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重视人

职业指南
运营狗工作日记
12小时前

创业这几年,我越来越确定一件事。

做咨询看似是在讲方法论,有模型、增长、产品、商业闭环这些,但真正决定成败的,从来都是人。

我帮过各类人做定位、做产品、做转型,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状态差距。

这个差距,最终会影响结果。

甚至很多时候,还不到拼我专业能力的时候,这个事就已经必然会败了。

做咨询,与其说是在不断优化我的知识体系,倒不如说会深度交流各种各样的人。

为了能帮到他们,客户都要对我坦诚相待。

把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当下所想的完完整整的告诉我,不能修饰美化和刻意隐瞒,否则都会影响疗效。

这种深度沟通,我的感受是进入了一个个人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丰富、真实、痛苦、焦灼...

说实话,还挺心累的,毕竟入戏了,要站在客户视角思考。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我已经是客户的嘴替眼替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事能不能成了。

剩下的,就是事在人为。

一定程度上,拼的是客户这个人的状态。

同样的建议,在一个人身上能落地、能起飞,能变成结果,换一个人就完全动不了,连执行都没有。

你看看,知识体系在这个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了,需要的是看懂这个人。

有个真实的案例,我印象特别深。

有一次给一位互联网行业出来的会员做咨询,专业很强,履历也很好,但整个人的状态是塌的。

我给他提一个建议,他能用10种不同的维度,论证这个建议不行。

所有的答案,都是在否定自己。

他不是没能力,是他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做成。

你给他一个方向,不敢走;给他一个方法,不想试;给他一个简单动作,他就会想失败以后的样子。

其实,不是方法论的问题,是需要先把这个人扶起来,让他觉得自己有价值,能被看见、能被接住、能被认可。

只有这样,他的增长才有可能开始。

后来,我对这句话感受越来越深:

有些人不是被市场淘汰的,是被自己困住的。

另一种典型是这样的。

你给一个人一个框架,他立刻能融进去、立刻能行动、立刻能反馈,第二天就把结果拿来给你看。

你甚至能感觉到:

他不是在等你推动,只要有人给一个结构,他就能跑起来。

我把“重视人”这件事,总结成三个维度。

第一、看一个人的底层力量

能量状态,决定他学不学得进去;自信程度,决定他愿不愿意往前走;积极程度,决定他能不能扛住中间的失败。

方法论不是第一步,让他重新看见自己,才是第一步。

第二、看他的模式是不是健康的

有人习惯自我PUA,习惯把自己放在弱位,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看见,在情绪里绕圈。

这种模式如果不先破掉,你给他再多路线也走不出去。

只要是破掉这个模式,这个人会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恢复。

第三、看他想不想改变

咨询最难的不是教,而是对方到底想不想动。

有人真的痛,但还没痛到要改变,嘴上说着想转型,但心里还想待在舒适区里,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有人明明知道方向,却始终不迈第一步。

改变这件事,永远是自愿的。

我看得越来越清楚:

所谓咨询,不管是转型、定位、产品,其实都是和人打交道。

那些方法论和模型什么的,都先往后放,不是最关键的,先搞定这个人才是第一步。

要能看懂他,把困惑理顺,给信心、给方向、给动作,这才是咨询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想说两句心里话:

你需要的,不是花里胡哨、天花乱坠、模型满天飞的战略打法,而是要有人懂你,能和你有共鸣的引路人。

你不是没有能力,可能只是还没遇到那个人。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