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拿命换钱值不值?我帮你理智分析一下

职业指南
张良计
2021-01-08

拼多多的事情还在发酵,大家讨论的焦点已经从加班猝死的女员工,延伸到“去互联网公司拿命换钱值不值”这个话题上来了。

这个问题挺值得探讨,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从择业的角度详细讲讲,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首先,选工作选公司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

虽然年轻时有热血,容易冲动,但激情过后依然要回归正常生活,回归原始欲望。

既然是理性的事情,那咱们不妨就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

这里我建议大家拿张纸,做个找工作的收支损益评估表出来,一下子就清楚了。比如我们可以用最普遍的SWOT分析模型,来逐个分析互联网工作:

优势:

a. 互联网是风口行业,国家大力支持,未来发展空间大;

b. 薪资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劣势:

a. 对比其他行业,互联网的工作时间更长,压力更大;

b. 没有个人生活,周末几乎全部加班;

c. 工作变动较大,有可能一个月换几个项目组,不能持续学习;

机会:

a. 行业内跳槽,去更知名的大厂;

b. 转行跳槽去其他行业的互联网部门做高管;

c. 创业;

威胁:

a. 健康威胁:神经衰弱,各种亚健康,猝死,都是通病;

b. 成长威胁:35岁被清退的概率极大。如果不能晋升管理层,失业风险陡增;

c. 家庭和睦威胁: 可能十天半个月见不到老婆孩子,性生活想都别想;

上面这些只是简单举例,按这个模型大家可以去自行搜集各路信息,然后逐个往里面填。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面对的公司不同,SWOT分析的信息肯定也不会和我一样。

接着,我们把“优势”和“机会”里的每一项都赋予正分数来开始打分,同样的,“劣势”和“威胁”赋予负分数来打分。每一项正反满分10分,根据你自己认为的重要程度来打,最后算一个总分出来。

比如你认为薪资高很重要,可以打9分甚至10分。你认为亚健康猝死很吓人,那么就打-8分,以此类推。

最后算出的总分,如果是个正的分数,说明你内心还是比较向往的,那么可以考虑接受;反之如果最后得分是个负的,甚至负的很远,那我劝你还是算了。

这么做简单,具体,理智。比道听途说脑子一热要强多了,建议大家按此实践,自己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一目了然。

如果打分结果告诉你,自己想去互联网公司,那么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进入互联网公司以后,有几个事实最好提前了解。

第一,公司文化。

近几年华为的狼性文化“感染”了不少老板。现在10个互联网公司有9个说我们是狼性企业。

既然是狼性企业,那么先问问自己,你是一头狼还是一头羊?

如果你的个性是只小羊,羊入狼圈是个什么后果呢?《权力的游戏》都看过吧,里面的龙母从第一集开始的成长过程,就可以跟你在职场上遇到的情形做类比。

性格内向,老好人,不懂得拒绝,脸皮薄......这些都不适合狼性企业。

狼性企业要的是你骨子里从上到下散发着血性,是把竞争对手按在地上爆锤的决心,是对方今天早上上线了一个新功能,今天晚上你就要做出更好的功能干死对方的气势。

而这个东西是天生学不来的。如果你不是这种人,想逼自己成为这种人,那你会经历一段永生难忘的岁月。

像我好几个大学同学如今还呆在互联网企业的,个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们看待人生的方式,对待金钱、家人、好友的态度,对社会一些现象的价值观判断,都和我以前认识的那个人判若两人。

我不能说这种巨变是好还是不好,只是“不忘初心”这个说法,在这个行业是不成立的。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忘了初心。

用《无间道》里那句话来讲:

从来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第二,工作风格。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草根创业的多,精英高管都是后来公司发展壮大了,从外面调过来的空降兵。

这样的现状,导致绝大多数这样的公司里江湖气息特别浓厚。

江湖气息有什么特点呢?做事不怎么讲章法,上下级之间没有什么间隙。

先说这个做事不讲章法。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行业就跟川剧变脸一样,三天一个小机会,一个月一个小风口,所以基本上这里没有什么稳定的方法论存在。等你好不容易总结出经验框架了,结果做出来一看,用户风向变了,政策环境变了,竞争对手变了。

