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指责食品饮料行业“重营销、轻研发”的外行人,请闭嘴吧 ...

营销管理
营销王老炮
2019-07-26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以“六个核桃抱病”为题的文章,直指养元六个核桃的衰落是因为“重营销、轻研发”造成的,让人不禁发笑,但也不禁让人感慨。
发笑的是这个观点的外行,但感慨的是这样的观点在当下并不占少数,而且在各种所谓大号的影响下,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所以,在当下营销行业的媒体环境中,有一种这样的感觉——
不看新闻,会和世界脱节,看了新闻,会和事实脱节。
造成这种现状的另一个原因,是绝大多数市场营销人皆为非科班出身,他们对于营销专业的学习,大多来自于零星的、不成结构的知识,以及道听途说。
营销行业进入中国还不到50年,“门槛低无标准”是这个行业的特点,所以在这个混沌时期,太多大师为了自立门户所鼓吹的理论,给了很多人“我也可以”的希望、甚至野心,坑害了一波又一波企业。
老炮儿常说,营销这条路上“尸骨如山”,28年来能有今天这一点点收获,要感谢那些曾经承担我们失败的企业,所以在这一行,始终保持谦卑的心态,以及对行业的敬畏心,是最基础的。
营销讲求精准的洞察,但精准的洞察是基于对事情的真相、甚至全貌的了解。
互联网时代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信息不对称,但也因为大多数信息是偏离事实的,所以我们所掌握的并不是真相,那些在办公室里脱离真相所做的营销,真有人敢说,真有人敢看,也真有人敢信。
今天,我们就食品饮料的研发问题,来纠正一个外行人正在传播的偏见,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来确定问题的边界——
1、研发对食品饮料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如果研发不是食品饮料行业的核心,什么才是?
围绕研发问题,我们来看清企业的一部分真相。

01 研发费用,是资产还是负债

食品饮料行业的研发,到底是研发什么,为什么要研发,研发应该要有什么结果……?
这些问题,大多数营销行业的自媒体人从来不会深究,他们习惯从财报上提取一些显而易见的数字,再加上一些毫无逻辑的类比,就得出了“企业因为研发投入不足,造成产品不够多元化而失去竞争力”这样的结论。
数据只是信息,是洞察本质的依据,但把数据当做结论,是大多数外行自媒体人最喜欢做的事儿,可能这样会显得专业一些吧。
要知道,企业始终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企业投入的每一笔费用,都值得究其因果。
比如食品饮料行业的研发的费用,从大多数营销行业的自媒体的观点来看,是推出一个新品,跟上消费升级的趋势;或是通过技术的研发,获得技术上的领先,建立竞争壁垒,所以企业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在研发上投入更大的资金。
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行业近130年的老大,他们是靠研发和推出新品来跟上时代潮流的吗?并不是;130年来,可口可乐曾经在可乐的配方上有过不少的动作,但这件事情上,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失败告终,有几次甚至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换个角度来看,有多少食品饮料企业是凭借投入更大的研发资金来建立竞争壁垒的?
当年可口可乐最大的对手百事可乐,在最强劲的时候曾占领70%的市场份额,仅仅是因为可口可乐已经生产了大批量的小包装瓶型,百事可乐凭借一个加量不加价的大包装战略,就打开了了一个市场缺口,赢得了巨大的份额。可口可乐推出研发的“健怡可乐”,希望能扳回一局,但却在这场竞争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为百事可乐随后就推出了“轻怡可乐”。
所以,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想要判断企业的护城河在哪里,就看企业 、甚至整个行业在遇到巨大危机时,能给抵御风险关键因素是什么。
这种倒逼的思路,会指导企业在投入每一笔投资之前,思考这笔投资是否能帮助企业建立护城河,在未来抵御风险,如果可以,这笔投资就属于资产;如果不能,那这笔投资就属于负债。
对于食品饮料行业来说,研发的投入固然重要,但其占比绝没有某些自媒体所言的那么夸大,食品饮料源自于生活,企业本质上提供的是加工服务,真正能通过研发让消费者有感知的,除了口感、口味、包装也并无其他,所以研发费用自然不需要太多。
多了就是浪费,企业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投资大量的研发费用,来讨好所谓数据分析者的嘴。

02 不卖包装卖什么?

另外一个可笑的观点,就是关于某些媒体提出的产品的价值问题——
如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一样,六个核桃里面也没有六个核桃。这从单位产品原材料的成本中也可以看出。
一罐六个核桃的原材料成本价为1元,其中,易拉罐的成本价是核桃仁的2.3倍。这还不算神奇,更神奇的是,养元饮品还将自己的易拉罐供应商送上了IPO之路。
你喝的不是核桃乳,是易拉罐
其实按照这样举例,整个食品饮料行业随便拿出一个品牌都能躺枪,上不上市根本不重要。
香飘飘的纸杯成本不足0.3元,奶茶粉不足0.05元,纸杯的成本是奶茶粉的6倍,香飘飘还将自己的纸杯送上了IPO之路,这个神不神奇?用他们的话来说——你喝的不是奶茶,是纸杯?

