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产生的站外电商转化应该怎么准确衡量

营销方法
宋星
2024-04-23

经济慢慢有所复苏,问数据问题的朋友又开始多起来。

时代变了,最近被问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已经跟传统世界的流量和归因追踪很不同了。

问:公司做了很多种草营销,尤其是在小红书在抖音上。这些种草营销部分可以走小红书或者抖音的电商闭环完成。但是,(宋老师)你也知道的,更多人其实是看到小红书(的笔记),看到抖音(的视频),转而到淘宝、京东这些平台电商去搜索去购买的。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如何能够衡量到小红书或者抖音的这种“溢出”效应,真正准确衡量种草营销的真实价值呢?

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要准确衡量,第一个念头可能就是,有没有办法能够通过加监测代码(或者埋点)的方法来衡量呢?

很难说能或者不能,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跟你种草形态有关。这样,我讲三种目前最常用的追踪方式,你自行判别是否适合于你的情况。


1


第一种方法,CID。

种草内容上是挂链的,也就是种草内容上有链接直接调起电商平台,然后用户能直接看了内容(笔记或者短视频),就能点击链接,跳转到淘宝京东啥的,完成购买。

这种方式,实际上本质上并不能算种草了。本质上还是引流到电商去做转化。

对转化的追踪是可以通过给内容端挂的链接(就是跳转到电商平台的那个链接)上加上CID tag的方法,来进行流量转化的追踪。

CID方法目前在行业中已经非常成熟。

小红书现在又重新启用了“小红星”,这个东西就是小红书官方提供的用于追踪流量在淘宝(天猫)内转化的CID解决方案。


2


第二种方法,Panel。

种草内容没有挂链,用户被种了草之后,自己打开的电商平台,自己搜索之后,完成了购买。这种情况是真正意义上的种草溢出后带来的转化。

这种情形,存在明显的数据上“断链”,因为不是用户直接从内容平台上的链接点击到电商平台,而是自己手动打开的电商平台,因此,电商平台是很难知道这个用户是来自于哪里的。

而内容平台也不可能知道用户在看了内容之后去了哪里。因为电商平台也毫无疑问属于内容平台的“站外”。

所以,对于广告主、内容平台和电商平台,三者都没办法通过直接埋点的数据追踪的方法,确定种草流量的转化。

目前最可行的方法,并且也是小红书呀、字节呀,都在采用的方法,就是招募panel(就是愿意接受调研的人群),然后做大规模的样本调研,来了解种草的溢出转化效果。

你可能认为,调研这方法不准确呀!

其实,准确性取决于panel里人群的规模。这些panel里面的人群,如果数量多(50万人甚至更多),那么准确性还是可以的。

Panel的原理是:愿意进入panel被调研的人,手机中都装一个特殊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能够监控从内容平台跳转到电商平台的流量转化过程。就相当于这个人主动愿意自己的手机“被监视”,当然,他也会因此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确实,它做不到埋点方法的准确程度。但是相对而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而且,它确实也是现在最可行的方法。


3


第三种方法,运营商等第三方给数据。

第三种方法,比较玄学。也是对付没有直接链接的情况的。

有一些第三方公司,宣称手上有运营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能具体到个人,但是可以把跨APP(跨不同互联网媒体生态)的效果追踪的报告提供出来。

如果服务商手上真的是来自运营商的可靠的数据,那么这个方法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

广告主需要提供给第三方服务商内容平台上自己的种草内容的URL,以及电商平台上自己店铺的URL。然后让第三方去基于运营商数据自行匹配。

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因为运营商数据含有时间戳,是可以的基于时间先后关系来判断种草前后用户的互联网浏览行为的。

不过,这个方法玄,就玄在,恐怕没有人能验证,是否真的是运营商的数据!

怎么能证明呢?我反正不是很知道,运营商这几年也是挺害怕自己的数据泄露了用户个人信息的。

但是,基于我的观察和合理推测,运营商一直都特别希望自己的数据能产生经济价值(这是事实,不是推测),因此,不涉及到提供个人用户级别的数据,而是以报告形式提供数据,是运营商比较喜欢去做的。

所以,这种方法有一个建议,就是让运营商本商,提供背书,可能才敢信。

参与讨论

宋星
+ 关注
  • 浏览

    155315

  • 文章

    74

宋星是纷析数据科技的创始人,纷析数据为企业实现互联网营销和运营优化以及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同时,他也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传媒集团之一:阳狮媒体集团担任数据与技术创新部总经理。宋星有十一年历史的个人博客《网站分析在中国》是互联网从业者必读的「圣经」。宋星同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百度特聘专家和钻石讲师、Google mLab特聘顾问。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