播与否,完全依赖每个传播节点的最终投票态度。

你呢,只有0(不转发)和1(转发),没有任何的中间状态。

当层级越细分、连接越多、密度越高,生态系统就会变得特别强势。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快手的用户来自于三线,四线城市,但是随着链接的加深,以及借助于优质内容的大量转发,快手的用户也随着这一套顶层设计,发生着本质的变化。

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今天的互联网正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放大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趋向于同一个共识而产生链接。

现在快手的有高达45%的用户,就是来自于一二线城市。

当同类人群被充分链接后,就有了极强的共情与催化效应,于是,打赏、直播、电商等模式应运而生。

这就是链接到达一定密度后涌现的经济行为。

所以,快手独特的核心优势,就是建立“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体系,搭建共情的用户社区,形成“老铁经济”。

这是快手增长的内在逻辑,也是支撑快手市值的内生动力。


3

当然,让快手突破万亿不光是因为内在逻辑,还有外因。

我们注意2月5日这个时间节点。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

第一、因为量化宽松的刺激经济政策,现在市场上充满着流动的热钱,但唯独缺少好的“准上市公司”。

快手作为短视频赛道的头部选手,本身就具备了投资标的的稀缺性。

第二、投资任何一家公司,首先要确定的是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和赛道。

从行业来看,短视频在传播和载体形式上,都对文字内容形成了降维打击,类似于三维对二维。

毫无疑问,短视频是一个长期的风口型赛道,值得资本去下注。

而快手又是这个赛道上的双雄之一,“南抖音、北快手”,头部玩家的快手率先在短视频赛道第一个上市,当然会引来大量热钱的涌入。

所以,快手高达万亿的市值有泡沫吗?

微信图片_20210208094455.jpg

当然是有的,资本市场对热门赛道头部公司的稀缺性追捧,一定会导致市值破万亿的狂热与泡沫。


4


了解了快手万亿市值背后的内在逻辑和外部原因后,就不得不说一说快手万亿市值背后的隐忧。

快手的隐忧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短视频行业的格局对于快手的影响。

2020年,中国短视频月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8.72亿,但随着短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增速从12.6%已经下降至6.0%,开始逐渐放缓。

也就是说,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增长已经到头了。

这对快手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根据招股书显示,快手62.2%的收入来自于直播,也就是直播打赏和礼物,32.8%来自于线上营销服务,也就是广告收入。

虽然在2017年,快手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直播平台,但我们都知道,直播打赏完全看用户的心情。

过度依赖单一的直播营收,快手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盈利结构也很危险。

快手的价值观和愿景很美好,但还是那句话,商业是现实的,用户哪天不愿意掏钱了,企业就得关门。

快手通过算法分发机制打造了一种平等普惠的社区调性,坚持公平普惠的原则,更注重底层用户的话语权。

这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那就是快手上的内容更加低俗与没有价值。

它所倾向的,是迎合下沉市场用户的娱乐化需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奶头乐”。

上市后的快手,面对着资本压力,以及增长压力和盈利需求,必须要回答一个终极问题。

在短视频用户增长达到了上限后,如果没有高品质内容的持续生产支撑,“老铁们”能不能支撑起快手的未来?

快手到底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平台,还是真正在“普惠”他们呢?


5

第二个隐忧.就是与抖音的竞争格局。

提到快手,就不能不讲到抖音。

2016年才成立的抖音,落后了快手整整5年时间。

但是短短3年后,抖音完成了对快手的全面反超,这就像当年微信红包偷袭支付宝一样,一个春节后,支付宝的用户全都在用微信支付,让马云连整个年都没过好。

我们上面说,快手的核心优势,也就是它的护城河,是建立“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体系,搭建共情的用户社区,形成“老铁经济”。

而抖音就是采用了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双重的推荐结构。

去中心化结构需要有用户的转发,加上算法机制发现优质内容,但是流量的获取需要靠社群关系,靠用户共情去慢慢积累而成。

如果想要从UGC(用户生产内容)中快速产生出优质的内容,一定需要平台内转发这个功能的,注意是平台动用自己的流量体系做转发。。

一旦有了平台内转发,便可以快速推动平台内优质内容的浮现,加快内容的流通。

只有快速的产生优质内容,增强用户体验,才能让更多的用户在上面看到更多的优质内容,而不是靠转发带来间断式的内容。

而这就是抖音的强势之处,抖音更倾向于公域流量,它的推荐机制更为老道,只根据爆款内容进行推荐分发。

这也就代表着,抖音的推荐机制更注重内容质量,专业的传播属性更强,同时还兼具娱乐化功能。

快手就是更偏向于私域流量,快手所提倡的“老铁文化”,虽然能更好的调动用户之间的关注与互动,增加用户粘性,但这一切都基于用户逐渐达成的共情和认知。

举个例子,快手是搭建了一个社区,用户就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邻里邻居之间经常互动交流,就像我们都很怀念小时候大院里的氛围一样。

但是,抖音就是建立更漂亮独立的摩天大楼吸引用户去入住,它不在乎用户之间的关系,只想用一个又一个高质量的爆款内容吸引你的注意力。

而现实正是用户越来越多告别了群居的四合院,住进了摩天大楼,尽管我们也很怀念,可我们更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

快手能做的,抖音不光在做,还做得更好,快手的护城河就是这么被抖音给撕开一条缺口,给摧毁的。

从更深一步的层面上来说,快手虽然拥有了先发优势,但不管是在内容生产上、用户需求上还是推荐算法机制上,快手看似固若金汤的护城河,其实不堪抖音一击。

当然,我们还是不可否认快手的成功,快手急切上市的一大理由也是需求更多的资金要做调整,更好的应对抖音的挑战。

而市场对快手的看好,也代表着快手面对抖音并非不可一战。

隐忧背后,如何挤掉泡沫,打造更好的内容,找到更多盈利空间,代表着快手未来更大的机遇。


6

任何成功,总是有它内在逻辑所存在的。

特别是商业上的成功,我们不仅仅要看到表面,更需要发现内在深处的逻辑。

快手的上市,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短视频会在未来带来重大的商业机会。

而想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一定要记住,需求在先,内容为王。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