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建议我们要警惕的50个认知偏差(下)

职业指南
陈壕
2024-02-20

作者:陈壕

保持思维清晰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明智的决策并解决问题,而认知偏差则会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决策,难以看清这个世界、无法准确地分析问题的本质,也就不能高效地决策和解决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在推特上发布一个帖子,列出了应该警惕的 50 种常见思维偏见、思维错误和非理性的人类思维倾向,他认为,了解和识别这些偏差有助于提高思维清晰度,做出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判断,年轻人应该熟知这些认知性偏差,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决策中避免落入这些心理陷阱。这个帖子引起数十万人的疯狂点赞。

埃隆·马斯克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之一,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电动汽车、太空探索和人工智能等,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思维清晰和对认知偏见的认识。

普通人学习马斯克指出的这50种认知偏差,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思维清晰、进行更好的思考和决策,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50种认知偏差。

接上篇《马斯克建议我们要警惕的50个认知偏差(上)》(点击查看),本篇再分享25个认知偏差。


——26 效用叠层——

某些事情越是被公开和重复讨论,为了融入社会,我们就越会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类似于我们中国一个成语“三人市虎”的含义。

【例子】

社交媒体上突然流传一则关于某种健康食品的神奇功效的消息,这则消息被大量转发和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它的真实性,尽管其功效缺乏确凿的证据。


——27 衰落主义——

我们倾向于对旧时光充满浪漫想象,而对未来充满消极态度,认为社会和结构大致上一直在衰退。

将这一认知偏差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就是大家常见的“怀旧营销”。

【例子】

一些摇滚乐或爵士乐的忠实粉丝可能认为,现代流行音乐或电子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相比显得浮躁和缺乏深度。他们可能抱怨现代音乐产业的商业化和流行文化的浅薄,认为这些导致了音乐的衰落。


——28 现状偏见——

我们倾向于让事物保持原状,而偏离原来的变动会被认为是一种损失。

【例子】

假设有人已经在一个小区里居住了很多年,习惯了那里的环境、邻居和日常生活方式。突然有一天,政府决定对该小区所在区域进行改造,要重新规划绿化、增加停车位、调整部分居民的住房等。

尽管这些改变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更多的便利,但小区居民可能会因为现状偏见而感到不满和抵触,可能会担心新的规划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即使新的规划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好处,他们仍然可能会因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而反对这个改变。


——29 沉没成本谬误——

就算面临损失,我们仍然会坚持已经投入成本的事情投入更多,而不是改变投资方向。面对沉没成本,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因为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例子】

某人花了五元钱,买了一个烂苹果,为了不浪费,还是吃掉了。其实这五元钱就是沉没成本,就是怎么做都无法收回的成本。因为舍不得五元钱的沉没成本,这样他不但损失了金钱,还吃了一个烂苹果。


——30 赌徒谬误——

我们会认为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受到过去事件的影响。

【例子】

玩抛硬币的游戏时,硬币是均匀的,正面和反面的出现概率都是50%。但是当已经连续抛出了10次正面,这时就会有人相信,接下来抛出反面的概率增加了。实际上,下一次出现的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仍然分别是50%。


——31 零风险偏好——

我们倾向于将更小的风险降低为零,而不是选择减少更多的整体风险的另外一种方案。

【例子】

某人要购买一辆汽车,他非常担心汽车事故的风险,因此考虑购买一辆配备有各种最新安全技术的汽车,这些技术旨在将事故风险降至最低。然而,这些安全技术可能会增加汽车的成本。

实际上,他也可以考虑选择一辆价格更实惠、但基本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的汽车,并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购买更全面的汽车保险,这样还可以在发生事故时得到经济上的保障。


——32 框架效应——

也被称为叙述效应或语境效应:针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常常会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有点类似中国成语“朝三暮四”所指的情形。

【例子】

想象一下你正在参与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告诉你:

A.如果你服用这种新药,那么你有90%的概率会存活下来。

B:如果你不服用这种新药,那么你有10%的概率会死亡。

从逻辑上讲,A和B描述的是同一种情况——服用新药有90%的存活率。然而,人们在面对这两种描述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情境A中的“90%的存活率”而更愿意接受新药,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情境B中的“10%的死亡率”而更不愿意接受。


——33 刻板印象——

尽管没有关于个人的信息,我们仍然普遍认为某个普遍群体具有特定的某些个性特征。

【例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说法?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都会功夫Kongfu。


——34 外团体同质性偏差——

人们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圈子里的人各个不同。

【例子】

假设你是一位热衷于摇滚音乐的人,你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摇滚乐队。在你的眼中,每个乐队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技能和风格,这使得你们的乐队非常独特和多样化。

然而,当你遇到一些对摇滚音乐不感兴趣的人时,你可能会认为他们所有人都缺乏个性、保守且乏味。你可能会认为他们之间的相似性非常高,因为他们都不理解或欣赏摇滚音乐。


——35 权威偏见——

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

【例子】

过去电视购物广告中泛滥的藏医专家祖传秘方,就是权威偏见的典型例证。


——36 安慰剂效应——

如果我们相信一种治疗方法会起作用,它往往就会产生一定的疗效。

【例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土鸡蛋更有营养,因为土鸡生长的环境更自然、吃的食物更加天然,实际上,不同鸡蛋的营养成分相差无几,而我们之所以认为土鸡蛋更有营养,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相信饲养方式会影响鸡蛋的营养成分。


