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手记:老板、您为什么不在安福路开店?

案例资讯
Jack Wu
2022-03-22

#为情所困?不,是(疫)情

社群里面有人在问,为什么没有及时更新。在此说声抱歉,上海#为(疫)情所困之下,没有完卵(本人居住的小区里面发现一位无症状患者)。居家办公相对于传统的办公方式在节约了市内交通时间的前提下,也忽略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图片

古人云: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工作之余、在社区大喇叭催促“核酸检测”的间歇,也补上这迟交的作业。

守店如守寡,守寡有人撩,守店无人理

先来看看两段对话:

对话一、我们最近遇到一些问题,咖啡店的人流量老是上不去,开业都1个月了,每天的销量也就那几单。你做品牌管理的,看能不能有资源,提升一下流量?做的好,有机会喔!

这是情商非常高的领导,在提出需求的时候,用这样的句式来展开沟通。其中,谈判的3要素:尊重、诱惑、机会,三要素都有了。

对话二、电商旗舰店的流量存在问题,市场部能不能做点事情,搞点品牌声量出来,带动一下流量增长和提升一下销售的转化。

显然,在业绩的压力之下,电商运营部门的同事开始上火了,在提出非常明确的需求的同时,也开始了“甩锅”的行为艺术。

职场上的“烂事”先放在一边,基于标准的职业经理人素养,我们要做到的是,满足Boss或者上级的需求,将自己的岗位职能范围以内以及范围外的工作做好,以推动工作的进展。

图片

疫情之下,有人说:

这一天啊!

守店比守寡都难,

守寡有人撩,

守店一天来个鬼影都看不见,

不来吧!还不死心!

来了吧!死了的心都有。

我太难了......

这话虽然糙了一点,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有值得说道、说道的地方。

寡妇对于人类的婚恋市场而言,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一些收入、年龄偏大的未婚男性而言,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之下,价值依然存在。反之,对于上文中提到咖啡和宠物用品品牌而言,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营销费用欠佳,并且没有价值点营销的情况下自然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更不用说疫情之下的国民阵痛。

流量是推广,品牌是心智

对于新锐品牌的建设,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公式:“新消费品牌=8000微信+5000小红书笔记+2000知乎问答+李佳琦/薇娅”。这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众多新锐品牌成为网红品牌之后,开始讨论品牌长红之道的时候就会深切的体会到流量之痛,以及品牌之失。

微信、小红书种草,或者李佳琦/薇娅的带货甚至Get到社会热点之后的“野蛮消费”生长之后必然是通常意义上的“沉寂期”。更进一步讲这种短时间的流量爆发,很有可能是在透支品牌的未来。当用户基于情感或者某种偏好购买了KOC、KOL推荐的商品后,在产品的功效或者服务没有达到心理预期的时候、甚至供应链缺失的情况下,这种基于流量的短时间销量爆发,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口碑效应。

对于品牌而言,如果这种关注没有产生复购,那么您的流量就会变得非常的贵。反之,如果您的产品具有极强的品牌力呢?

图片

比如说可乐,从1886年诞生之日起,一个多世纪以来,logo就没有改变过。做为一种典型的渐进型改进的消费品。可乐并没有刻意的去追逐社会热点,而是将消费者消费软饮料中不变的因素。如、物理上的口感,心理上的畅爽(软饮品类消费者不变的经典需求)常态化的固定,并且锁定一个家庭幸福的消费场景持续性的输出以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产品是载体,品牌是升华

最近这几年,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窜红了一系列新锐品牌。虽然说品牌建设的方式不同,但是有一样逻辑却是相通的:这些新锐品牌都具有强的产品力和故事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喜茶:惊喜感、爆发感的产品力和极致的空间场景体验的结合;

钟薛高:优质的原材料和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复合体;

三顿半:冷萃和无限制的超级速溶,新的应用场景的发现;

…..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人在惊叹这些品牌的融资能力和花钱能力的时候,您为什么不去感叹,这些新锐品牌背后那些有功效、有故事文化内容的强产品呢?当很多企业大佬在招牛人的时候需要从0-1或者从1-100的经历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家的产品具有“恋爱的感觉”吗?

从0-1,当您的产品力突出,创始人自带光环,那么热钱必然会去找你;

从1-100,产品力建设,营销费用充足,在多次试错后,必然打造出新的品牌。

初创品牌站在巴尔扎克的肩膀上更有腔调

很遗憾,前文中提到的咖啡品牌和宠物用品品牌无论是在产品力、还是品牌故事文化,或者是创始人背景光环之下都没有获得资本的青睐,没有成为那个被天使吻过的宠儿。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转换一下思路,与其自说自话,尴吹!不如站在巴尔扎克的肩膀上,变成巨人或者品位故事中的一部分,特别是故事中有腔调的那一部分呢?

咖啡和宠物自带话题,而且这两类产品的核心消费人群高度重叠“热爱生活”、“Z时代”、“精致而不奢侈”。TA们具有独立而丰富的灵魂,做自己的KOL,不轻易追随自己的偶像,既要特色有功效的产品,还需要品牌和自己玩在一起,非常文艺,并且精致。

在这种逻辑趋势之下,市场上诞生了咖啡猫吧的新物种,并在市场上激起了层层的浪花,一时间引发了诸多从业人员的关注。但新事物毕竟是属于小众群体,影响力有限,在短时间的热闹之后,也就归于平静。

图片

对于初创品牌而言,需要一个相对廉价的热点,并且能够有效的固化,而不是付费流量之后“烟花散去的寂寞”!

安福路不长、约1公里,在看完话剧艺术中心的彩排之后,您可以在野兽派买束鲜花、吃个网红brunch,再到三顿半原力空间消磨一下时光。当然,爱书的人也可以去多抓鱼看看能否淘到自己的“最爱”。相对于隔壁淮海路上的热闹,这里的时光似乎要慢那么一点,聚集的也不是什么大牌,而是当代中国潮(达)人、各路KOC网红的最爱。

图片

这样简约而不简单、精致而不琐碎的生活应该是咖啡这种Life品牌以及宠物用品品牌需要和消费者沟通的内容。当HARMAY话梅、野兽派、三顿半、多抓鱼和AN KO RAU等新锐品牌纷纷选址安福路的时候,也就将这类文化品牌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到了最大。

写在后面的话

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消费者给产品贴的符号和标签,这种符号和标签可能是功效或者品质的认同,也有可能是价值观上的共情。既然是贴符号和打标签,那就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短期流量匮乏的“锅”似乎、也不应该是品牌需要承担的责任。

多数品牌选择的路径:小红书种草、蹭热点或者头部主播带货,甚至营销事件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在获得短期流量爆发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隐患。这种隐患的典型特征就是复购率低下带来的流量成本居高不下。为此,很多企业提出了经营私域提升复购的策略,但是要想留存,必然要有差异性的利益输出,在没有巨量的广告投放的情况下,可以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去安福路(文化热点区域)开店,站在巴尔扎克的肩膀上说话更有腔调。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