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8月26日,淘宝保险宣布与安联保险结成战略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中秋赏月险”。该保险产品一经推出,就在网络空间引发巨大的争议和反响。笔者以为,淘宝与安联财险的这一合作,表面上看是推出一款颇具创新性的保险产品,而深层次的目的,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8月26日,筹建中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淘宝保险宣布与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并推出国内首个“中秋赏月险”。该保险产品一经推出,就在网络空间引发巨大的争议和反响。笔者以为,淘宝与安联财险的这一合作,表面上看是推出一款颇具创新性的保险产品,而深层次的目的,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分析“赏月险”背后的“醉翁之意”前,我们先看看“赏月险”到底是款什么产品。
赏月险实际上是一款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
安联财险介绍,“赏月险”的全名是“赏月不便险”,是一款人身意外险的附加险,赔付的是消费者不能赏月造成的心情损失,类似民众熟悉的航班延误险。
据多家媒体报道,“赏月险”是安联财险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多个城市20多年的气象数据,建立风险模型后,所推出的国内首款既与节日相关,又与天气相关的保险产品。依据“赏月险”产品的设置,其分成两档。其中一档投保价格为20元,若被保险人在赏月城市(上海、广州或深圳)由于天气原因看不到月亮,可获保险理赔50元;第二档投保价格为99元,赏月城市从3个增加到41个。如果被保险人所在赏月城市由于天气原因看不到月亮,即可获保险理赔188元。相应赔付金额会汇至被保险人的支付宝账户内。此外,无论哪个档次被保险人能否看到月亮,在赏月险中都能获得1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障,第二档的被保险人还能获得一盒华美常温冰皮月饼。
那么,如何界定看不到月亮?这或许是当下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安联财险介绍,赏月理赔将以2013年9月19号中秋节当天中国天气网在北京时间18时发布的20时至次日2时整的天气信息为准。如果18时的天气播报显示这一时段内,赏月城市为阴、雨等天气,则界定为看不到月亮,可获得理赔。
成都商报记者席大伟亲身体验了这一产品。他在《 淘宝开卖“赏月险” 赌天气还是搞营销》一文中说,自己查阅了《安联中秋赏月险》的保险条款,从具体条款上看,该产品本质是一款意外险,主保险责任为“在2013年9月19日中秋节当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残疾或烧烫伤的,保险人依照下列约定给付保险金,且被保险人给付各项保险金之和不超过保险金额(10万元每位被保险人)”。而投保之后生成的保险凭证则显示,投保人为“华美月饼”,基本保障主要为“意外身故、残疾及烧烫伤和赏月不便保障”。不难看出,该款产品实际上是由赞助商“华美月饼”作为投保人进行投保,消费者进行认购并选择被保险人的意外险产品,受益人则为被保险人的法定受益人。
赏月险:醉翁之意不在酒
赏月险推出后,即在网络空间引发巨大争议。有网友戏言,中秋看不到月亮也没啥失落了,至少经济上有补偿;但也有些网友则陷入纠结:买了“赏月险”,中秋是期待月亮出来还是不出来呢?而合作双方同时表示,发布这款产品的用意之一是为了尝试互联网与保险的融合创新。
尝试创新,也许淘宝和安联保险两家也确有如此初衷,然而,高调推出赏月险的背后,仅仅是为了“尝试创新”那么简单吗?让我们从这次合作的双方安联保险和淘宝保险分别来一探究竟。
从安联保险方面看,安联财险(中国)从2003年成立以来,并未在中国保险市场上获得丰厚利润。据公开信息显示,安联财险2012年净亏损2.1亿。然而,靠着这款颇具争议性的产品,安联保险在短时间内收获了足够多的眼球。这一点从“安联保险”的百度指数走势上可以清晰看出:在赏月险推出后,其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都大幅上升。
尽管“赏月险”赚足了眼球,但实际买单者寥寥。《南方日报》题为《“赏月险”是创新还是噱头?》的文章报道说,安联财险在淘宝网的旗舰店数据显示,截至26日晚上8时,针对广州、深圳、上海三地的“赏月险”A款销量只有96份。这样的销售业绩,对照如此高的媒体关注度,难怪有业内人士说,安联此举重在塑造品牌形象和收集客户信息上,而赏月不便的理赔只是噱头而已。
除了品牌效应,赏月险的推出也确实能让安联保险积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保险产品的宝贵经验。安联财险副首席运行官宋玄壁在谈到赏月险时就对比了线上线下渠道的巨大差异。他对媒体表示“只有在互联网上,保险公司才能借助网络运营,推送这种创新险种,因为如果换成线下渠道,‘赏月险’这种区域属性异常明显的险种肯定无法销售,因为技术要求、推广成本过于高昂。”
从淘宝这方来看,前不久通过“余额宝”高调进入基金销售渠道,此次的“赏月险”让人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淘宝已在保险领域深耕多年,只是一直鸭子划水般,非常低调。据《今日早报》题为《阿里金融触角伸至保险领域 “中秋赏月险”赚眼球》的文章报道,早在三年前,淘宝保险就已经成型。发展至今,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泰康等22家国内知名保险公司都已进驻该平台,同时涵盖了车险、购物保障险、财产险等多个门类数百个险种。数据显示,淘宝保险上线3年后,平台上完成的交易笔数超10亿,但其中用户网购时同步购买的运费险占比达到50%。目前,淘宝保险平台上的日均投保量已超过200万笔。 因此,此次“赏月险”高调亮相,某种程度上也是高调吹响了筹建中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进军保险领域的冲锋号。
据阿里金融人士介绍,阿里巴巴在今年迎来重大变革,集团内所有金融类业务,结合原有的支付宝,进入正在筹建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淘宝保险也作为核心业务进入阿里小微的创新金融事业群。“淘宝保险的发展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平台,保险公司可以在上面开店销售各自的产品;二是将电子商务生态中所产生的保障需求信息传递给保险行业,推动其产品创新,以满足网民以及相关网络行为、生活的保障需求。”一位阿里金融人士告诉记者。淘宝保险总经理姜兴透露,未来淘宝保险将重点推动保险业为电子商务从业者的保障需求进行创新。他说:“电子商务聚集着数量庞大的消费者,而网络化的手段,能让很多消费环节变得更加便捷、透明,保险消费当然也能分享这些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将成为保险创新的天然沃土。”姜兴透露,除了赏月险外,淘宝保险还分别与中国太平和东吴人寿合作,开卖“单身险”和“爱情保险”。
最后,除了安联保险和淘宝保险,笔者感觉前文中提到的“华美月饼”也颇有营销眼光。搭上如此一个颇能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做借势营销,也可说是颇具慧眼了。只是,在报道“赏月险”的众多文章中,提及“华美月饼”的并不多,这大概是营销执行中哪个环节的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