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外企总监被裁员,你如何面对中年职场?

职业指南
瞎说职场
2020-06-03

知乎上,看到一位33岁外企总监提问求助。

他一直在外企发展,之前顺风顺水,早早在33岁的年龄升任总监,带着自己的团队。

却不料疫情来袭,他和他的整条业务线全部被裁员。如今再想求职找到合适的总监岗位已经很难。因为行业较小,公司又属于top1级别,往外跳基本上薪资和福利都会降低很大一截。

在一个多月的失业期中,ta又发现:总监不如普通职员好找工作

作为中层管理者,如果应聘一线员工,别人觉得“供不了这尊大佛”;如果应聘管理层,又因为行业背景单一,无法应聘其他行业。

经历这种从人生巅峰突然滑落至谷底的体验,是每个职场人都不希望的。

结合我自己的35岁转型破局取得一点成绩的经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悟。

我和这位总监的经历非常相似,我同样是「毕业后一直在外企,换了三份工作」,一路做到总监,当然我在外企的「总监」只是个title,并不像这位被裁的总监,货真价实的带着一条业务线。

回想我33岁那会儿,也是一个矛盾体:

一面是外企体面工作的自豪和舒适,另一面充斥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01  A面 Sean


2016年,我33岁,当时加入我的第三家外企,人力资源咨询行业内top1公司,Mercer已经有3年多,公司给的title是高级副总监(其实并不带几个下属)。

年薪加上年终奖的话,税前不到40万。

如果不考虑买房,这笔收入在上海还是能够勉强实现「车厘子自由」的。

那个时候的我,朝九晚六。

工作上,遇到了一位恩师CEO,很看重我的能力,给了我诸多主导项目的机会。

32岁的时候,接到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offer,CEO亲自下场挽留我,让我很感动。

工作之外,我学习了大量Mercer的在线课程(外企,尤其是顶级咨询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可谓是尽心尽力,我当时学的在线课程都是哈佛商学院的),每周还有1-2天去公司提供的福利健身房去跑步。

当时的生活,岁月静好,除了没有豪车之外,像是活在小红书里。


02 B面 Sean

但我也很焦虑。

市场趋势:外企在走下坡路;2016年恰恰是川普上台,开始反全球化,加上英国脱欧。这些黑天鹅事件对于欧美外企来说,也是非常负面的信号。

行业趋势:高大上的咨询行业越来越不被买单,除了咨询外,咨询公司必须落地做很多细节的工作,才可能从客户手里收到钱。

人才趋势:优秀的顾问都在跳槽互联网,当然也有在互联网待不了多久,又从杭州跑回上海的外企人。外企的文化、福利和工作时长太和谐,让不少外企人无法面对激烈的文化冲突。尽管如此,外企人还在往民企跑。

外企痼疾:体系的力量太强大,亚太总部多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特别喜欢手伸到中国来。外企中国分部想做点事情,总部的第一反应是「有没有风险」,基本上只有做原有业务,想要做点新的事情的同事,往往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和总部沟通上。

我有时候会想,我是不是一辈子就只能在咨询行业和外企做了,互联网那么有趣的事情是不是轮不到我了。

我也很想过转型互联网,但是和这位总监面临一模一样的问题:

  • 身在Top1企业,太舒适了,跳行业内都是走下坡路;

  • 跳行业外,没人买单我过往的经验和能力;

  • 好容易找到人力资源方向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我又不肯冒风险。


03 我给30岁+职场人的三点建议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间是2020年6月。

今年,我37岁。

脱离外企圈子2年了,有过一段失败的创业体验,经历过几晚睡不着觉的焦虑,也经历过产品怎么推都推不动的着急上火。

都经历完之后,感觉越来越平静。

人:认识了一波聪明而且有远见的朋友和同事,包括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

事:经历过失败,如今在安心做一个有趣而且很有希望成功的项目,有点小激动;工作外,在北大就业发展中心的一个项目上授课,帮助年轻人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钱:如今的收入结构更多元化,比之前更能承受短期风险。

不敢说现在的自己过得一切都好,但确实有三个小经验可以分享给这位朋友:

1 即使是总监,不要手生

我曾经写过一篇回答,是关于职业发展的两条路:专家路线 vs 管理路线

以企业金字塔式的结构,真正能走上去的是极少数;角力过程的失败者,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作为专家。而且专家的路更自由更灵活,尤其是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如今很多是独立的高管教练,比高管还牛还自在。

正如这位总监的体验:「总监不如普通员工好找工作」。

传统意义上,管理岗和专家岗是两条独立的发展路线。

微信图片_20200603172947.jpg

事实上,外企HR在招聘经理/总监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一个词:

