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学生回国说起,人人该懂的职场沟通第一原则

职场情商
瞎说职场
2020-04-20

海外疫情爆发后,国内一直存在一个热议话题:

外国疫情时期该不该让留学生回国,大量反对留学生回来的网民,是不是「仇富」?

我能够理解留学生希望回国,也能够理解听到反对的声音,疫情初期还帮忙给国内寄口罩的部分留学生肯定很委屈。

但在讨论谈这个问题时,说反对者「仇富」,并不合适,如果人再反问一句:

 认为反对留学生回国是仇富,是不是一种扣帽子行为? 

要怎么回答呢?

这种以扣帽子回应扣帽子的做法,只会让帽子横飞,随后每个人在参与讨论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道理,而是自己的屁股坐在哪里。

所以正确的分析方式是什么呢?

电影《大空头》里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瞬间:

在听完Jared关于楼市将崩溃的爆炸性信息后,主角Mark的投资团队里,所有人都很犹豫。

因为向他们兜售这一概念的人,看起来是个贪婪缺乏信誉的家伙,所以团队里有小伙伴反对这项投资。

而Mark的回应,拨开云雾:

两个简单的问题:

  1. 楼市有泡沫吗?

  2. 如果有,银行的风险有多大?


在我看来,这就是讨论一切事情的基础:就事论事

有人反对留学生回国,可能是因为留学生抱团回国,会给国内的入境检测带来太大的压力,带来国内疫情的反复;

有人反对留学生回国,是因为在归国路上密闭机舱里10多个小时,可能会导致没有生病的留学生感染。 

有人反对留学生回国,是因为包机回国可能会让政府付出额外的成本。那些毕竟都是我们纳税人的钱,政府用在哪里,纳税人也有发言权。

……

这些观点可能有些道理,也可能有片面性,不见得都对。 

但是,这些人反对留学生回国,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

这些人,是留学生团队应该团结的。

人家讲得对的地方,接受;讲错的地方,用事实和数据来纠正。 

而有些人反对留学生回国,是因为怕被传染。 

本质上说,这波反对留学生回来可能会影响自己和身边家人健康的人,和当初反对武汉人外逃,在国外因为新冠而排华的外国人一样。

社会学里有一个所谓的「电梯效应(上班族往往都很熟悉这个场景): 

早上上班,很多人为了担心迟到而抢电梯的时候,没挤上电梯的人会努力往里面挤,而这个人一旦挤进了电梯,就会踏上电梯,他就会排斥还没有挤进电梯的人,希望他们别挤进来了。 

一方面更多人进来压缩空间,另一方面浪费时间。 

这个现象反映了人们的自私心理:

当人们看到眼前有利可图的机会的时候,会努力去追求这个利益;但是当他们得到这个利益时,他们就会变心。

依据蛋糕效应显示,一个蛋糕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蛋糕就越少,于是他们会排挤其他正在努力追求这个利益或者机会的人。

请理解,人是自私的,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换位思考。

我也希望在疫情爆发的时候,武汉人都待在武汉,而不是逃往北上广;

(我知道当时的医疗资源紧张,有些病人在武汉得不到良好的医治,逃出来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我也希望生了病的留学生待在国外养病别回来;

(我猜想留学生更信任国内的医生,国内的医疗资源性价比更高) 

我甚至希望大家不要毕业后往北上广深跑,上海常住人口减少一半,房价能降一半(我深知北上广深依然是年轻人大展宏图的最好舞台) 

对于这部分网友,也希望留学生们尽量理解,也是可以争取的人群,应该尽量考虑排除这部分看客的潜在担心。 

一方面通过守规矩,及时报备潜在风险的方式,让大家放心; 

一方面欢迎同学们讲述在国外面临的问题和遇到的故事,让看客们看到你们真正的现状。

但还有些人反对留学生回国,给出的说法是: 

留学生跑去国外,是崇洋媚外;

留学生以后不会回来建设祖国,不用在他们身上花心思。 

这不是就事论事,这是给人扣帽子。

这种人,就别搭理他们。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当他认为「出国留学=恨国党=卖国贼」的时候,你的逻辑再清晰,也无法说服他。

留学生回国,就事论事: 

能不能?

留学生回国,合法吗?合法,只要按照国家规定,都是合法的; 

有没有需要注意的细节?

当然有,生病了怎么及时报备?没生病如何保护自己? 

留学生家里有没有钱?为了什么目的出国留学? 

这和留学生能不能回国,没半毛钱关系。也不是网友在互联网上对喷能喷出结果的。 

但凡脱离事实,给人扣帽子的行为,包括最开始提出的问题里「反对留学生回国是不是仇富?」一样,多少带着情绪在发文,并不合适,也辩论不出赢家。

多说一句。

作为混迹于职场领域话题的中年人,给大家一个建议:

我们身边,职场上不乏靠着站队,扣帽子过活的同事。

在职场上,如果遇到不肯就事论事,上来不说具体事情,反而喜欢扣帽子「总裁嫡系」、「COO党派」、「别有用心」、「不认同价值观」的人,都要小心。

即便是有些平时特别讲道理的同事,也有瞬间短路,质疑意图,而非关注于事情本身的时候。

我见过特别和善的CFO冲到CMO办公室,问他给自己的老板发邮件是什么目的。

如果在沟通中顺着对方的思路,往往会陷入互扣帽子的死局。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