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公关战,抖音赢不了

公关PR
智倜的公关世界
2021-02-07

微信图片_20210207170942.jpg

自从抖音状告腾讯以后,我的兴奋点就被点燃。抖音挑战腾讯,已经成为第二次“3Q大战”,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

几天以后,战争走势出人意料,双方并没有上演激烈的交锋。面对头条系的火力全开,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火山等平台铺天盖地的叫阵,腾讯系除了官方发表一次正式声明,一次娱乐声明之外,再无其他动作。随后就是出人意料地安静,以至于安静得令人窒息,甚至有点害怕。

任何战争都必须有对立双方,如果只有单独一方,这仗是打不起来的。抖音咄咄逼人,腾讯悄无声息,你让这万众瞩目的第二场互联大战怎么个打法?

于是,我在静下心来细细思索以后,认为腾讯是在憋大招呢。目前,抖音是按照常规公关战的套路出牌,但腾讯却不走寻常路。或许腾讯在想,与其和抖音打一场消耗战,不如找其弱点,一招致命。要知道,抖音不是第二个360,腾讯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公关小白了。

直觉告诉我,这场公关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抖音的失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微信图片_20210207170945.jpg


在分析抖音的公关策略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早在11年之前,360是如何挑战腾讯的。因为这个案例与目前的DT公关战有很多相似之处。

2010年7月24日,各大网站突然被一篇檄文刷屏,其标题是《“狗日的”腾讯》,看上去十分血腥。这是两天以后将要发表于《计算机世界》的封面文章,被提前贴到了网上。为此记者许磊写道:“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腾讯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互联网盛宴。它总是在一开始就亦步亦趋地跟随,然后细致地模仿,然后决绝地超越……。实际上,因为腾讯在互联网界‘无耻模仿抄袭’的恶名,使得腾讯全线树敌,成为众矢之的。”

“狗日的”事件之后,腾讯在马化腾的带领下并未收手,反而是四面出击,到处扩张。两个月以后,那个比马化腾年长一岁的湖北人周鸿祎出场了。从2010年9月到11月,他创办的奇虎360与腾讯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用户争夺,时称“3Q大战”。

当年360的公关策略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几步:

一是造声势。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企业装弹,媒体放炮,让《计算机世界》先给腾讯扣上模仿、抄袭、垄断的恶名。

二是摆事实。两个月以后,360以户安全问题为名,开始全面攻击腾讯。为什么360不在《计算机世界》的讨伐檄文发出以后,就立刻开展行动呢?这中间要有一个过渡期,避免暴露幕后的操盘手。

三是谈感情。公关战打到一定阶段,一定要在感情上做文章。360当年身处弱势,但是马化腾却钻入周鸿祎设下的迷局之中。虽然腾讯在法理上占得优势,但最后却输掉了人心。

关于这场大战的详细过程,我在《2010-2020,腾讯公关这十年》中已经有详细回顾。但这篇文章问世不久就不幸牺牲,让我觉得非常可惜。

微信图片_20210207170947.jpg

我们再看抖音在这次挑战中的出牌顺序:

2月2日,抖音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提起诉状,状告腾讯垄断。同一天,抖音的所有官方账户,向外界披露了这个消息。

紧接着,北京日报刊登了记者赵语涵的署名文章:《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第一案:抖音起诉腾讯要求解封》。该文通篇都是抖音起诉状如何如何,抖音认为如何如何,最后再引用2020年底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出台的反垄断法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要给腾讯扣上垄断的帽子。

2月3日,人民日报等央媒开始转载这篇文章,事件进入大众视野之中。

2月3日,在今日头条客户端搜索相关新闻,置顶文章就是北京日报的报道。其热点标题也非常醒目: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第一案。

在这个过程中,抖音的公关战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失误:

首先是舆论氛围没有营造。

我不知道抖音公关部在开战之前是否研究过“3Q大战”。如果抖音想走360的老路,那首先要在用广大户中营造腾讯垄断的舆论氛围。等到把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腾讯身上以后,再寻找恰当时机,用起诉的方式为腾讯反垄断的话题添柴加火,火上浇油。

其次是统一战线没有达成。

抖音在毫无舆论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向腾讯发难,随后又借助党报站台,这是常规公关战的套路。但是找党媒为自己背书,需要它有鲜明的态度。但是细读赵记者语涵的文章,却给人一种“语焉不详、涵泳乎其中”的感觉。可见抖音与该报并没有达成统一战线。当然,这也显然了新闻工作者的客观态度。

