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前朋友圈:翻车15天后的10条感悟

公关PR
郑火火
2024-01-20

程前朋友圈翻车事件,过去半个月热度逐渐冷却。作为曾一度关注程前的用户,不蹭热点不踩踏,从事情本身分享10条思考启发。

言论上程前失态,换角看人家这个年龄能有这个成就,该心生敬畏和钦佩。不说观点只陈述事实,扒一扒事情背后的规律。

1、快思考和慢思考

程前的失态,从清醒时候道歉来看,自己都不相信能说出这样的话。穿红衣服的这种话,是多么无知和幼稚才能做出来的事儿,却发生在这个海归和年轻有为的企业CEO身上。

难以想象的行为,是大脑的两种思考行为模式。现场的强怼是《快思考》下做出的决策,常言道说话、做事不过脑子。而商业访谈高光背后,是《慢思考》沉淀下的产物。

人类认知系统有两种模式,系统1快速、直觉;系统2缓慢、理性。当程前拥有思考快与慢意识时候,第一次怼没准会止损。而直播环境,脱稿的自由发挥都是快思考,不会给出过多思考。怕犯错,就少说多听,更不要怼。

2、肢体及行为洞察

上台程前坐姿和其他三位大咖的坐姿,明显不同。程前是伸直了腿浅坐,其他三位相对正襟危坐的深坐。也许是平时的习惯,给人的气场和整体感受有所不同。

周鸿祎发言,他多次打断,“你这说的和我提到的一样”杠精一样质问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满意,表面上看似攻击对方,实则是通过言语、肢体在传递内心真实的自己。

身体前倾,本质上是发出尊敬的信号;多次打断和杠精,本质是对自我的保护,保护的是周鸿祎前面提到“念稿小作文”的质疑回应。肢体和言语也是微观心理学的一种,真实的传递着内心心理状态。

3、吃瓜群众的阴谋论

面对程前出事,周鸿祎马上开启演讲线下课程,接住破天的富贵的流量。竟然有些用户在评论区意淫,这是程前和周鸿祎炒作事件。

你能想象吗?

真的是发表言论无需担责,如果是事件营销对程前有啥好处?为了做个小丑,创造一波黑流量吗?这黑流量要他干啥?

可以肯定程前翻车失态,不是事件营销。成功事件营销的背后,一定是双方受益。而不是单方面的碾压。所以啊,吃瓜群众阴谋论的背后,其实也是《快思考》不过脑子的言论。

4、时间沉淀的定力

为什么三位大佬能云淡风轻,面对程前应激杠精却不情绪化杠回去,这是人家多年血雨腥风修炼的成果,不在一个段位,很难发生争执和对立。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一个成年人面对小学生打你一下,你会生气吗?你心里想的可能是这个小学生很调皮,无知中甚至透露着一丝可爱。

一个号称爱思考和爱读书的年轻人,开口就是“策略”,“方法论”等黑话,一群是从商战上一路厮杀拿到结果的老派企业家,出口是简单又实在的大白话。

像武林大会上两人比如,一个打太极不紧不慢,不出招;一个花拳绣腿招式花样多却难击中要害。唯有时间,能见证真功夫。

5、缺什么越想表现什么

佛洛依德心理防御理叫补足投射,就是幻想自己具有不具备的特质,缓解自我紧张对抗自卑情节。人越是缺什么,越爱表现什么。”

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程前一顿怼的背后,是内心慌乱、紧张、不知所措的表现。

想象一下,如果你经常出席这种会议,你的表现只会云淡风轻。如果你隔三差五的都去吃大餐,你还会在朋友圈去炫耀今天吃了啥美味吗?不会的,因为你内心相对缺少炫耀的行为动机。

6、IP人设和演员的那些事

所谓商业IP都是包装和塑造的结果,本质上和经纪公司演员没有区别。聚光灯下的包装,都是优秀的、完美的,一旦有一点瑕疵将被无限放大。所以啊,这年代做新个体需要真实。

因为人就是不完美,优缺点。把你的真性情、优缺点自然暴露出来,相对不会被质疑。有句话说得好,你看到的知识内容生产者、平台想让你看到的而已。电影、剧本、舞台,都是包装的产物。

同样是同龄的IP人设,为何董宇辉深得人心,而程前却墙倒众人推。本质上一个人聚光灯下的高高在上,一个是直播间里的满腹经纶低调谦卑。公众IP适当多一些真实和谦虚,会更迷人。

7、接地气的活在真实世界

周鸿祎的签名,不装、不端、有点二。程前让人想到了刘润翻车,商业大佬给人一种高深不可触的感觉,一旦被发现一点小错误会群体揪着不放。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真实从容暴露不足,在降低用户预期的同时也给自己预留了台阶。

最高级的是,扮猪吃老虎,比如脱口秀界的徐志胜、李雪琴等,一开始把自己地位放的很低,然后各种金句频繁闪现,这该死的才华只会让用户越来越喜欢。

在抖音世界,一切都是神奇的,魔幻的,不可思议的癫狂。正常生活没人理,不是苦逼没话题。人人都有一个亿,全民喜提法拉利。真实点,别对魔幻的世界太上头。

8、知行合一活在故事里

“我觉得年轻人活在诗里、书里,老年人活在故事里,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这是冯老爷子对程前的回答,风轻云淡却韵味深长。

程前在今日份思考中不止一次提到“知行合一”,但真的有事儿发生自己身上却事与愿违,没控制住。本质上是知道和会做的区别。

知行合一源于王阳明《传习录》,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不断提升自我。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否则都是理论,缺乏经营实战。

9、时刻谦卑和认知自己

做一个谦虚的人,永远不会错。评论区有言论,又卑又亢的程前在舞台上就像一个小丑。关键在台上人家还不知道自己无知。任何时刻多点谦卑总不会错,能认清自己也不会错。

站在局外人来看,程前如果能做到不卑不亢,就很不错。程前自己道歉视频也提到“达克效应”理论里的绝望之谷。在成长过程中,经过几个阶段:蜜汁自信、绝望之谷、开悟之坡、认知高原。

程前的意思是经历绝望之顾,后面迎接自己的是开悟之坡。

真是这样的吗?

从他去周鸿祎演讲公开课的现场,满口的“策略,和打不过就加入”的言辞来看,他的开悟之坡并没有到来。

10、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每人都有自己社交圈子,认知水平也大不相同,强融和解释的背后会得不偿失。为什么周鸿祎面对程前抬杠,不动声色更不和你去计较。

人家明儿清,高纬往低纬看不同层次,根本吵不起来。层次不同的人,不要与他争辩,甚至不用去做过分的解释。明知对方原本的行为是狭隘,越是解释争辩只会助长了对方的气焰。

圣经里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

人只有在符合自己层次的圈子,才会找到属于自己乐趣,原本程前和大佬同台,跨越圈子可能是一次突破,没想到破天的富贵来的太迅猛,没接住。

抛开社交圈,看关注圈和影响圈。有的人专注于自己的关注圈,通过学习修炼、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人却热衷于影响圈,紧盯外部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结果却没有进步。

最后的话:

看热闹的背后,多去看清事物本质和规律。可以说黑话,但是不要沉湎于不切实际的黑话。可以不卑不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又卑又亢的做无厘头的杠精。

知道怎么做,和会做有很长的路,没有捷径。唯有一次次的失败总结进步的正向循环,通过时间沉淀而来。遇事的时候,偶尔暂定《快思考》的脑回路,适当调整到慢思考,也许能降低自己的无知和愚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