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0年,38万亿社会总零售两成已电商,传统业务转型之路在何方? ...

营销管理
王老司说电商
2019-09-17
2019年9月10日,对电商界来说,不只是一个平凡的教师节,而是阿里巴巴20周年庆和中国电商鼻祖级人物的马老师卸任的日子。
马老师送每个阿里人的礼物是一瓶酒,寓意是“好酒用好水,但生活要像酒不似水,得有滋有味”。

所以,55岁,尚在当打之年的马老师去尝试另一番有滋有味的生活去了,留下我们,依然在体悟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做电商”的喜与悲。
20年前的1999年,互联网界发生了很多大事。
吴晓波的《商战:电商时代》里有着详细的描述。隔了二十年,电商界里,北京中关村里只走出来一个东哥,西湖边上出了个马老师创造了阿里帝国,而上海这个全国创业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也终于杀出了一个黄铮。

阿里二十周年,也是电商的激荡二十年,半场之后传统企业又该在电商这条路上何去何从?
千禧年前夕,是如今最显赫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刚刚诞生的时间段,百度,阿里,腾讯,搜狐,新浪等等都是在那段时间开始了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
当时,连注资给他们的那些风险投资也担心过他们比那些“骗子”皮包公司强不到哪里去。
而仅仅只是过了10年的时间,这些公司就都已经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公司之一。
销售渠道之间的更替从来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王府井当年建成的时候,北京人民也是趋之若鹜;上海曲阳开了第一家“易买得”超市大卖场的时候,周边老百姓吃完晚饭就穿着“北京比基尼”进去“孵空调”(乘凉),也是刷屏级的网红打卡活动。

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太多互联网,更没有微信朋友圈。
不过,这件事到了马老师的手上,还是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毕竟人家至今的商业模式也还是“空手套白狼”的典范:来来,你们来,我给你们搭台子,创造条件,收门票。
所以,马老师一直喜欢以武侠自居还是有道理的。我觉得这种能让别人冲,自己在后面不怕事儿大的,最后竟然还鼓动了大半个社会的本事,即便不算是《六脉神剑》,《易筋经》这种传说级的武功,也能够得上是《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级别的绝世武功了。
想人家苏宁崛起的时候,至少还是押了宝的。
他们在冬天买了一堆春兰空调,等到夏天“现货低价”才杀得南京八大国营商场片甲不留,一战成名。

看似简单,但后世亦有人抄袭此模式,在夏天屯积大量劳保口罩,赌冬天雾霾来了价格翻三倍的,最后还是有不少人没想到国家治理空气污染如此高效而折了老本的。
马老师从管互联网的公务员到用互联网创业,除了“智慧和激情”,似乎还真没押过什么身家性命。
当然,对我们这些在上海长大的”小娃头“(小孩子)来说,如果选择是20年前拿两百万投资做阿里巴巴还是拿来在市区买两套房,大多数人是不会为做了后面那个选择而后悔的。
所以,一般会成功的,都是大家都不看好的事情。
阿里的二十年发展离不开电商业务的发展,电商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淘宝的成功,而淘宝的成功最重要的无非是两点原因:互联网用户增长红利,零售渠道的扁平和透明。

互联网的人群,即使是在那些电商不发达的国家,这20年也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那个时候就敢做互联网的人,只要不犯太大错误,套现是没问题的,但做成一番大事,就要看自己的命了。
8848是最早做电商的,当当网也曾经想做成“淘宝”,慧聪365更是一时锋芒盖过1688。
不过,那都是浮云,最后在这条赛道活下来的,并且还很赚钱的,只有阿里
这里头原因太多,可以写一本书,不过有一点就是阿里从来都是把电商当作一门生意,而不是当作一个模式去做的
模式,只是可能会赚钱的美好设想,而生意是实实在在落袋为安的事。
今天的生意不赚钱,可能以后的生意也未必会赚钱。
这点上,摩拜,滴滴,瑞幸,美团甚至京东都一遍遍印证了,即使看上去再美,也要等到真金白银拿进来再说。 
所以,那些年想通过电商致富的企业中奔着模式去的,很多都死了。
淘品牌真的叫做淘品牌,如大浪淘沙般一批批地换。