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外行还算是客气的,不仅外行,还没有常识。
产品包装可以说是整个企业的集合,除了承载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外,还背负了渠道、推广、运营、人力、以及他们所强调的要大量投入的研发费用等等综合成本。
所以请外行人过过脑子,当你强调食品饮料行业要投入大量研发的费用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于食品饮料这种日常消费品,最强烈的感知在哪里?
第一是包装、包装、包装!
第二是口感、口感、口感!
第三是口味、口味。口味!
包装是和消费者的第一接触点,必须要承担展示产品的卖点、亮点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点的责任,要发挥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购买欲望的作用。
口感和口味才是最后和消费者沟通的元素,说明在投入研发之前,要先做好你的包装。

那些外行人诋毁别人的包装,教唆别人投入大量研发,简直是在教授一套如何跟消费者断绝关系的独门秘籍!
所以,包装的存在意义——
第一,当然是便利性。我们前面说,食品饮料行业的企业提供的是加工服务,企业投入大量的设备,投入大量的人力,本质上就是集中且高效的制造出有价值的产品。
第二、工业化的价值在于稳定性。企业不断的投入工艺的升级、产线的改造,让人参与的环节越来越少,尽量减少不确定因素对于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间接的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
第三、提升人类的审美。这一点很多企业并没有担起责任,消费升级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颜值革命”,谁也别相信“我从来不以貌取人”的鬼话,只要是人,对世界的认知就一定始于颜值。
第四、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这一条尤其重要,不是玩笑、不是口号,且有深远的意义,目前上海垃圾分类的热点,很多人把他当做一种热闹来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垃圾围城的恐怖景象,他们没有经历过垃圾污染的绝望、他们没有考虑过未来我们即将承受的灾难。所以对人类最大的挑战,是企业对包装材料的研究,除了便利、除了审美、还要对未来的环境做更多的考虑。
另外,你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香飘飘的纸杯、没有六个核桃的铁罐、没有伊利蒙牛的利乐、没有农夫山泉的PET……你的生活现在是什么样子?
所以,可笑的外行人,食品饮料行业不卖包装,还能卖什么呢?

03 营销就是壁垒

食品饮料行业强调的是注重消费者的感知,你又见过哪个不注重营销投入的食品饮料产品,成为了主流的大众消费品呢?
哪怕是初学者听说过科特勒的4P理论,把产品、渠道、价格、推广捋一捋,也能看出来,食品饮料是必须重视营销的行业!
纵观可口可乐闯荡江湖130年——

开创时期,在整个美国都处于神经质的工业化大发展中,装的是提神健脑的保健药品饮料。
20世纪初,在全社会对**等上瘾物进行批判时,可口可乐改变配方,去掉**、减少**含量,成为清爽、可口、有益健康的饮料。
20、30年代,充满活力的享乐主义,可口可乐是忙碌的人们“暂停下来,享受清新一刻”的伙伴,成为随时随刻享受的休闲饮料
40年代,二战时期,伴随美国大兵征战,成为象征美国精神的爱国饮料。
50年代,随着百事崛起带来的竞争威胁,可口可乐确定为“真正清爽”的正宗可乐
60年代,为迎合所有人群,保持产品活力,可口可乐成为“万事如意”的文化饮料,“与可口可乐相伴,佳肴更美味,玩乐更开心,心想事有成,万事皆如意”。
70年代,伴随美国社会返璞归真,年轻人追求自然、真实的生活方式,可口可乐成为“用真心感动你”、带来和平、安宁、跨越国际的情感饮料
80年,针对百事可乐、更改配方的新可口可乐失败后,回归到“真家伙”的正宗可乐价值。
90年代,持续保持全世界最流行饮料的势能。
你可以说可口可乐在不同的时期装的是不用的产品,但你要知道,那只是消费者的心智中这么认为,本质上是可口可乐在不同的时期用了不用的营销创新策略。

至于可口可乐推出的低糖健怡可乐、无糖零度可乐、高纤维营养可乐……是为了在品类延伸的同时,迎合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产品。
无糖、高纤维就一定健康吗,不一定,是可口可乐满足不同的人群的心理需求,让品牌对消费者进行持续性的刺激。
你会发现,每一次可口可乐面临危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研发创新,但每一次可口可乐打破危机,成功拓宽市场依仗的都是营销的创新。
食品饮料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技术壁垒不高、进入市场的难度不高,同质化是必然的,且在中国,始终会有一部分人有快速模仿的超能力,擅长用低端产品快速做烂市场。
当初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可乐在中国其实是很难喝到的饮料,但是可乐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向餐饮渠道以及小卖部推出玻璃瓶装的可乐,一瓶只要一块钱,瓶子可回收,装瓶子用的周转箱会收取押金,其实这个押金就相当于变相收取了包装的费用。
凭借玻璃瓶的产品,可口可乐的渠道迅速在中国铺开,而且是毛细血管级别的。可口可乐一方面把本来高高在上、极难买到的可乐大众化,一方面又赚了渠道费用。
现在,可口可乐的瓶身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标志,或者是文化符号,这是通过营销在消费者心智里留下的印记,通过一个包装符号调动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
就像提起纸杯包装就想起奶茶、提起利乐包装就想起牛奶、提起红色铁罐就想起凉茶……这就是营销战略带来的竞争壁垒,是无论如何都要重视的。
食品饮料行业真正的竞争,正是来自于营销的竞争。


04 营销不是物理学

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会让我们习惯于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定式”,或者标准答案。
做营销,一半艺术,一半科学。
一旦试图去寻找商业世界的标准答案,就很容易给一件事情下结论,但这是营销的大忌。因为商业的本质是“熵增”的,即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物理学所追求的严格的因果律和定律的可重复性,在商业世界都是不成立的。
里,“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法很可能会让企业尸骨无存,万用法则都是坑。
比如某些理论善用“倒推”的手法,把成功的企业都套用在自己的框架里,来印证理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来预判其他企业的未来,如果不符合自己理论框架,这家企业就必死无疑。
这样的风气正在引领营销行业媒体的表达方式,作为外行人,不懂没关系,观点不准确也没关系,但乱下结论,传播你也不知道是什么鬼的外行话,影响舆论世界,那还是请你闭嘴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