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公共场合大声说话

营销管理
营销王老炮
2019-12-19

在成为移动办公者之前,我总觉得咖啡厅角落里,那个坐在Mac book pro 前,穿着职业装的女子,是最吸引众人眼球的。

但过了一些时日后,我只求她们静静的坐在那里就好了,不要约其他人,不要打电话,更不要以任何形式谈业务和人生。

因为只要她们做以上这些事情,发出的声音就会不自觉的放大3-5倍,让我被动的“偷听”她们的「保险业务机密」、「投资商业机密」、「微商招商内幕」……

她们劝说一个人「入圈」、「入股」和「入行」时努力的样子,真的非常让人感动,感动到邻座的我都忍不住想要说——姐姐,你别说了,她不加入,我加入行吗?。

说实话,我对保险、投资和微商并没有任何偏见,但是对这一行大多数从业人员,我真正介意的,是在他们的表现方式中,我只有一个感觉——被打扰。

不过另我惭愧的是,她们在聊到个人品牌的时候,显然比沉默的大多数人有底气的多,但可惜的是我从她们的言行举止中,没有看到个人的人设、魅力,学识、以及所能提供的价值。

我只看到她们在努力营造的精致外在,嘴里几千万上下业务,以及超过噪音分贝的嗓门。

01 虚张声势的个人品牌


其实所谓「个人品牌」,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叫喊。

而且「个人品牌」其实是个伪概念,怎么说呢?

「个人品牌」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提供持续的价值,你去看看学习「个人品牌」的知识付费课程的人群,往往并没有提供持续价值的能力。

他们的核心诉求大概有两个——

1、怎么让自己看起来牛逼一点。

2、怎么不劳而获、或者怎么一夜暴富。

这是在建立品牌吗?这是在做梦。

卖课程的人当然是最懂你的,所以他们鼓励你做梦,支持你做梦,教你如何做梦。

而你呢,先不提能不能持续输出价值,就来看看你有没有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比如做好一份PPT……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是高于这个社会的平均水平的,就像我接触过的客户当中,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但事实呢?

事实是,你认为自己是牛逼的,但市场上不认啊,市场觉得你对「牛逼」和「数一数二」这个概念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定义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成功——

20岁的成功,是有人愿意带你

30岁的成功,是有人愿意用你

40岁的成功,是你做的事情有溢价

我们自己可以对号入座一下。

而对于品牌的定义也有这么三个——

1、消费者接受它的品牌溢价、接受它卖的贵

2、商场或者平台愿意为了引入它给它折扣

3、很多人愿意举着它拍照

你也可以对号入座一下。

所以,压根别去在乎什么个人品牌的概念,而是去巩固自己能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学会建立同理心,去感受别人需要什么,提供他真正需要的价值,而不是你觉得对他有用的价值。

做到这一切,根本不需要靠大声说话。

02 自以为是的洗脑广告


现在品牌可以发声的渠道数不胜数了,却发现品牌除了大声的「叫」,反而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洗脑广告就是品牌在商业世界这个「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方式。

就好比你在一家音乐餐厅吃饭,有一个五音不全的家伙喝醉了酒,非要上去唱一首歌一样,所有人都记住了他,记住他是怎么恶心全场人的。

同样,在一些五音不全的人面前,你非要展示自己的歌喉与众不同,唱出了中国好声音级别的歌声,所有人也都会记住你,记住你是怎么不给所有人面子的。

大多数品牌之所以失去了和消费者沟通的能力,是因为他们不会解决这两件事——

说什么和怎么说。

说什么?

你需要考虑你面对的消费群体,他们面临什么处境,在什么时间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在这个处境下会用什么语境和别人沟通,一句关键的话,他们又会表达到什么程度?

你不走进消费者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文化,不去发现他们说话的语境,你怎么知道跟他们说什么?

战地记者说——

拍不出好的照片,是你离炮火和苦难不够近。

商业中的炮火就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商业中的苦难就是那些没有被解决的消费者痛点。

走进消费者,去感受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你自然知道要对他们说什么话,他们才会听得进去。

怎么说?

我尤其喜欢当年美的变频空调的那句slogan——

一晚低至一度电。

如果在技术层面能够支持的前提下,无论哪个电器品牌都能考虑到消费者需要「省电」这个层面。

但不是任何人都有把「省电」转化成「一晚低至一度电」的功力。

那是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把产品的价值转化成一句消费者听得懂、能理解、记得住的话。

人的记忆方式在心理学看来有两种,一个是语义记忆,一个是情景记忆。

「每晚低至一度电」因为简单、具体、可感知,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记住他,解决了语义记忆的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打破了消费者的顾虑。

要知道,大多数人不愿意使用空调的时间,不就是晚上这个时间段,老人们总说晚上开空调不好,影响健康的问题,实际上他们更在乎的是电费太贵的问题,「每晚一度电」,让所有人对省电有了一个非常有场景化的感知,解决了情景记忆的部分。

所以在电视广告时代,这样的广告语才能同时为企业带来真正的销量转化,以及品牌价值的传播。

所以,品牌的表达,在这个内容竞争的时代,根本不需要「大声」


03 总结


你在公共场合的分贝,直接暴露了你自身的素质。

不合时宜,不分场合的「大声喧哗」,大家当然会记住你,但那是把你放在一个鄙视链中记住你,不过说得再多,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彻底的打扰到了别人,所以,好自为之吧。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