很多情况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产品和业务从0到1这个阶段,基本上就和摸奖撞大运差不多。

再加上KPI定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这里的工作特点,是快速的试验-总结-推翻-再试验。

这种风格,就造成其实你要不断学习,不断试错。有可能试了20次都没有一个成功的产品和业务做起来,于是996加班什么的就都来了。

就像你看现在抖音跑出来了,但字节跳动每年做死了多少个产品你不知道。这跟网红产业有点像,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真想做成一个产品,代码写得好产品设计得棒那只是第一步,后面公司愿意砸多少资源支持你,倾斜多少流量给到你,注入多少资本帮你干死竞争对手,这些才是关键,这些才能改变世界。

虽然这些东西和你无关,但能帮你理解清楚岗位的定位。说白了,大家都是螺丝钉。

但螺丝钉也有螺丝钉的目标,那就是一切都以结果为导向。至于你怎么达到这个结果的,只要你不犯法,那领导就不关心。

所以想在这里待下去,灵活适应性很重要。

你能适应各种不同部门的工作,能时不时想出一些制胜奇招,能适应一个月换3个领导,能适应自己的办公位永远都是临时办公位,那你就天生适合这里。

用英文讲这叫think out of the box,用中文讲叫拥抱变化。

至于上下级之间没有间隙,这个既好也不好。

好的是大家都是年轻人,不用像国企里那样一天到晚猜老板心里在想什么,大家有话就摊开来直说。

不好的地方在于,因为互联网企业里的领导普遍都很年轻,所以TA的社会经验,特别是对管理人的经验其实是不足的。

所以在遇到一些非专业之外的事情时,TA很有可能驾驭不了,甚至还拿着学生时代的行为习惯在做事情。

比如员工闹情绪,部门互相扯皮,TA大概率是没有这个智慧能处理地滴水不漏。很多时候你会有一种跟错人的感觉,你的老板不能帮你争取利益,反而还联合着外面的人来打压你。

相信我,这不是跟错人,是他自己没能力处理好。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单兵作战能力一定要强,指望老板什么都救你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收入回报。

之所以这个放在最后讲,是因为前面2点是你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会扑面而来遇到的。而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套现走人,这就跟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一样,一切以实物为准,你打开了盖子才知道。

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股票基本上分的差不多了,再进去的薪资回报可能还不如外企。

像华为这种算半个互联网公司,想一进去就拿高薪除非你是天才少年。我哥在里面拼死拼活干了十几年,才拿到百万年薪,这其中的苦真是一般企业不能比。

而创业阶段的互联网公司,再想拼一把上市比以前更难了。

原因在于,以前都是车库创业的草莽阶段,玩家少,钱好拿。你瞄准了一个机会进场不需要大资本大背景。

现在各个行业的机会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每个领域都有巨头,投资人也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那么好骗。

进入门槛高了,泡沫少了,大家更理性了,自然钱就更难赚了。这倒不是说机会绝对没有,而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概率更小了。

要我说,去互联网公司最大的回报倒不是金钱,而是视野。

你能接受这个行业最前沿的概念,可以在不同部门间穿梭工作吸取养分知识,趟上一些风口的顺风车,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比钱更有用。

有了这些经验,你以后创业也好跳槽也好,都是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于金钱回报,还是随缘的心态比较好。

像我一个朋友,他的职业路径是500强外企-广告公司-互联网大厂-创业,每一步都恰好踩在时代的节点上,上一份工作的技能和经验无缝迁移到下一份工作上,并没有死守着拼命打工打到财富自由这条路。

还是老一辈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

今天就写到这里。啰嗦这么多并不是给互联网公司高唱赞歌或者抨击抹黑,而是把我知道的现实情况都列出来。

你到底要什么,你愿意为了这个目标舍弃什么,你能承担多少风险,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拿命换钱值不值?答案在你心里。

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