最后证明,产品质量做不好的,品牌经营缺乏定位的,企业管理建立不起体系的,靠模式冲一把的都死了。
现在,电商排名靠前的品牌,基本都是传统行业的知名企业。
看到那些最先进入电商,靠模式“一夜暴富”的,感觉到了危机,然后猛地冲进去,发现那些人都离场了,最后只剩下自己。
到现在,电商是做起来了,整个盘子大了多少,利润提高了多少,不好说。
不过,好在做得早的人还是有红利的。
不信你看看,现在新品牌想进个天猫和京东有多难,新品从零开始累计销量和评价有多漫长,非知名品牌在站内抓点流量有多贵。
如今的淘宝和京东,早已经是被归为传统电商的领域。

什么叫“传统”?顾名思义就是,靠实力说话,不要想着钻个空子就赚大钱了。
自2018年双十一后,各大平台的流量增长就已经陷入僵局,甚至把小镇青年也当作增长引擎了。
而站内投放的流量已经贵到让各个品牌都觉得高攀不起了。
原本只是天猫和京东的流量贵,还要收交易佣金,少于50%毛利的生意基本都属于不适合这类平台经营的。
如今,连1688也开启收费模式,让那些蹭个流量试个水的B2B的企业高攀不起。
明年,要是不拿个百儿八十万拍在阿里小二的桌子上,你都不好意思跟别的企业打招呼。
我倒是不反对提高门槛后,通过大家的投入来提升整个市场的活力。
但是,这摆明是“你们冲,我掩护“的老马传统套路,前面又都是地雷区,不是要我们这帮经理人去搏命吗?
B2B传统制造业,用户增长红利短时间内看不到,靠的都是行业和企业自己在教育市场;渠道扁平透明那更是好比“壮士断腕”,至少这把“刀”还不在做电商那帮人的手上。
如果这帮人在公司真的有这么大权利,又何必沦落到去做电商呢?
不过,传统电商获得流量难,新电商却是每天都有新玩法,逼着你不得不时时刻刻学习怎么应对。
就说这抖音带货吧,一段看上去粗制滥造,但又透着无比真实感的30秒视频,就能带火一个品类,甚至是全新的物种。
前几天跟做车品电商的几个朋友聊到车蜡市场。
有一款实际上很普通的车蜡,用一段看上去极其有说服力的“抖音视频”演示了其修补汽车漆面划痕的能力,打造了“划痕蜡”这个新产品,用一个100块左右,在车蜡市场里相对平均的定价在几天内就卖出去上万个。

平心而论,如果对汽车有点经验的朋友,仔细一推敲,都会得出其展现的效果好的有点离谱的结论。
但是,抖音就是能让你对这种价格不贵,实际上并不是很需要,但看上去特神奇的商品防不胜防。
抖音还扬长避短,不用自己的商城,而是提供一个链接进到京东和天猫店铺,熟悉的场景和购物体验,让你立刻就会下单购买。
因此,当下的抖音和快手已经成了京东和天猫站外流量的一个重要来源,和当年还没被封的“返利网”能有的一拼。不过,这类商品,如果不加好评返现的小纸条,基本都会惹来一堆差评。
我看到的那个商品,好评率就只有7成多点,这在类似京东和天猫的运营里已经算是极差的分数了。
不过,现在抖音商家的玩法是炒出一个网红产品只做“头一拨”,收完智商税立刻换下一产品。

所以,大家如果想做热品,跟进热点做网红款,不如去看看抖音热词的投放价格。
价格高的,一般都是刚被炒热的产品,各位大可以上段抖音视频去投放一下,然后在京东天猫蹭个热点。不过,这里头不是没有风险,比如车蜡这个品类由于被过多炒作,已经成了抖音的禁词,不能投放了。
所以,电商的半场之后,就是大家真正拼实力的时候。
这个实力已经不是对于那些电商平台规则的熟悉度,对电商企业内部人脉的关系,和敢于推电商专款通过打折来促销量的勇气。
而是在全网以及线下对自己产品设计,品牌差异化定位,供应链管理的经营能力;是对各种内容生产,营销渠道和手段的跟进、了解和活学活用的能力;更是对竞争环境保持敏锐洞察,控制利润水平的业务能力。
这之后的路,没有一条是好走的捷径,而都要靠扎扎实实地来经营。
这不仅是对我们这些商家企业来说的,也是对阿里和京东这些把我们当作客户和生意的人说的。
如果想要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获得收益,就要靠不断产生价值和创造需求。
如果我们是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来持续创造价值,那么平台方又该靠什么来真正体现他们的价值呢?
让我们看看马老师离开后的阿里巴巴,会不会迎来再一个辉煌的二十年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