最后是公司格局不大。

在今日头条上搜索相关新闻,除了北京日报的那篇置顶文章外,大部分内容全是对腾讯不利的消息和评论。但是,你在腾讯新闻、微信搜索上看到的,却是没有经过后台处理的、相当全面的信息。二者相比,其格局高下一目了然,吃瓜群众也心知肚明。

根据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如果抖音还是按照常规出牌,这场公关战根本就别想打赢。这对于抖音自身的发展利弊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微信图片_20210207170950.jpg

腾讯遭到抖音的进攻以后,第一时间在“鹅厂黑板报”的账号上做出回应。“鹅厂黑板报”的第一条信息发布于2018年6月25日,它虽然是腾讯旗下的官方账号之一,但只是在遇到重要事件时,才会对外发声。例如去年的腾讯老干妈事件,就是通过这个账号向外界表明态度。

从腾讯回应抖音的内容上来分析,主要表达了如下观点:

一、暂时未收到起诉的相关材料。

二、腾讯及其产品遵守相关法律、秉承合作理念、保障用户隐私。

三、头条系旗下多款产品通过不正当竞争关系违规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已被法院要求停止侵权。

四、腾讯将在法律层面与抖音开展诉讼。

除了这份官方声明之外,腾讯公关再无其他动作。这又是什么套路呢?我认为这正是其高明之处。在局面不明朗的情况下,受攻击一方只能见招拆招,不必过度回应。如果回应频繁,反而会给外界提供把柄,形成不利的舆论材料。

“3Q大战”时,时任腾讯公关总监的刘畅在发布会上嚎啕大哭,并没有博得大众的同情和支持。2010年以后,腾讯和马化腾深知民心所向,才能事业有成。可见腾讯在商战中是吃过亏、知道痛的。所以,马化腾从2010年以后,采取开放的态度,一改过去的公关策略。

在马化腾的授意下,腾讯公关部门从2011年开始,用长达半年的时间完成战略转型。它在全国组织了10场“诊断腾讯”的主题研讨会。以马化腾为首的高管团队放低姿态,请求批评、忠告和建议,希望寻找到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这时的腾讯公关部,在熬了若干年以后,终于在冷宫中等来了翻牌的时刻。

从此以后,业界越来越知道腾讯公关部的厉害。他们最厉害地方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柔制刚、以屈求伸的太极之术。腾讯本身就很强,如果在处理公关事件上,再以强势的面貌出现,就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反感和排斥。在这方面,腾讯公关应该是深黯此道的。

公关战、舆论战不同于商战,商战争夺的是利益,公关战夺得是人心。在DT大战中,抖音一方已经表现出强势姿态,如果腾讯秉持强者恒强的理念,那才是正中抖音下怀。

秉承弱者姿态,保持以柔克刚,是腾讯公关的总策略。在DT大战中,腾讯公关还有什么动作呢?依我看,目前他们在舆论层面如此低调,甚至无所作为,其实是一种障眼法。我推测,他们很可能会开辟新的战场,在用户口碑上去做文章。

大家都记得,在2019年3月,抖音官方就屏蔽过腾讯旗下两款游戏,分别是王者荣耀和绝地求生。当时抖音的做法就是要这两款游戏的用户二选一。在抖音平台上,上传短视频和搜索相关内容都受到禁播。虽然后来由于腾讯的诉讼,抖音解封了相关游戏,但在游戏用户中,抖音却背负了不少骂名。

腾讯公关是否会利用两年前的事件,在用户口碑上大做文章呢?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我想,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如果这么操盘,那可是高手中的高手了,我都能想到,他大概率也会想到。

假如我的猜测不错,那么腾讯公关就会一招致胜:先在舆论层面先以弱者示人,紧接着在自己的游戏平台上对抖音进行一轮轮打击;最要命的是,这时抖音的全部精力还盯着舆论导向呢,全然不知道自己将会掉进对方挖好的坑里面。

结束语

抖音和腾讯的事件发生后,很多媒体都说这是第二次“3Q大战”,纷纷预测两大互联网巨头这史诗级战争的走势。从公关层面上讲,这是一场极不对称的较量,就好比第一次海湾战争,当萨达姆的军队准备与联合国军打地面战时,美军却远在千里之外,用战术导弹将伊拉克部队一一摧毁。抖音就是当年的伊拉克,所以这场公关战从一开始,胜败已成定局,抖音必输无疑。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