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布拉泽维奇确实是世界一流的教练,但当他带着一群亚洲三流球员时,任凭一流的教练也难以驾驭比赛。或许老布设想了无数种比赛的开局,但他偏偏没有预料到,率先这么快进球的却是阿曼队。一切发生得如此的突然,突然得甚至有些像做梦。
面对国奥队员一次次失误,老布显得毫无办法,这位74岁老帅终究不是“神仙”,其实,当阿曼队主帅赛前那句“我只担心老布”已经是对这支国奥最大的讽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想赢球,靠一个教练,还敢说必需的?就是把瓜迪奥拉、穆里尼奥请来也没用。主场意外失利后,老布还放言几天后将在客场阿曼赢回比赛,截至本文发稿时,国奥对阿曼客场的比赛还没有踢,然而,就算是在客场赢回了比赛,也很难指望这支队伍进军伦敦奥运会了。因为,本届国奥队糟糕的表现,注定很难有“翻盘”的可能。足球虽然是圆的,但是这绝非是仅凭运气就能够创造奇迹的。
那种把希望寄托在名帅身上的想法,到此可以宣告终结了。现在,或许正是我们要好好考虑狠抓青少年足球的时候。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在接管中国足球时所说:“青少年足球才是中国足球发展之根本!”
中国足球需要“塔基”
几乎在中国国奥冲击伦敦奥运会的同一时间,中国两支青少年足球队即将远赴欧洲,参加“与世界有约”——全球规模最大的“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
这是全世界青少年足球的盛大节日,虽然这是从世界青少年中选拔出来的来自最基层的足球队,却让足球少年们感觉到了真正的快乐。作为“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的主要合作伙伴,瑞典斯凯孚(SKF)集团自2007年起便在全球各地举办名为“与世界有约”的资格赛。今年,中国资格赛的获胜队伍是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中学女子足球队。此外,为了让中国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代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鹏城希望学校的男子足球队也将远赴哥德堡,和来自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支球队,共计3万多名小队员们一起同场献技。
有专家分析,中国足球需要“塔基”,日韩足球的成功就是最充分的证明。而这次国奥在主场意外失利,其实就有其必然自身原因。常言道:“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举国体制下早期的培训体系是业余体校,而现在体校招生要花钱做广告,即使这样,业余体校还是门可罗雀。职业化下的培训体系未入轨道,1989年年龄段的这届国奥,正是处在这样的历史断代期,开始自己的足球生涯。
笔者在上海体院上大学时,曾经对100个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中有一半以上的做着或做过不同的“明星梦”(包括球星、影星、歌星等),他们尤为崇拜球星,其中一部分能够准确无误地叫出不同国籍、不同姓名、不同性别的球星以及球星们的精彩片断和罗曼史,我感到震惊。看来,这些孩子在体育上表现出来的强烈欲望无情地被父母们“抑制”了,而家长们则认为,这样做无疑可以使自己的孩子更“出息”,自然,体育则被划入没“出息”和“出息”不大的行当。家长们这样划分,有对体育运动误解的成分,也害怕自己的独生子女去吃苦,对成为球星的希望,家长们认为,几乎是万分之零。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崇拜罗纳尔多、贝克汉姆这样的球星,一方面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事业的现象。
除此之外,当年,在中国足球大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两年前,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时,笔者听到不少足球界基层人士表示:“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好苗子越来越难选。”还有人感叹:“没能在娃娃阶段抓好足球培养工作,中国足球永远也上不去。”另外,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长期重竞技轻教育。孩子一旦练球就意味着只能往足球运动员方向努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家长自然不会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也意识到搞好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去年年底,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明确提出:狠抓青少年足球工作是中国足球的必由之路。他表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经过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正在向着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而加强青少年体育,是实现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
7000人,这是2010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数。而在巴西、阿根廷、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足球发达国家,青少年几乎人人爱足球、人人踢足球,正因为他们拥有了大量的青少年足球人口,这些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才站在了世界顶峰。如果欧美足球离我们太遥远,那么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在“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实施中,日、韩在校园早已完成了一个足球金字塔体系。在日本,有70万青少年在踢足球,中国只有7000人;在韩国,从小学到高中,每年有近6000场学生联赛,中国只有不到300场。可见,屡屡在关键的比赛中出现的“恐韩症”、“逢日不胜”,归根结底是我们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早在两年前,韩国全国小学、初中、高中都按地区参加各级联赛。像小学联赛,全国分为29个区,总共有266所学校派队参加,全年可以进行2600多场比赛;初中联赛,全国分为17个区,有169所学校派队参加,全年可以进行1700多场比赛;高中联赛,全国分为13个区,有135支球队参加,全年可以进行1100多场比赛。去年,韩国参加全国小学联赛的有近280支球队,参赛球员达7000多人。这就是人家的足球人才储备,在韩国,某一年龄段可能有几百支队伍,中国在这一年龄段最多只有十几支队伍。日本球员更是从小就进入注册体系,据说是出于保密的考虑,目前公布的只是3年前日本足协的统计,那也足够吓人的:日本高中年龄段15至18岁注册球员为153047人,初中年龄段12至15岁注册球员为236514人,12岁以下小学及儿童球员不计其数。
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有专家认为,足球项目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它与个人项目有很大的不同,足球的整体性要求更高,需要众多选手共同参与、互相配合,众多球队相互交流、竞争提高,这就决定了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基础就在于必须拥有相当大数量的热爱足球、参与足球、具有一定足球技能的足球人口。尽管我国人口众多,但足球人口的比例极小,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严重匮乏。我们与国外开展比较好的国家相比,青少年足球人口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日前,在国奥主场失利后,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就曾直言:“体育比赛固然都是要争胜的,但是,把奥运会预选赛看得太重,从来都没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好结果。而且我还要提醒大家,请别提什么13亿,中国踢球的人有13万吗?国奥队的选拔基数有1300人吗?一提13亿,你瞧对方队员多轻松,好像他们是来打宇宙队一样,一毛钱心理压力也没有,都送给咱队员了。”黄健翔在总结国奥队失利的原因时指出:能力本来就一般,整体磨合也不好,全体紧张至最后一刻。这或许是中国足球“阵痛”的前夜,“别怪教练,别骂队员,让体育让足球篮球田径游泳音乐美术课都回归学校才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