——37 幸存者偏差——

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幸存者的故事,因为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而我们很容易把看到的当作全部。

【例子】

在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希望提高战斗机的生存率。他们发现,返回的战斗机中,机翼上弹孔较多,而机身却很少有弹孔。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机翼更容易受到攻击,并决定加强机翼的防护。

然而,事实上,那些被击中机身的战斗机往往无法返回,因此机身上的弹孔并没有被观察到。真正的问题是,发动机等关键部位更容易受到攻击,但这些部位一旦受损,飞机往往无法生还。


——38 精神活动过速——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会因为创伤、药物使用(滥用)和体力消耗而发生改变。

【例子】

当你长时间专注于一项工作,比如连续几个小时编写报告或准备演讲,你可能会突然意识到时间过得飞快,仿佛只过了一会儿,但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在高度集中和疲惫的状态下,对时间的感知发生了改变。


——39 琐碎法则(自行车棚效应)——

我们经常会对琐碎的问题过于重视,而往往回避更加复杂的问题。这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一个俗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例子】

假设你正在计划一个周末的户外活动,你需要决定去哪里玩。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纠结于一些琐碎的问题,比如选择哪种颜色的野餐毯、是否需要带上防晒霜,或者应该准备哪些零食。然而,你可能忽视了更为关键的问题,比如天气状况是否适合户外活动、目的地的交通状况如何,或者是否需要提前预订。


——40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相较于已经完成的工作,人们更加容易记得未完成的工作。

【例子】

当我们面临一项任务,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如果任务未完成,我们很可能会持续地思考和担忧,即使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未完成任务的相关信息仍然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盘旋。


——41 宜家效应——

我们会对自己亲身参与制作的事物给与更高的价值。

【例子】

当你自己动手做饭时,即使最后的食物可能并不完美,你也会觉得它特别美味,因为你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努力和时间。你可能会更加珍惜这份食物,甚至觉得它比外面餐厅的食物更加美味,即使客观上它们的质量可能相差无几。


——42 本·富兰克林效应——

我们喜欢帮助他人,相比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更有可能帮助那些我们曾帮助过的人。

【例子】

小王借给小李1000块钱,过几天小李又向小王借车,小王又同意了。


——43 旁观者效应——

在一旁围观的人越多,挺身而出去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低。

【例子】

在一个繁忙的街头,有一位老人摔倒了痛苦地躺在地上。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在现场,他们很可能会立刻上前帮助那个摔倒的人。但是,如果现场有十几个人或更多人,情况就可能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可能都会想:“肯定有人会去帮他的,我不必急着去。” 结果是,尽管有很多人在场,但真正采取行动去帮助老人的人却很少。


——44 可受暗示性——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儿童,有时会将提问者建议的想法误认为是记忆。

【例子】

一个心理学家对一群孩子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张画有房子的图片,并问他们是否记得之前看过这张图片。在展示图片之前,心理学家私下里告诉其中一个孩子,他应该在实验中表示记得这张图片。

当孩子们被问及是否记得这张图片时,那个被私下告知的孩子很可能会表示他确实记得,即使他之前从未看过这张图片。


——45 虚假记忆——

我们会将想象误认为是真实的记忆。

【例子】

一个常见的虚假记忆例子是“曼德拉效应”。这个术语源于对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错误记忆。许多人错误地记得曼德拉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去世,并且对他的葬礼有清晰的记忆。

然而,事实上,曼德拉在90年代才被释放,并在2013年去世。这种错误的记忆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甚至影响了一些人的信念和认知。


——46 潜隐记忆——

我们会将真实的误认为是想象。

【例子】

小王以为去过墓地是他做的一个梦,实际上他真的去过墓地。


——47 悲观主义偏见——

我们有时会高估坏结果的概率。

【例子】

你正在考虑换工作,但面对一个新的工作机会,你可能会开始担忧各种负面情况,比如:新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你,可能会遇到难以相处的同事,新环境可能让你感到不适应等。你可能会因为这些担忧而犹豫不决,甚至最后选择放弃这个机会。


——48 乐观主义偏见——

我们有时对发生好的结果过于乐观。

【例子】

当你进入股票市场时,总觉得大盘和你所持仓的股票一定会上涨。


——49 聚类错觉——

我们在随机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规律,并形成聚类。这种倾向在许多情况下是有益的,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世界。然而,当应用于随机事件时,这种倾向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决策。

【例子】

假设在一个足球赛季中,有一支球队在前几轮比赛中连续取得了胜利。这时,媒体和球迷可能会开始讨论这支球队是否进入了“连胜模式”,并预测他们将继续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胜利。


——50 偏见盲点——

我们不认为自己有偏见,同时认为别人比我们更有偏见。

【例子】

一位坚定的保守派支持者可能认为自己在政治问题上持有客观、理性的观点,而认为那些持不同政见的人(如自由派)受到了某种偏见的影响,他们的观点不够客观。然而,事实上,他也可能受到自己政治信仰和偏见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