Hands-on。

翻译过来,不仅能理论说服,还能上手干活。

也就是说,公司对人才的期待是:高管会议上能长袖善舞,回到一线撸起袖子也能干活

如今的企业没钱了,对于招聘成本看得越来越重,希望人才能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纯粹的管理者很不讨巧,手下但凡有一点问题,活就没人干了。

我之前一个前端朋友,做了几年管理岗,但出去面试的时候,竞争力居然不如自己的下属,时不时还会被面试官怼:

这个你都不懂?那个你也不熟悉吗?你应该是专家啊……

可是他不敲代码好多几年了,和天天敲代码的一线程序员相比,的确会手生。

一个总监在面试时被怼不能自己挽起袖子干活,心情可想而知。

他自己抓紧时间,恶补了一阵子,才拿到了靠谱的offer。

人生总有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之前做的总监,指挥着几十号,甚至上百人,现在一转眼啥都没了,应聘岗位,还得撸起袖子自己干活。

很多人心里都过不去这一关。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位总监在33岁时的高度已经超过了不少人(肯定比我33岁强),完全可以稍微蹲下来一点,在一个经理或者专家岗位上积蓄力量,为未来跳得更高做好准备。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位总监自述:「因疫情,导致我所处的整条线被裁。」

实话实话,我不太信服。

为什么是这条业务线?

是因为这是边缘业务吗?

还是因为始终无法盈利?

还是收益率挡不住的下滑?

一定有原因。

我相信这位总监这么聪明的人,一定提前也感受到了挑战,但可能是外企的日子比较舒坦,所以没有激发题主的危机感。

换句话说,预感到了危险,但是秉承着「外企稳定,不会裁到我总监身上」的想法,忽略了危险的严重性。

我有一个好习惯:

找优秀的人聊天,听他们说他们成功的故事——不是为了复制他们的路径,而是为了发现市场的趋势。

去年,Oracle裁员的时候,一部分员工举着牌子在公司楼下抗议。

我很不理解,且不说Oracle赔了N+6的补偿金,已经远超法律标准。

再说,裁员前大半年,Oracle老板在电视访谈中直接表示要遏制中国,抨击中国制度,这已经是一个很不友好的信号了。

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反而事到临头来举牌抗议?

说一个反例,我之前遇到了一位想拉我入伙创业的同龄人,天使投资人ready,第一代产品ready,第一个客户ready。

聊着聊着,我发现他刚刚被IBM裁员。

我问他:你动作很快啊。

他也很坦诚:外企裁员,工作量降下来了,大家都就看出苗头了。

他自己立马开始寻找市场机遇,于是一边谈投资,一边搭建团队,一边和老东家谈裁员赔偿。

啥都没耽搁。

张泉灵在一次分享中抛出了一句耸人听闻的金句:

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我不喜欢这句制造焦虑的金句。

事实上,太多事实告诉我们,时代这个老司机是很人性的,在它不得不抛弃我们之前,它给过提示,给过警告,甚至可以说是拼命拉我们上车。

如果我们依然只关注眼前的工作,而忽视了市场的趋势,那肯定是容易被社会毒打的。

3 打造个人品牌

我去年年底时分享了我自己的十年历程。

我如今避开外企的焦虑感,并取得一点成绩,主要是因为社交媒体的崛起。

而其中,最让我感谢的,肯定是知乎。

33岁做到总监,要说没有核心能力,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那么全国像这样优秀的人才有多少呢?

我想,没有几万个,也至少有几千个吧。

那么,为什么在几千人的竞争中,怎么做能让自己被更多优秀企业发现并看中?

光靠猎头肯定是不行的。

很多优秀的职场人遇到的困境不是自己不过出色,而是别人不知道ta有多出色。我们不仅要优秀,还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具体优秀在哪里。

你需要你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但很多时候,和我们有着相似标签的同仁太多了,财务专家,IT专家,招聘专家,我们如何脱颖而出?

市场上的好机会稍纵即逝,我们自己努力去找,不过是大海捞针,我们如何吸引企业、投资人的青睐?

有了个人品牌,你就变身成为一块磁铁,能够在市场上吸引好机会。

我之前在领英做过一场关于个人品牌的分享,截取一张当时的PPT,帮助大家思考如何开始塑造自己个人的职场品牌。

微信图片_20200603172952.jpg

再给知乎打个广告:对于职场白领一族来说,知乎是最大的白领个人品牌宣传阵地,没有之一。

  1. 你的受众,也多半是同领域的专家;

  2. 你的能力,无论是销售、财务、人力资源,都比较抽象,需要用文字观点来展现;

  3. 你的观点不可能100-200字收工,你需要受众有阅读长文字的习惯。

我赶上了好时机,在知乎分享了几年,成为了一个小的KOL,心理上得到了极大满足(能帮到别人+虚荣心),同时也收获了事业上的进步。

也希望关注瞎说职场的小伙伴,能做好这三件事,更好的面对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职场中年时代。

与各位共勉。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